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之也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之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6:24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之也(子曰敏而好學)1

繼續學習《論語·公冶長》。看精彩解釋,關注我愛多嘴。

原文: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釋義:

(1)性: 天命之謂性。──《 禮記 · 中庸 》。 性,質也。──《 廣雅 》。天命:自然規律。《荀子·天論》:“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2)天道:世界運行規律講。。《莊子·庚桑楚》:“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寳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郭象 注:“皆得自然之道,故不為也。”

(3)孔文子:衛國大夫,姓孔,名圉(yǔ),“文”是谥号。

(4)好學:好,喜愛。

(5)恥:羞愧,難堪。不恥,不感到難堪,不介意難堪。

子貢說:“老師的著作,可以看到(文字)也能聽到(老師講);老師關于(人的)本質和(世界運行的)規律,我們就看不見(文字記錄)也不能聽見他講解。

子路聽見(性與天道的解釋),卻不能夠順應這些規律,就害怕聽見。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谥他‘文’的稱号呢?”孔子說:“勤勉努力追求學問,不介意向學識和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請教,他憑借這個谥‘文’。”

解析:

子貢發牢騷,能見聞老師寫在竹簡上的著作,但是不能見聞老師關于世界本質的學問。原因是什麼呢?首先,孔子是給學生分了等級的。他認為不行的學生是不能聽見一些講授内容的,就像小學生不會教中學,大學的内容一樣。他這樣分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他看天賦,天賦好的人,如顔回“聞一知十”,是可以聽高深的内容的,因為他能夠理清楚。另外一個大概就是踐行學問做得好,就可以升級了。所以,下面一句就解釋了。

舉了子路的例子。子路即使聽到了高深的學問,但是不能遵循,那麼有必要學這些高深的學問嗎?不能踐行,對孔子來說,對他的學生來說,不學也罷。而且,孔子的學問講究踐行,不能踐行的話,學生自己也害怕見聞這些高深的學問。

這恐怕也是孔子不願意把仁,具體解釋在竹簡上的原因之一。仁的内涵是不斷豐富的,孔子之前就已經有仁這個字,并且有了一定的内涵。孔子把仁升華,哲學化,但是沒有傳播開來。世人還是按照以前的解釋來定義孔子的仁就會被孔子說:“不知其仁也。”上面孟武伯就是個例子。

孔文子又怎麼出現在這裡呢?因為這個文的解釋。怎麼稱得上文?勤勉學,并且為了追求學問可以下問。下問有什麼了不起呢?當時的等級還很嚴厲的,下問那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個等級限制,就為了追求學問。你說他追求學問的是不是勤勉,努力。當然他這麼做本身也是踐行學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