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鄭闆橋所題“難得糊塗”四個字受到人們的推崇。由此也引起人們對這位玩世不恭的鄭老先生更濃厚的興趣;每人對“難得糊塗”也就出自自己的心理需求作出了各種解釋,由此又順延到對這四個字的思維定勢和價值取向上,可是鑒于鄭老先生當時沒有明确表明自己意問,因而産生了諸多相異的認識,難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先認識一下鄭闆橋吧:鄭闆橋(1693年—1766年),原名鄭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名闆橋,人稱闆橋先生,江蘇興化人,官至山東範縣、濰縣縣令,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他是清朝著名的藝術家之一,名列“揚州八怪”之首,是其重要代表人物,于書畫家、文學家為一身。
“難得糊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一、心安理平說。據說鄭闆橋有一個親戚經商,有一次他從水路運送一大船木材到江浙一帶販賣,但是此次航行非常不順利,到了途中因幹旱擱淺了。期間花費很多船工、押運、河道等旅費。如果不能按時到達,銷售期限已過,造成滞銷,就将血本無歸。就在這令人心急如焚的時刻,汛期卻到來了,一衆人心喜若狂,加速趕路,終于到達,但還是遲到幾日。到了以後發現別人的貨都賣光了。在這一籌莫展之時,碰巧江浙要修築河道大壩,需要大量木材,他們迅速銷售一空,不但沒虧本,最終大賺了一筆。
還有一次是說鄭闆橋在任濰縣知縣期間,接到堂弟墨函,為了祖傳房屋一段牆基,與鄰居訴訟,求他函告興化知縣相托,以赢得這場官司。鄭看完信後,立即賦詩回書:“千裡捎書為一牆,讓他幾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由此他又聯想到親戚運木材的事,遂提筆寫下了《難得糊塗》、《吃虧是福》兩幅大字。并在難得糊塗大字下加注“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着,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在吃虧是福大字下加注:“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于己則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我心安即平,且安福在是矣”。由此将“難得糊塗”比喻為聰明,難得做一次糊塗,心安理得,取得心态平衡。因為吃虧是福,即是難得糊塗的最恰切的诠釋。
二、自我解嘲說。“難得糊塗”是鄭闆橋59歲時寫下的。那時他在濰“衙齋無事,四壁空空,周圍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覺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蕭蕭,人生難道就是如此嗎?争名奪利,傲強好勝,到頭來又如何呢?看來人還是糊塗一些好,萬事都作糊塗觀,無所謂失,無所謂得,心靈天約也就甯靜了。于是揮毫寫下四個大字“難得糊塗”。因此它被稱為“真乃絕頂聰明人吐露的無可奈何語,是面對喧嚣人生,炎涼世态内心迸出的憤慨詞”。
三、抗議之聲說。鄭闆橋調任濰縣上任之時,遇百年未有旱災,田地裂縫,河水斷流,莊稼枯黃。而欽差姚耀宗不問放赈,反而送錢向鄭知縣索取書畫。鄭以一幅鬼圖諷刺。姚大怒撕畫洩憤,并指示财主屯糧,使百姓餓死,以此問罪鄭闆橋。鄭闆橋眼見百姓慘狀,而心力不支。妻子相勸:既然皇上不問,欽差不理,你就裝糊塗嘛!鄭發怒說:裝糊塗,我鄭闆橋裝不起來。随以“拯救萬民,在所不惜”激勵自己,宣布開倉赈濟饑民,得到百姓稱頌。可見什麼是聰明,什麼是糊塗,蘇東坡詩曰“人皆養子盼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所以聰明人也不好做。而糊塗就是不精明,糊塗有兩種:一是真糊塗,朦朦處世,裝不來,求不得;二是假糊塗,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胸,偏偏假裝頑遇不化。而根據鄭闆橋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違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行為,顯然是痛苦和折磨的,讓他裝糊塗而無為,是不可能的。因而難得糊塗的題書是他在向專制腐敗政海中無法展現職志的一種抗議之聲。
四、自我清醒說。鄭闆橋從不糊塗,之所以興歎“難得糊塗”,自有其苦衷。有位著名學者認為“鄭闆橋是個極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剛直不阿、面對讒言無能為力時,才會有難得糊塗的感歎。難在何處?難在他畢竟清醒明白,心如明鏡,無法對惡勢力充而不聞,視而不見;對百姓的疾苦不能無動于衷。隻有假裝糊塗,但終究不能無觀現實,遂有痛苦于心,淡然于外,而生難得糊塗之歎了”。
然而,鄭闆橋以“難得糊塗”出名,人們對他所說的難得糊塗,卻有不同解釋,諸說不一。那麼它該作何種解釋更為恰切、形成共識呢?看來“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忘論古人之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遽論其文也”。所以說,後人難知前人心态和所處複雜的社會環境,而要作出正确适當的解讀,顯然很難。那麼還是題前那句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去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