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鈉與空氣反應
①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 O2==2Na2O ②鈉在空氣中燃燒:2Na O2△(=====)Na2O2
1摩爾金屬鈉與氧氣充分反應,轉移電子1摩爾
2.鈉與水反應
2Na 2H2O=2NaOH H2↑ (反應物系數為2)
現象:①鈉浮在水面上;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處遊動;④伴有嗞嗞響聲;⑤滴有酚酞的水變紅色。(浮溶遊響紅)
鈉與酸反應:先酸後水
鈉與堿反應:與水
鈉與鹽反應:先水後鹽
任何溶液中都有氣體,若是飽和溶液或難溶物,還有沉澱
過氧化鈉Na2O2
氧化物
Na2O
Na2O2
氧元素的化合價
―2
―1
生成條件
常溫
加熱
顔色、狀态
白色固體
淡黃色粉末
與H2O的反應
Na2O H2O=2NaOH
2Na2O2 2H2O=4NaOH O2↑
與CO2的反應
Na2O CO2= Na2CO3
2Na2O2 2CO2=2Na2CO3 O2↑
與酸的反應
Na2O 2HCl=2NaCl H2O
2Na2O2 4HCl=4NaCl 2H2O O2↑
熱穩定性
不穩定,易被氧化成Na2O2
較穩定
漂白作用
無
有
1.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 2H2O=4NaOH O2↑(反應物系數為2)
2.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 2CO2=2Na2CO3 O2 (反應物系數為2)
Xg氫氣與一氧化碳氣體混合氣體,充分燃燒後通入過氧化鈉,增重Xg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NaHCO3和Na2CO3
Na2CO3和NaHCO3比較
碳酸鈉
碳酸氫鈉
俗名
純堿或者蘇打
小蘇打
色态
白色晶體
細小白色晶體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堿性使酚酞變紅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堿性(酚酞變淺紅)
熱穩定性
較穩定,受熱難分解
受熱易分解
2NaHCO3 == Na2CO3+CO2↑+H2O
與酸反應
CO32- + H+= HCO3-
HCO3-+ H+ = CO2↑+H2O
相同條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與堿反應
Na2CO3+Ca(OH)2= CaCO3↓+2NaOH CO32-與金屬陽離子的複分解反應
NaHCO3+NaOH =Na2CO3+H2O
HCO3- +OH-= H2O+CO32-
與H2O和CO2
Na2CO3+CO2+H2O =2NaHCO3
CO32-+H2O+CO2 =H CO3-
不反應
1.在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Na2CO3 HCl = NaCl NaHCO3 NaHCO3 HCl = NaCl H2O CO2↑(過一會有氣泡)
在碳酸氫鈉中加入稀鹽酸:NaHCO3 HCl = NaCl H2O CO2↑(迅速産生大量氣體)
在鹽酸中加入碳酸鈉溶液: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産生大量氣體 較慢)
2.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 CO2 H2O=2NaHCO3
3.碳酸氫鈉受熱分解:2NaHCO3△(=====)Na2CO3 H2O CO2↑
4.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 NaHCO3=Na2CO3 H2O
鑒别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物質可以是酸、鹽,不能為堿
二、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較
2、Cl2的用途:①自來水殺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 其中次氯酸HClO有強氧化性和漂泊性,起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穩定,光照或加熱分解,因此久置氯水會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穩定多,可長期存放
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應有效氯70%) :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氯氣的性質
2Na Cl2點燃(=====)2NaCl( 白煙)H2 Cl2點燃(=====)2HCl (白霧)磷在氯氣中燃燒(白色煙霧)
4.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 2NaOH=NaCl NaClO H2O(氯氣的尾氣處理)
5.制取漂白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 2Ca(OH)2=CaCl2 Ca(ClO)2 2H2O CaCl2和Ca(ClO)2叫漂白粉
漂白粉在空氣中變質:Ca(ClO)2 CO2 H2O=CaCO3↓ 2HClO
三、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物理量關系
1.物理量-物質的量 單位-摩爾(mol)
①n= N/NA N代表微粒個數 NA阿伏加德羅常數 NA≈6.02×1023 mol-1
2.物質的摩爾質量M
②n= m/M
M代表物質質量 M為摩爾質量,數值上等于該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單位g•mol-1
3.氣體的摩爾體積Vm
③n=V/Vm V為氣體體積,單位是升(L) Vm是氣體摩爾體積,标準狀況下,1 mol氣體為22.4 L
Vm溫度、壓強一定時為定值,Vm單位為L •mol -1阿伏伽德羅定律: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所以又叫四同定律,也叫五同定律(五同指同溫、同壓、同體積、同分子個數、同物質的量)
