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成績将在2月10日起陸續公布,其實自從初試結束後,就有一些同學留言問小編:XXX這種情況,老師會不會酌情給分啊?XXX這種情況,可以得滿分不?
其實,這些情況大部分時候得看運氣!網傳考研地區可以分為水旱區,給分比較輕松的屬于“水區”,給分比較難的地方屬于“旱區”。
下面是研友們總結出來的考研閱卷“水旱區”,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你屬于哪個區呢?
玩命極旱區:北京、浙江、四川
大旱區:天津、福建、江蘇
旱區:上海
适中區:湖北、廣東
小水區:山東、安徽、甘肅、湖南
大水區:陝西、河南、遼甯、吉林、江西、廣西、内蒙、甯夏、新疆、河北、山西、重慶
玩命水區:雲南、貴州、黑龍江、青海、海南
神秘區:西藏
考研真的分水旱區嗎?
其實這水旱區僅僅是網上的一種說法,因為同一個地區,閱卷标準和尺度是一樣的。因此,對報考這個地區高校的所有考生都是公平的,無所謂水與旱。
要麼大家都高,要麼大家都低。從這個角度來說,隻要初試能過國家線,你的競争者就是報考同一個地區的考生或者就是報考同一個院校專業的考生。
公共課閱卷是同一個尺度,專業課是由報考院系老師閱卷,也是同樣的标準。所以,無論是公共課還是專業課,其實都沒有水旱之分。同學們大可不必擔憂糾結。
如何保證同樣的閱卷尺度?
上文說在同一個省市,統考科目都是統一閱卷,有統一的标準和尺度。很多同學可能對這句話還是有疑問,不了解閱卷是如何保證同樣的尺度的。下面小編就以政治為例,為大家解下疑惑。
首先,閱卷流程很規範。客觀題是機器打分,錯就是錯對就是對不存在問題。主觀題是由老師閱卷,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人為因素。例如,地域因素、閱卷教師的評分尺度、甚至是你的試卷是在第一天還是第七天被看到,都會影響到你的得分,但差别在1-2分之内。
但往往1-2分足以改變很多人的命運!那麼老師們又是怎樣消除這個差别的呢?其實在閱卷過程中至少有兩種措施。
第一,在正式評卷前首先進行試評。怎樣試評?一般是抽取不低于100份有效樣本試卷,由全體評卷員根據評分細則進行試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檢驗和完善評分細則。同時對評卷員也要進行評估,對不合要求的評卷員再次培訓,不合格的評卷員予以辭退。
第二,實行多評制度。這指的是一道題目由兩位評卷教師分别評閱。兩位老師給分差值在規定範圍(政治分析題為1分)内,取較高值作為該題得分。分值差超出規定範圍,計算機自動會将試卷分發第三名評卷教師。這樣就能有效控制個别老師可能存在的随意行為。
水旱對調劑有影響?
不同地區尺度寬嚴如有差異,可能會對考研調劑有影響。其中的道理大家應該能想明白,再此就不在贅述。不過,考研君要說的是,即使有影響,但也不是決定性的。
因為,考研調劑成功的影響因素很多,關鍵的還是大家能否及時掌握信息。事實上,同學們現在應該能基本估算出自己的考試成績,再對比往年的複試線,也就基本能确定要不要調劑。如果有意願,從現在開始就要搜索相關調劑信息,并做好相應的準備。
小編有話說:
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是不是可以放下心來面對所謂的“水旱”了呢。考研閱卷工作既有嚴密的制度保證,也有科學的技術支持,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考研閱卷工作是公平公正的,所謂的水與旱并沒有實際意義。
糾結過去沒有意義,認真準備複試和調劑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小夥伴們!加油(^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