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商隐詩中的錦瑟

李商隐詩中的錦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02:01:10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隐詩中的錦瑟(李商隐的名詩錦瑟)1

近一千年以來,中國文人以及當今學者就晚唐時期李商隐創作的以《錦瑟》為代表的無題詩的解讀争議不斷,這些文人學者提出的假說至今影響較大的有:

(一)悼亡說;(二)自傷身世說;(三)哀悼戀人說;(四)寄托抱負說;(五)詩集總序;(六)愛國等幾種說法。

這些說法總體是圍繞着使得使人感到哀怨惆怅的具體事件進行猜測、假設與論述的,不外乎個人遭遇與國家命途兩個方面,但是從未有過定論。

而與之相似的主旨難定的文學作品,筆者認為其當屬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

因脂硯齋批注在文本中隻提及這部小說“大旨談情”,多年來對其中心思想也議論紛紛。

李商隐詩中的錦瑟(李商隐的名詩錦瑟)2

王國維的《紅樓夢》獨特解讀

譬如“索隐派”代表蔡元培就将其視為悼追憶明朝末期,映射清朝時政的政治小說,将《紅樓夢》的多個人物比附作曆史上真實存在的文人.

以胡适為代表的“考證派”則反對蔡元培,認為《紅樓夢》是作者曹雪芹記錄自己的“家亡血史”的個人自傳小說。這與後世對李商隐《錦瑟》為代表的無題詩之解讀相類似。

随着西方文學理論不斷引入中國,許多學者嘗試使用西方文學理論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進行全新的解讀,例如王國維就将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哲學理論套用在《紅樓夢》解釋成為徹頭徹尾的大悲劇。

早在 1904 年即他 28 歲那年,王國維就沿着叔本華哲學的固定取向,對比了中國的樂天傾向和西方的悲劇精神,并且對此做出了态度決絕的優劣斷定,而本來并未顯得多麼高明和重要的小說《紅樓夢》,也正是在這種相形見绌的中西對比中,才突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甚至超越古代詩文的地位。[1]

李商隐詩中的錦瑟(李商隐的名詩錦瑟)3

在王國維的哲學式解讀下,紅樓夢無疑從一本純粹記錄或映射社會現實的小說升華成為了曹雪芹人生哲學的體現,書中以“石頭”為代表的一衆兒女,全是被至高天道安排下凡體悟“萬境歸空”這一哲學理論的。

筆者認為,這無疑是将具象的現實故事抽象化成為了精神的、潛意識的衍生物。

所以,我認為李商隐的《錦瑟》為代表的諸多無題詩也非映射個人遭遇或國家政治前途等等,它的立意并不與任何一種與客觀存在相關。

相反,這些詩歌所蘊含的意義是純粹抽象的、精神的、意識的。筆者認為,它與後世西方文學中出現的理論“意識流”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意識流小說

“意識流”一詞由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家詹姆斯提出,用來表示意識的流動性、不間斷性,也表示意識的超時空性。

“他認為意識‘并不是銜接的東西,它是流的。形容意識的最自然的比喻是‘河’或是‘流’’,故稱之為意識流。”[2]

1918 年英國女作家梅·辛克萊在評論英國陶羅賽·瑞恰生的小說《旅程》時将“意識流”引入文學界,引起了意識流文學熱。

意識流文學是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态的文學作品。最初意識流技巧主要被運用于西方現代主義小說創作,意識流小說以内心獨白、自由聯想為手段,淡化故事情節,圍繞人的意識活動展開叙述,給讀者以夢幻和陌生的閱讀體驗。[3]

李商隐詩中的錦瑟(李商隐的名詩錦瑟)4

第一部意識流小說是由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亞·沃爾夫創作的《牆上的斑點》,“一經問世,就震動了整個文壇,而這部小說的成功也為英國意識流小說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作品中,主人公隻是在一個平凡日子的普通瞬間,發現了牆上的一個斑點,就由此展開了一場場思緒與意識的徜徉,在一步步看似天馬行空的思想遊離與現實之間折返穿梭,以主人公的幻想構成了整部小說。

來自于心理學的名詞被套用于文學領域當中,因其從作者撰寫文學作品時的心理出發進行文本分析,自然就無法局限于單一的小說類型,任何一種文學類型都可以使用這一理論。

而事實上,亦有學者在詩歌這一領域中使用了“意識流”進行研究。如有學者認為現代詩人紀弦的詩歌“受到象征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流派影響,多數詩作具有鮮明的意識流色彩。”