推論:定律
(1)同溫同壓下,V1/V2=n1/n2
(2)同溫同體積時,p1/p2=n1/n2=N1/N2
(3)同溫同壓等質量時,V1/V2=M2/M1
4.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c
④n=cV C為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單位為mol• L -1 V為溶液體積,單位是升(L)
5.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及誤差分析
(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儀器,其常用規格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其規格,如500 mL容量瓶。并且使用前一定要檢查其是否漏水。
(2)配制步驟,所用儀器及注意事項
配制步驟
使用儀器
注意事項
計算
——
固體求溶質質量,液體求其體積。
稱量
托盤天平或量筒
天平的精确度為0.1 g,量筒的精确度為0.1 mL,量筒量取液體後不需要洗滌。
溶解/稀釋
燒杯、玻璃棒
溶解要在小燒杯中,切不可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
冷卻
——
将液體恢複到室溫(20℃)
轉移
Xml容量瓶
轉移時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體濺失
洗滌
——
洗燒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滌液轉入容量瓶
振蕩
——
使溶液充分混合
定容
膠頭滴管
加水至刻度線1—2 cm時,用膠頭滴管滴加,并使視線、刻度線、凹液面相切。
搖勻
——
兩手握住容量瓶,上下颠倒搖勻。
裝瓶貼簽
試劑瓶
容量瓶不能用于長期貯存溶液。
(3)誤差分析
由公式知,凡是溶質的物質的量減少或使溶液體積增大的操作,都會使c偏低,反之偏高。
四、物質的分類
2、氧化物的分類
(1)酸性氧化物:和堿反應隻能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又稱酸酐
如:CO2是碳酸的酸酐,SO3是硫酸的酸酐
(2)堿性氧化物:和酸反應隻能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例:CaO、Fe2O3均是堿性氧化物
①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Mn2O7為酸性氧化物、Na2O2為過氧化物、KO2為超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③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堿。如:SiO2、CuO
④NO、CO是不成鹽氧化物.它們既不和酸反應又不和堿反應
3、酸的分類
4、堿的分類
5、鹽的分類
(1)鹽的概念: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是金屬離子或(NH4+),陰離子是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2)鹽的分類:鹽可分正鹽、酸式鹽、堿式鹽
①正鹽: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是金屬離子(NH4+),陰離子是酸根離子的鹽。如:Na2SO4、NH4NO3
②酸式鹽: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除金屬離子(NH4+)外還有H+,陰離子是酸根離子的鹽。如:NaHSO4、NaHCO3
③堿式鹽: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是金屬離子(NH4+),陰離子除酸根外還有OH-的鹽
如:Cu2(OH)2CO3 (堿式碳酸銅)
6、化合物的分類
五、 膠體
1.膠體區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顆粒直徑大小(1~100 nm)。2.常見膠體
Fe(OH)3膠體、Al(OH)3膠體、血液、豆漿、澱粉溶液、蛋白質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3.Fe(OH)3膠體的制備方法
将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繼續加熱至體系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得Fe(OH)3膠體。4.膠體的提純:滲析法
膠體的提純:滲析(用半透膜);膠體與濁液的分離:過濾(濾紙)5.區分膠體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簡便方法是利用丁達爾效應。6.膠體的應用:
①鹽鹵點豆腐
②肥皂的制取分離
③明礬、Fe2(SO4)3溶液淨水
④FeCl3溶液用于傷口止血
⑤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⑥冶金廠大量煙塵用高壓電除去
⑦土壤膠體中離子的吸附和交換過程,保肥作用;
⑧納米技術與膠體
六、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1.電解質定義:
①條件:水溶液或熔融狀态;②性質:能否導電;③物質類别:化合物。
2.強電解質:強酸、強堿、大多數鹽;
弱電解質:弱酸、弱堿、水等。
3.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① 寫:寫出化學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電離的物質改寫成離子形式,其它以化學式形式出現。
下列情況不拆:難溶物質、難電離物質(弱酸、弱堿、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應前後沒有變化的離子符号删去。
④ 查:檢查元素是否守恒、電荷是否守恒。
4.離子反應、離子共存問題:下列離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如Ba2 與SO42-;Ag 與Cl-等
② 生成氣體或易揮發物質:如H 與CO32-、HCO3-、SO32-、S2-等;OH-與NH4 等。
