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造價員必須學會的技巧

造價員必須學會的技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02:38:42

造價員必須學會的技巧(一個常識性的問題)1

造價員必須學會的技巧(一個常識性的問題)2

成本、指标、數據是未來的趨勢潮流,作為一個基層的造價員,适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改變固有的定額思維,在實踐中注意培養自己的成本、指标、數據能力尤為重要。

這是一個簡單、常見的塔吊護圈(圖1),如果問:它有哪幾個常規的技術經濟指标數據?影響它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相信會難倒一大批年輕的造價員。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分析讨論。

造價員必須學會的技巧(一個常識性的問題)3

護圈的常規技術經濟指标

1、護圈的常規直徑

塔吊标準節加上标準節上的零件,外圍尺寸約1.9m左右(見圖2,當然也有約2.1m左右的),留足四周人員操作的工作面,護圈一般的常規内徑約在4.0m左右。

造價員必須學會的技巧(一個常識性的問題)4

2、一周圈用磚塊數

理論上一周圈的磚用量為109塊(4.000m×3.140÷0.115≈109塊),由于砌築時圈的内側可能會有小小的縫隙(見圖3),所以,實際的磚用量一般是108塊。但現在市場磚的規格有所縮小,标準的115mm寬的磚已經很少,一般在113mm~114mm之間,故一周圈的用磚量可能會增加一塊,約在109塊(±1塊)。當然,這與砌築時内側有沒有縫或縫的大小有關(瓦工砌築的手法習慣。見圖3,内側縫隙)。

造價員必須學會的技巧(一個常識性的問題)5

3、1m高的護圈是幾皮磚

同上,由于現在市場的磚規格大幅縮小,标準53mm厚的磚幾乎絕迹。各地磚的厚度亂象紛呈,厚度在45mm~50mm之間不等,超過50mm厚的磚已很難見到。由于磚厚度的差異,1m高的磚牆有一皮磚的上下。一般來說,現在的磚的厚度通常為48.0mm±1.0mm,故,1m高的磚牆一般在17皮左右( 17皮或-17皮)。

按此計算,每1m高的牆用磚量為:17皮×109塊/皮≈1853塊,每1m高的牆立方量為:4.24周長×3.14×0.24 ×1.00m高 = 3.19m³,折合每立方米用磚量:1853塊÷3.19 m³≈580塊/m³。約超定額用量530塊/m³的9%(580:530)。當然,這是按灰縫10mm考慮的,現在商品砂漿砂子細和易性好,灰縫可能變小,所以,磚的用量還可能略大(但砂漿用量變小)。故需注意按當地市場的實際規格确定磚的立方米含量,可通過磚用量計算式計算驗證:磚淨用量=1÷【牆厚×(磚長 灰縫)×(磚厚 灰縫)】× KK-牆厚的磚數×2;牆厚的磚數指:0.5、1.0、1.5、2.0、2.5、3.0。

如:240 × 115 × 53标準磚的砌體立方米用量約為:

灰縫10mm:磚淨用量=1.000÷(0.240×0.250×0.063)×2 = 529.1塊(0.9mm灰縫:539.8塊)

則:48mm厚非标準磚的砌體立方米用量約為:

灰縫10mm:磚淨用量=1.000÷(0.240×0.250×0.058)×2 ≈ 575塊(0.9mm灰縫:≈ 587塊)

影響塔吊護圈成本的主要因素

除了磚的不标準直接影響到了護圈的材料成本外,影響成本的因素還有:

1、施工環境

1.1 施工的環境直接影響着成本,現場條件不同,用工量也不同。

因場地限制,很多情況下,磚、水泥、黃砂進入不到砌築位置,商品砂漿罐也不在塔吊附近,需人工倒運至砌築所在地,于是出現二次運輸。施工條件、現場環境是影響成本最不确定的動态因素。

1.2 由于高差較大(負二層的落差可在6m以上),磚進入基坑很成問題,大部用溜槽溜下基坑,再搬到瓦工手中。

随着護圈高度的上升,需搭設臨時腳手、加高腳手、抽換腳手闆。溜下基坑的磚,還需搬上腳手架,如是兩個瓦工砌築,下面至少需要2個小工。加上地上攪拌砂漿、運輸磚、砂漿、遞砂漿的小工,至少需要3個小工。砌築中段時,4個小工服伺2個大工,也不為過。小工的用工量很大,大小工的比例遠遠超出正常的樓層砌築的用工比例。用工量大,是成本不确定的最大因素。

很多地方,砌築樓層的磚,包給班組的人工費大約在0.45元~0.50元/塊,而這樣的護圈,如現場條件差,至少在0.60元/塊,甚至是0.65元/塊。

2、材料的質量與管理

現在的免燒磚的質量遠不及燒結的粘土磚,強度低、容易斷。溜槽溜下基坑的磚,如保護措施不力,溜下的磚損壞嚴重。

免燒磚與燒結磚不同,燒結磚斷掉的半截斷磚可以利用,而溜槽溜下的半截免燒磚,因其特性使然,很多的完全破碎,不能使用。所以,砌築下半截護圈時,溜槽溜下的磚損耗量很大,大大超出正常的砌築損耗水平。

故,影響成本的不僅僅是材料的質量,還有管理因素。所謂向管理要效益。

“大隐隐市,小隐隐野”的成本、數據

1、護圈的直徑看似與預算無關,但卻是預算員工地概念模糊、現場知識薄弱、預算脫離施工的一種體現,從側面反映出一個預算員與施工的結合深度。一個具有此類現場施工常識的預算員,他的綜合技能必不會差到那裡。

預算員計算砌體本是按立方米計算的,根本用不着用點塊數的方式去确認。周圈用磚塊數,每米高度的皮數,壓根不用去關心。然而它卻是了解市場、判斷市場的一種輔助方法,也是掌握實際成本的有效來源。

通過十皮灰縫或一米高磚牆皮數的判斷,從中可找出一些規律:是灰縫大了,還是磚薄了?前者的立方米砂漿用量大,後者磚的用量大。從而可得到最實際的磚、砂漿立方米用量的指标、數據,再通過其他輔助的分析統計,就能得到最實際的材料成本,同時也掌握了當地的市場,所謂“小隐隐野”。因為成本、指标、數據不是死套定額來的。

2、項目的屬性是影響工程成本最直接的因素,如:護圈的高低對成本的影響很大,砌築3m高與砌築5m高,同樣一立方米的砌體,其小工的用量明顯不同,立方米的人工單價也不同。在衆多的因素中,最不确定的就是外部環境對成本的影響。同樣的圖紙、同樣的砌築高度、同樣的工程量、同一組人砌築,工地不同,施工環境不同,發生的成本也不同。如:砂漿到砌築點,磚能送到砌築點,現場條件好的,送磚的車輛還能直接進入基坑砌築點等。影響成本的因素具有很強的化學性,所謂“大隐隐市”。它不僅需要造價員精通預算,更要精通施工,隻有知道了怎麼做,才有預判識别能力,懂施工,預算才會更精,這也是造價員綜合能力、核心競争力的體現。

說在最後

砌築4.0m高的護圈,人、材、機的成本也就在八九千元,對工程的總價影響不大。今天讨論的不是該不該算、如何算的問題。主要是通過本話題和大家一起拓展思路,培養自己的成本、指标、數據意識能力和系統的大局觀,成本、指标、數據不是書本上的概念和理論,更不是口号。它就在身邊,需要去用心發現。

*本文系黃燕翔原創,獨家來稿

轉載務必申請授權,并注明作者與出處,違者必究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僅供參考,如有異議,煩請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