同時,意識流的理論也應适用于古代文學的詩歌之中。筆者認為,一千年前的李商隐以“錦瑟無端五十弦”為開頭的名詩以及其他類似的隐晦迷離的無題詩也具有濃厚的意識流色彩。

李商隐詩中的錦瑟(李商隐的名詩錦瑟)5

李商隐的坎坷人生

在《紅樓夢》中,作者曹雪芹就借着林黛玉之口說出“自己最不喜李義山的詩”。

也許這正是因為李商隐的傷感之情與林黛玉内心中的悲涼不謀而合,導緻林黛玉排斥這種與自己讨厭的悲哀情緒相似的詩歌,也大概因為林黛玉與李商隐有相似的心理感受。

縱觀李商隐坎坷的一生:早年失去父親,随母親過着清貧的生活,有因為自己是家中長子不得不承擔起生活重擔。

後來,在科舉中屢試不第,因為得到令狐绹的賞識得中進士。

再後來,因為婚姻、師恩兩層關系,李商隐陷入牛李黨争的漩渦之中,多次失去晉升高位的機會,在政治仕途上一再遭遇打擊。

與此同時,李商隐自幼有着高度敏感、多情、聰慧、多思而略帶優柔的性格,人生旅途上的一次又一次禍事很容易被他敏感的性格放大并且深刻體悟。

李商隐詩中的錦瑟(李商隐的名詩錦瑟)6

于是在這種人生遭遇之中,他将自己的挫折不斷濃縮成為精神世界中的經驗,因人生之苦痛,領悟了許多人生的基本哲理。

因為人生的苦難飽受折磨的他,在意識層面中生發出許多哀傷绮麗的幻象、體驗、經驗、感受,随後他将這種感受以隻有自己能理解并進行邏輯分析的方式記錄下來,這種記錄是極為私人化的。

也就是說,這種記錄方式隻有李商隐本人能用他獨特的人生經曆、思維方式和性格才得以理解的,作為後人的我們幾乎不可能解讀出詩人創作這些無題詩的真正本意。

而或許,就連李商隐本人也無法向世人解釋以《錦瑟》為代表的無題詩的主旨,因為他完全是憑借潛意識中朦胧、複雜、精微的情感、感受、覺察創作這首詩歌的。

所以說,擁有李商隐這樣感情豐富而人生坎坷的詩人,其創作意識流詩歌的條件十分充足。

總結

李商隐以《錦瑟》為代表的無題詩諸多詩中難以聯系的各個詩句,正是意識飄忽不定的體現。

多年來,學者為這些邏輯不斷跳躍的詩句感到困惑,不清楚李商隐在這些飄忽不定的詩句背後賦予了什麼樣的深意,并試圖從詩歌中的意象。

李商隐詩中的錦瑟(李商隐的名詩錦瑟)7

但是,李商隐的《錦瑟》全詩都籠罩着朦胧的、非現實的詩歌意境,無論是“藍田玉生煙”,還是“鲛人流淚為珠”,抑或是“杜鵑啼血”全部都是來自于傳說的虛無缥缈的意象。

這首詩的大部分意象與典故都來自于傳說或神話故事,也能确切體現出這首詩與現實生活的脫節,它的基礎是建立在詩人潛意識的流動之上的。

也就是說,李商隐完全憑借着自己潛意識中流動着的情緒以及難以捕捉并且固定下來的思緒,徜徉在對古代傳說中的追憶,從而映照自己内心難以名狀的複雜的情感。

它是完全意識的缺少邏輯的盲目記錄,如同人們做夢時經曆的場景和事件,荒唐而沒有理性可言,隻是潛意識情緒與沖動的反映而已。

又或許,李商隐内心的情感、感受實在太過複雜,故而即使他已經盡力将這首詩歌塑造得更為符合世人的情感邏輯,但依然難以被解讀。

李商隐詩中的錦瑟(李商隐的名詩錦瑟)8

這也是李商隐的詩歌難以被解讀的主要原因,其詩歌的詩句組成邏輯是完全個人意識化的,不符合社會中世人最為直接淺顯的思維邏輯。

如同王國維對《紅樓夢》的解讀一般,筆者觀察到李商隐以《錦瑟》為代表的無題詩諸多詩中具有較為強烈的意識流色彩,存在着詩句之間關系難以琢磨從而體現出其意識流式的關系。

故而,筆者認為,李商隐的以《錦瑟》為代表的無題詩諸多詩,并不是記錄或者影射現實的詩作,而是詩人因自己生平坎坷不順,因而感受到了精神上的絕望與哀愁,以一種哲學式的、純粹精神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痛苦記錄下來。

詩人将自己的所有人生苦痛和對國家命運多舛的哀傷全部凝結并提煉成一種純粹意識的朦胧的表象,這種表象包括複雜的幻象、感受、情緒沖動等等,并将其用以《錦瑟》為代表的無題詩進行無邏輯無目的地記錄,是純粹的潛意識内容的反映。


[1] 劉東.王國維的悲劇觀念[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3(05):17-27 195.

[2] 左慧芳.從回指看意識流動性的語篇體現[J].文化學刊,2019(08):213-216.

[3] 李豔.紀弦詩歌意識流創作研究[J].鎮江高專學報,2019,32(02):31-3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