③ 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弱電解質)
④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MnO4-與I-;H 、NO3-與Fe2 等
5.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一般來講,陽離子的檢驗需選擇合适的陰離子,陰離子的檢驗需選擇合适的陽離子,并要求具有特别的明顯現象。這就需要選擇合适的檢驗試劑及其添加順序,以避免幹擾離子的幹擾。
(1)Na :焰色反應:火焰顔色呈黃色。
(2)K :焰色反應:火焰顔色呈紫色(透過藍色钴玻璃)。
(5)SO42-檢驗:① 加稀鹽酸,無變化 ② 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Ba2 SO42- == BaSO4↓
(6)Cl-檢驗:①加入AgNO3溶液,産生白色沉澱 ②加入稀硝酸,沉澱不溶解。 Ag Cl- == AgCl ↓
(8)CO32-檢驗:①加入酸,生成無色無味氣體 ②将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
CO32- 2H == H2O CO2↑ Ca2 2OH- CO2 == CaCO3↓ H2O
【歸納總結】
鉀、鈉、铵鹽、硝酸鹽都易溶;
硫酸鹽不溶鉛和鋇;鹽酸鹽不溶銀亞汞;
微溶物有四種;強堿都易溶,Ca(OH)2是微溶。
【說明】
(1)四種微溶物是指Ag2SO4、CaSO4、MgCO3、Ca(OH)2。
(2)AgCl、AgBr、AgI、BaSO4及微溶的CaSO4、Ag2SO4都難溶于稀強酸。
其它知識
1、 固體顔色: 淡黃色固體: Na2O2 , S
2、 顔色反應: Na元素:黃色; K元素:紫色(透過藍色钴玻璃)
3、 沉澱顔色:Mg(OH)2 白色;Fe(OH)2 白色; Fe(OH)3 紅褐色; Cu(OH)2藍色
4、 離子溶液顔色:Fe2 淺綠色;Fe3 黃色;Cu2 藍色
5、 氣體顔色:NO2 紅棕色;Cl2 黃綠色
6、 Al 、Fe在冷的濃H2SO4、濃HNO3中發生鈍化。
7、 漂白性物質:SO2 (化合漂白,暫時性);
新制氯水、Ca(ClO)2、HClO、O3 (氧化漂白,永久性)
8、常見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
OH- 與NH4 、Al3 、Fe2 、Fe3 、Cu2 、Mg2 、Ca2 ;
H 與CO32-、HCO3-、SO32-、SiO32-、ClO-
Ag 與Cl- ; Ba2 與 SO42- 、CO32-; Ca2 與 SO42- CO32-、CO32-
七、氧化還原反應
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
(1) 氧化還原反應定義:有電子發生轉移的化學反應。
(2) 實質:電子發生轉移
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是氧化反應;
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是還原反應。
(3) 判斷依據: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
(4) 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還原劑(有還原性)——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氧化産物。記做:升失氧
氧化劑(有氧化性)——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 還原産物。記做:降得還
(5) 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 :
雙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注意:a.“e-”表示電子。
b.雙線橋法表示時箭頭從反應物指向生成物,箭頭起止為同一種元素, 應标出“得”與“失”及得失電子的總數。
c.失去電子的反應物是還原劑,得到電子的反應物是氧化劑
d.失去電子的物質被氧化,被氧化得到的産物是氧化産物,具有氧化性。
e.得到電子的物質被還原,被還原得到的産物是還原産物,具有還原性。
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2e-
2Na Cl2=點燃=== 2NaCl
注意:a. “e-”表示電子。
b. 用一條帶箭頭的曲線從失去電子的元素指向得到電子的元素,并在“橋”上标出轉移的電子數。
(2)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
氧化性反映的是得電子能力的強弱;還原性反映的是失電子能力的強弱。
1)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比較:氧化劑 還原劑 → 氧化産物 + 還原産物
氧化性:氧化劑 > 氧化産物
還原性:還原劑 > 還原産物
2)從元素化合價考慮:
最高價态——隻有氧化性,如 Fe3 、H2SO4、KMnO4 等;
中間價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如 Fe2 、S、Cl2 等;
最低價态——隻有還原性,如金屬單質、Cl-、S2-等。
3)根據其活潑性判斷:
①根據金屬活潑性:
②根據非金屬活潑性:
4) 根據元素周期律進行比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還原性:下>上,左>右.
5)根據反應條件進行判斷:
不同氧化劑氧化同一還原劑,所需反應條件越低,表明氧化劑的氧化劑越強;不同還原劑還原同一氧化劑,所需反應條件越低,表明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
如:2KMnO4 16HCl (濃) = 2KCl 2MnCl2 5Cl2↑ 8H2O
MnO2 4HCl(濃) =△ = MnCl2 Cl2↑ 2H2O
前者常溫下反應,後者微熱條件下反應,故物質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過與同一物質反應的産物比較:
如:2Fe 3Cl2 = 2FeCl3, Fe S = FeS 可得氧化性 Cl2 > S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