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由于剪紙材料和所用的工具決定了剪紙具有它自己的藝術風格。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作者大多出于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由于他們以現實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為基礎,因此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反映了農民那種樸實無華的精神。
剪紙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千剪不斷、線線相連的結構:剪紙通過镂空,達到玲珑剔透的效果,它所保留的實線都相互巧妙連接,千剪不斷、線線相連的結構是剪紙最重要的特點。剪紙很講究線條,因為剪紙的畫面就是由線條構成的。根據實踐經驗把剪紙的線條歸納為五個字:“圓、尖、方、缺、線”。要求達到:“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胡須。”可以說線條是剪紙造型的基礎。
(2)圖案化的構圖:剪紙畫面為了主題的需要,可以打破生活的時空關系,把涉及的物象全部平面化,按需要把物象布置在一起,如天上的日、月、星星、雲彩、飛鳥,地上的人、畜、植物、建築,水中的魚、地下的蓮藕,花和果都可以安排在同一個平面上。
(3)圖案高度概括、簡潔清晰:剪紙強調作品的單純和粗犷之美,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膽舍去次要部分,使主要部分一目了然。
(4)圖案的虛實對比要恰到好處:剪紙以點、線、面為基本的表現形式,留下為實,剪去為虛;粗線為實,細線為虛;主點為實,次點為虛;虛實對比是否得當是評判一件剪紙作品的重要标準之一,線條的疏密、粗細,塊面的大小,都能造成虛實對比的效果,一幅作品的虛、實處理要有所側重,虛處不能顯得空洞,實處不能顯得呆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要達到這樣的藝術效果需要我們巧妙設計。
(5)圖案要誇張: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紙在處理形象時,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線條連接自然。因此,就不能采取自然主義的寫實手法。要求抓注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膽舍去次要部分,使主體一目了然。形體要突出,形成樸實、大方的優美感,物象姿态要誇張,動作要大,姿勢要優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動作一樣,富有節奏感。
(6)多種透視共存:在一幅剪紙作品中不講究透視,人物的頭、手、腳可以用不同的視點去表現;一枝花可以把枝幹、樹葉的關系用平視來表現,而花朵則可以采用俯視來表現。
(7)規整、流暢的線條:剪紙的各種線條長短粗細配合使用,粗線做輪廓,細線作内部,鋸齒能作方向的調整。無論使用哪種線條,它的特點都是規整、流暢。
(8)色彩單純、明快
剪紙的色彩要求在簡中求繁,少作同類色、類似色、鄰近色的配置。要求在對比色中求協調。同時還要注意用色的比例。如用一個為主的顔色形成主調時,其他顔色在對比度上可以程度不同地減弱。有時碰到各種顔色并置起來,稍有生硬的感覺時,則把它們分别套入黑色。金色剪成的主稿裡,即可獲得協調、明快的感覺。
(9)刀法要”穩、準、巧”
民間剪紙的許多特點和風格都是是由于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産生的,如張永壽創作的“百菊圖”,許多地方都是運用刀法的技巧。例如刻一種“羅漢須”的菊花,由于它初開時是直瓣,盛開時就卷曲,形成螺絲圈,剪這種菊花,要一瓣一瓣從裡往外圈剪,剪成後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組成一朵形象殊異、風味别緻的菊花。
如果刻一種叫“鹭鸶羽”的菊花,由于它開花時一瓣套着一瓣,一瓣勾着一瓣,剪這種菊,要運用“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連,瓣瓣相随,花瓣之間的粗細、大小才能參差有緻,變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樣豐滿而美麗。
當同時刻制數量比較多的剪紙時,在刀法的運用上,要切不要劃,切出來的剪紙比劃出來的剪紙要顯得厚實。用刀時必須要像手拿鋼鋸一樣,上、下來回切動,用力要剛勁、均勻,否則,刀在千裡就會失去靈活性。注意不要左右來回擺動,握刀上下必須垂直,刻出的剪紙才會準确。在剪紙時,下刀和起刀必須做到準,特别是在刀與刀們連接的地方,說下就下,說起就起,否則,線條就容易被刀刻斷或者刻不斷而把剪紙撕壞。
這裡的“巧”主要是指運用巧刀刻出的“鋸齒”和”月牙兒”。這是剪紙刀法中很重要的兩種刀法。這兩種刀法運用得恰當,就能形成剪紙藝術獨具的“刀味紙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