杜鵑泣血,古蜀國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一
“布谷,布谷,布谷······“
我最早聽到這優美動聽的叫聲,是在童年的時候,那時在鄉下,每當一年的春末夏初,暖暖的風在山谷飄蕩,野草綠了,野花開了,白楊的葉子也冒出來了,鳥兒們開始了一年中最歡快的歌唱:斑鸠,鹌鹑,大山雀······百鳥齊鳴,我都逐一細聽,最好聽的還屬布谷鳥的歌聲。
二
“布谷,布谷······”
布谷又叫杜鵑,子規,名字一個比一個好聽,就像它的叫聲,一聲比一聲悅耳。
子規聲裡雨如煙。細雨綿綿,空氣中彌漫着土的氣息,此時聽布谷的叫聲更有一種清新的韻味,似乎是在告誡人們:播種吧,勞動吧······
大人們在吆喝牛馬扶犁種地,小孩子們不甘寂寞,折下楊樹枝條擰成哨子,嗚嗚地吹,當然,那聲調和布谷鳥的比起來可就乏味多了。
三
“布谷,布谷······“
布谷幾乎就是故鄉的代名詞,每當想起布谷,我就想到我的故鄉,每當聽到布谷鳥的叫聲,我就仿佛回到了童年。那一聲聲布谷,就是一把把鄉愁,濃得揪心,濃得惆怅······
盡管布谷鳥的叫聲擦亮了我的童年,但我卻從來沒有看見過一隻布谷的真身,隻聞其聲未見其鳥,我也曾順着它的叫聲努力尋找過幾次,總是枉費工夫,總是一無所見。多少年了,它在我心中一直是隐秘地歌唱和飛翔。
這遺憾持續了很長的時間,最後還是以自我安慰作結:我同樣沒有見到過濟慈或雪萊,但這絲毫沒影響過我喜歡他們的詩歌,于是那遺憾才漸漸消失······
四
“布谷,布谷······”
有一天,我見到一個熟悉布谷鳥的人,他說布谷鳥都喜歡獨立飛翔,飛行時相當迅速,在停落前有一段優美的滑翔,它經常自己隐伏在樹葉間,顯得非常孤獨,似乎不屑于和衆鳥們交流······
這讓我想到人類中的貝多芬和尼采······
五
“布谷,布谷······“
一八八七年,英國科學家愛德華·琴納(牛痘的發現者)發表了震動學術界的《關于杜鵑的報告》,他通過對故鄉布谷鳥的觀察,發現布谷鳥把自己的卵偷偷地生在雀類的空巢裡,小布谷由它的義母(非布谷,巢的擁有者)孵化喂養,長大後再由大布谷接走,期間小布谷還會踩踏驅趕其它的鳥卵和幼雛,這種生而不養損人利己的行為一直受人诟病。
那也就是說,布谷鳥雖然有着優美的歌聲,但在繁殖上卻有着惡劣的習性。
我再次想到人類,想到人類中的一些人,它們發出布谷鳥一樣的優美聲音,但都有着或大或小的缺點,人尚如此,又何必求全于鳥?
六
“布谷,布谷······”
“望帝春心托杜鵑······”。有一個杜鵑啼血的故事,據說,古代蜀地有一位名叫杜宇的國君,在位期間,教民務農,極得人心,後來被人害死,冤魂化為杜鵑。此後每當春末時節,它就會提醒人們“布谷,布谷”,那凄切哀婉的鳴聲,似有訴不盡的愁······
我從這故事裡聽出這樣的意思:要正義。要勞動。始終不能忘記自己的事業······
七
“布谷,布谷······”
我從這歌聲中想起童年的夥伴,還有故鄉的風景,那是萦繞在我心頭多年的召喚: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