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個挺有名的蜀漢重臣叫陳祗(zhī),力挺姜維北伐的關鍵人物,所以這個“祗”字大家夥應該比較眼熟。
“祗”字還有另外三個同胞兄弟:祇、衹、袛,老祖宗發明這四個字的時候,估計有點糊弄,存心讓後人睜大眼睛去“找不同”……
漢字有個很神奇的現象,就是組成詞的時候都認識,單獨拎出來卻好像“初次見面”。
比如“海市蜃樓”都會讀,“蜃”出來走一步,是不是有點不認識了? 風流倜傥是個常用成語,“倜”單獨出現時,是不是忍不住要讀成chóu?
祇這個字不認識,沒關系,組成神祇是不是就眼熟了?
那麼,祇、祗、衹、袛四兄弟分别怎麼讀,都表示什麼意思呢?
祇和祗如何區分
其實,祇(qí)、祗(zhī)、衹(zhǐ)、袛(dī)很好理解,前兩字皆與神明相關,後兩字和衣物相關。
從部首上解讀,咱們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先說祇和祗。
你看祈、禱、禅、神、福、禧、祥、禍……這些表示參神、祭祀、吉兇類的字,都是“礻”字旁,與對神的崇拜活動和心理相關。
礻是由“示”字變形而來的,所以才被叫作示字旁。
《說文解字》裡對示的解釋是:“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示,神事也;”
“示”上半部分的“二”在古文中表示上(天上),下半部分的小,甲骨文的寫法是三豎筆,代表日、月、星。人們觀看天象,了解神的示意。
“祇”讀qí,左邊的“礻”表示神靈,右邊的“氏”,它的甲骨文形态像一個人提着重物,身體前傾似乎要掉落,因此氏有墜落的意思。
祇的字面理解就是神靈降臨。
《三字經》裡說“三才者,天地人”,古人認為天、地、人構成了世界,而且每個領域都有一個管屬的神,而“祇”便是其中的地神。
我們常見的“神祇”這個詞,經常有人會問:這裡的“祇”到底讀qí還是zhǐ?這個詞裡它仍讀qí。
祇确實可以讀做“zhǐ”,是“隻”的異體字,表示僅的意思,宋朝以後作副詞使用時直接就用“隻”了。
與之相似的便是“祗”,讀音為zhī,它比祇字多出一點,其意思與“祇”大體相似,但其中多了一層祭拜并敬酒給神明的意思,所以在“氏”字的下面多了一點。
“祗”,通常理解為敬。因此古書裡的“祗”字,多與“奉”、“承”、“仰”、“候”等動詞連用,表達非常恭敬的态度。
衹和袛怎麼理解
衹和袛的偏旁都是“衤”,平常我們稱它為“衣字旁”,有這個偏旁的字基本上和衣物相關。
“衹”的讀音比較雜,有三四種讀法,讀tí和qí的時候,分别表示橘紅色絲織品以及僧尼的袈裟。
《廣韻》就有相關注解:“衹(qí),衹衼,尼法衣。”
通常情況下它讀作zhǐ,在古籍中,“衹”和“祇”這兩個字可以通用,“衹”(zhǐ)是“隻”的繁體字。
袛(dī)這個字有點雞肋,它使用得非常少,字面上解釋就是古時候的短衣、汗衫,但它又和“衹”區分不開。
比如韓愈的名作《馬說》中,有這麼一句“故雖有名馬,袛辱于奴隸人之手”,我們學的課文中,将袛改成了“隻”,更方便閱讀理解。
再如《詩經·小雅·我行其野》裡的這句“誠不以富,亦袛以異”,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不是她家比我富,隻是你變心的緣故”,這裡的“衹”字,也是“隻”的意思。
一言以蔽之,祇、祗、衹、袛這四個字打斷骨頭連着筋,作為副詞使用時,都可以通用,但現代漢語中全部用“隻”來代替了。
對現代人而言,衹和袛這兩個表古代衣物的字可以說根本使用不到!
祇,還有個常用詞:神祇;“祗”,用在書面語裡顯得挺講究,諸如祗候、祗敬之類。
寫在最後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流傳至今且從未中斷的文字。
從刻在龜殼獸骨上的甲骨文,到刻在鐘鼎器物上的金文,從秦國一統時的“書同文”,到奠定了漢字字形和結構的隸書……再到現如今的簡體漢字,一筆一劃中,承載着厚重的華夏文明。
古時因為地廣人衆、通訊不便加上方言體系差異,在傳播的過程難免出現發音不同、字義分歧,從而“因音通假”。
這在祇、祗、衹、袛四字上便是最直觀的體現,它們在讀音和使用上出現了太多種可能,有一種混亂的感覺。
所以,不具備傳播和實用性的字和意必然會被時代慢慢摒棄。
現今所記載的漢字已有八萬多個,我們生活當中常用的可能不到一萬個,對多數人來說,兩三千詞彙量在生活裡已經遊刃有餘。
漢字在演變過程中經曆了很多時期,不斷的簡化和叠代,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書寫,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更為便捷。
看完了這些,“沒用”的知識點又增加了是不是?
-End-
看古今世事,讀書中天地,歡迎關注@沁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