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常用漢字大全四字

常用漢字大全四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11:00:18

“牛”也是最簡單的漢字之一,幾乎無人不識。生活中我們也習見習用,非常熟悉。我們今天來聊聊有關“牛”的話題。

先來看“牛”的字源。

“牛”的筆劃隻有四劃,字形也非常簡單。其字體演變軌迹為:

常用漢字大全四字(說文解字系列之)1

從甲骨文到現代的楷體,字形無大的變異。從其甲骨文的字形來看,就是牛的一個正視的圖像。《說文解字·牛部》:“(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凡牛之屬皆從牛。”說牛為“大牲也”很好理解。而許慎所謂的“件也”,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事理也”。段玉裁于此注雲:“事也者,謂能事其事也牛任耕理也者,謂其文理可分析也。”這就說得有點玄乎。按照段注的說法,牛,除了其實用性外,還有其象征性。實用性即是其“事”,即“能任事也”的特點,也就是勤于勞作、任勞任怨的本性。至于“理”,即段注所謂之“文理”,則顯得牽強。段注還說:“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窽。牛事理三字同在古音第一部。自淺人不知此義,乃改之雲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此與羊祥也、馬怒也、武也一例。”解牛為“大牲”肯定正确,段注否定此解顯然不能成立。至于釋“牛”為“件也”,則是對字義的深化。“牛”何以成為“天理”?似無确據。莊子之語,意在解牛,而非釋“牛”。至于“牛事理”同為古音之一部,更不足證明三字為同義字(詞)。古音同步字多矣,豈能皆同義?故“牛”為“件也(文理)”之說為後世不取也。“牛”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義項中,也并無“文理”一條,即已說明。

“牛”的義項不多。1,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偶蹄目。體形碩大,性情溫馴而力氣大,尾巴尖端有長毛,為草食性反刍類家畜。可供拉車、耕田。肉與乳皆可食用,而皮、骨、角等可做器具使用。2,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二宿,共有六顆星。3,漢字五百四十部首之一。4,姓氏。如唐代有牛僧儒。

漢語詞彙中,含有“牛”的詞語也很多,茲舉數例。

“牛刀”,宰牛的刀。《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此猶言大材小用。後也引申指具大材之人。唐孟浩然《贈蕭少府詩》:“鴻漸升台羽,牛刀列下班。”

“牛耳”,古代諸侯會盟時,割牛耳取血,分嘗為誓,以資信守。《左傳·定公八年》:“衛人請執牛耳。”注:“盟禮尊者用牛耳,主次盟者。”後來人們以“執牛耳”泛指在某方面居領導地位。

另外,我們在古代文獻中,還經常看到“牛馬走”一詞。意謂在皇帝面前如牛馬供奔走的人。常用作自謙之詞。漢司馬遷《報任安書》開頭便是:“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相當于後世的“微臣”一類的說法。

除此之外,與“牛”有關的詞語也還很多。“牛車”除了牛拉的車外,在佛教中還比喻“大乘”。“牛後”比喻從屬于他人。今有“雞口牛後”一詞,即是“甯為雞口,毋為牛後”的縮寫。“牛喘”除了表示牛因熱而氣喘外,還比喻境遇艱難。而“牛鼎烹雞”則與“割雞焉用牛刀”一樣,表示大材小用。等等。

作為一個常用字,“牛”在今天的語言交際中,其使用頻率仍然很高。近年來出現的“牛”字用作形容詞的情況更是非常普遍。“你很牛!”經常聞諸口頭或見諸文字。在這裡,“牛”顯然是一個典型的褒義詞,用于對人的肯定、褒揚或贊美。而且在表達上高度簡潔,隻一個字就把對被贊揚者的褒揚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緻,無以複加。這是因為,在“牛”的身上,不僅有體格碩大、又溫馴善良的優點,還凝聚了太多良好優秀的品格:勤勞,堅韌,任勞任怨,隻知奉獻、不求回報,等等。我們常把在某一方面有過人本領的人稱為“牛人”,就是對一個人的褒揚肯定。

牛有一個特點,就是有時也會有不堪驅使而撒野使性的時候。而且,牛一旦發起脾氣,便輕易不能制止。牛的這種習性作用于人們的思維,便有了“執拗、倔強”的意義。俗語所謂的“牛脾氣”之“牛”,正是這樣一種思維或性格。雖然略含貶義,但深究其義,從另一個側面體現了“牛”的一種 執着、堅韌的品性。

近年有“牛掰”一詞流行。這個詞有多種寫法:牛掰、牛逼、牛x、牛b、牛批等等。最流行的是“牛逼”。從語義上來看,相當于說“棒、厲害”之義。具體來看,有兩種語義表達。一是強調很厲害、很強悍,是感歎詞。第二種是感覺某人某事很了不起,出乎常理而非同凡響從而令人感歎。但鑒于者是一個字面低俗之詞,所以不能登于大雅之堂。日常生活之中勉強可用,但在正式的場合和語境中則不能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