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語文李老師在線講義】一句一個知識點,看了就能記住!||文化常識(八、禮俗)(3、冠禮和笄禮)
文化常識
八、禮俗
1、冠禮和笄禮
中國氏族社會時期的男女青年,成年後,必須參加“成丁禮”,才能成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員,才能享受應有的權利,履行應盡的義務。
周代的冠禮(加冠儀式)就是由氏族社會時期的“成丁禮”演變而來的。
周代貴族男子二十歲時,由父親在宗廟裡主持冠禮。
行禮前先筮日(選定加冠的日期)、筮賓(選定加冠的來賓)。
行禮時由來賓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用黑麻布制作,表示從此有治人的特權;次加皮弁,用白鹿皮制作,表示從此要服兵役;最後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頂帽子,表示從此有權參加祭祀。
來賓敬酒後,去見母親,又由來賓取“字”,然後去見兄弟姑姊,最後戴禮帽穿禮服帶禮品去見國君、卿大夫和鄉先生。
主人向來賓敬酒贈禮品後,冠禮成。
貴族男子二十歲結發加冠後,可以娶妻。
貴族女子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笄禮,後結發加笄。所謂結發,就是在頭頂上盤成發髻(區别于童年的發式),表示年屆“成人”,可以結婚了。《文選》卷二十九蘇武詩說:“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可見這種風俗流傳很久。
因此,結發又含有成婚的意思,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發,故結發夫妻特指原配妻子,不能亂用!
上海市知名高中在職語文教師,專注上海高考語文一對一輔導十五年! 我承諾:上10次語文課,學生的閱讀理解有質的提升;再上10次語文課,學生的作文有質的提升。長按複制:shgkyw,添加“上海高中語文李老師”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