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庸之道解讀大全

中庸之道解讀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04:57:05

中庸之道解讀大全(中庸之道的智慧)1

中庸”強調的是做事守其“中”,既不左沖右突,又戒參差不齊。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作為一種道德觀念,它是孔子和儒家尤為提倡的。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吧!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

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對立雙方的任何一方,使雙方保持均衡狀态。

雖然在《論語》中“中庸”一詞僅出現過一次,但中庸的思想卻時時閃現,如在《論語》中孔子評價他的弟子們時說:“高柴愚直,曾參遲鈍,颛孫師偏激,仲由魯莽。”孔子認為,他的這些學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對他們的品質和德行必須加以糾正。

再如《論語》中記載,有一次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說:“子張過分,子夏不足。”子貢說:“那麼是子張好一些嗎?”孔子說:“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既然子張做得過分、子夏做得不足,那麼兩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對此 二人的評價就是:“過猶不及”。“過猶不及”即是中庸思想的具體說明。

中庸之道解讀大全(中庸之道的智慧)2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兩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選擇正确的道路。它體現的是端莊沉穩、守善持中的博大氣魄、寬廣胸襟和“一以貫之”的堅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現實主義的偉大思想。

商湯的開國大臣伊尹,輔佐湯推翻了夏桀的殘暴統治,建立了在我國曆史上維系約600年之久的商朝。伊尹原來不過是湯身邊的廚師。他看到湯成天為與夏桀争奪天下而忙碌着,顯得十分焦急,以緻一日三餐都食不甘味。他就想出一個辦法來引起湯的注意。他把上一頓飯的菜做得特别鹹,下一頓飯的菜又故意不放鹽,讓湯吃得不對味而來責備自己。接着,他又把每頓飯的菜做得鹹淡适中,美味可口,讓湯吃得十分滿意。伊尹早已算計好了,湯準會表揚自己。果然,有一次飯後湯對伊尹說:“看來你做菜的本事确實不凡。”伊尹說:“大王,這并不值得誇獎,菜不宜太鹹,也不能太淡,隻要把佐料調配得當,吃起來自然适口有味。這和你治理國家是一個道理,既不能無所作為,也不能急于求成,隻有掌握好分寸關節,才能把事情辦好。”

孟子後來對伊尹的評價是:“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意思是說伊尹在天下太平時入仕做官,在天下動亂時也入仕做官。伊尹之所以能夠做到這點,關鍵是善于把握好分寸,有所為有所不為,深悟中庸的為人處事哲理。

中庸之道解讀大全(中庸之道的智慧)3

孔子一生踐行中庸之道。如何行中庸呢?他認為,勤苦好學就接近了“智”;學以緻用,努力行善,就接近了“仁”;知道什麼是羞恥,不做不道德的事,就接近了“勇”。智仁勇是修身養性的基礎,也是行中庸之道的要旨。

孔子在個人修養方面也特别注重行中庸之道。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情緒,當這些情緒未發洩時,我們的情緒就處于心平氣靜,中庸平穩;但有時因發生了異常的變故,人就會有情緒的變化和波動,隻要是适當、有節制,不過度與激烈地發洩,就是溫和平和。中庸之道能使天與地之間處于融洽的位置,陰陽能平和,天下萬物才能生長發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整個社會才能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易經》認為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人物,随時随地在變,每秒鐘都在變,沒有不變的事。如何能适應這個變,如何能領導這個變,這是學問的中心。同時《易經》告訴我們,變是對立的變,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對立的,有正面必有反面,有好必有壞,你說對的,同時也就産生了不對的。一切都是相對的,在這個相對的中間,有一個中和的道理。所以“中庸”便提到中和的作用,孔子是說兩方面有不同的意見,如果有最高的領導德業的人,使它能夠中和,各保留其對的一面,各舍棄其不對的一面,那就對了。那才是“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同時感歎說:“民鮮久矣。”一般的人,很少能夠善于運用中和之道,大家走的多半都是偏鋒。

中庸之道解讀大全(中庸之道的智慧)4

林語堂先生在《誰最會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國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擺脫過于煩惱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責任,實行一種中庸式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哲學。林語堂先生說:“我相信主張無憂無慮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學,一定要叫我們擺脫過于煩惱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責任。一個徹底的道家主義者理應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漁父的生活,無憂無慮,簡單樸實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漁父一般去做綠水之王。不過要叫我們完全逃避人類社會的那種哲學,終究是拙劣的。此外還有一種比這自然主義更偉大的哲學,就是人性主義的哲學。所以,中國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的人。”

應該說,在與人類生活問題有關的古今哲學中,還不曾發現過一個比這種學說更深奧的真理,這種學說,就是指一種介于兩個極端之間的那一種有條不紊的生活。

自以為聰明卻好走極端,走偏鋒,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羅網而自己卻還不知道。鑽牛角尖,行為怪誕,這些出風頭、走極端欺世盜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規範,自然是人所不齒的。

中庸之道解讀大全(中庸之道的智慧)5

知道适可而止的好處,知道選擇中庸之道作為立身處世原則的意義還不夠。好勝心難以滿足,欲壑難填,結果是越走越遠,不知不覺間又放棄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離了中庸之道。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無聞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

凡事不走偏鋒,不走極端,這就是“中庸”的原則,這就是中庸之道。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會一昧悲觀,也不會盲目樂觀,從容地面對生活。對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計較平常得失榮辱。我們或許做不成大事業,隻能從平凡的實在中讨生活。可是隻要把這些實在的小事做好了,于實在中獲得小小的樂趣,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中庸之道即是“正道”、“定理”,也就是原則,而正道隻有一條,定理隻有一個。講正道、講定理、講原則,就是要辨黑白,論是非。不能把事物的各方面“折衷”起來,超然于是非之外,混迹于黑白之間。中與和結合起來,便經常地永恒地維持統一、一緻、均衡的局面,社會就能夠繁榮,天下就能夠太平。

中庸之道解讀大全(中庸之道的智慧)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