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出處,是高啟梅花詩
“瓊姿隻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明朝高啟《梅花九首》
很多喜歡紅樓夢的讀者,都對一首紅樓夢中的詩有印象,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隻念木石前盟。
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曹雪芹紅樓夢的《終身誤》
在這首詞裡,山中高士晶瑩雪,是指薛寶钗,而世外仙殊是指林黛玉。因為紅樓夢的廣泛流行,所以這首詞也為人熟悉,在欣賞紅樓夢小說的複雜曲折時,也不免佩服曹雪芹将薛寶钗和林黛玉寫得如此完美,仿佛薛姑娘是寒冷白雪中安然的隐士,而黛玉是仙境中的樹林,引發了一系列對薛寶钗和林黛玉品質的探讨。比如薛寶钗何以稱為高士?林黛玉何以稱為仙女?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兩個句子,原本就是出自元末清初的著名詩人高啟的梅花名句。“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
高啟,生長在元末明初的亂世。蘇州人。他出生富族,卻父母早亡。從小酷愛讀書。至親的缺失更容易使得他在書籍裡尋找靈魂安慰,熟讀曆史,精通詩文,且别有見地。
元末又是非常動蕩的時期,讀書人科舉那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但自有愛好讀書的人連成朋友,高啟是當地的小天才。
張士誠反元起義,自立為吳王,有了他的保護,這一帶凋敝的經濟很快恢複,也正是新朝用人的時候,淮南行省參知政事饒介守吳中,廣羅人才,聽說了高啟,多次派人邀請,延為上賓,招為幕僚。此時高啟年僅16歲,在一大群老儒當中,那是玉樹臨風鶴立雞群。此中還有 施耐庵、羅貫中等為現代人熟悉的《水浒傳》《西遊記》的作者。
高啟在張士誠政權中工作了7年,具體幹了些什麼呢?現在很難有具體的資料,但是他32歲,被明朝征入朝廷,直接授予他翰林編修,朱元璋親自讓他主持修撰前朝元史,那麼高啟是在當時有很高的名氣的。雖然他在23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張士誠和饒介的幕府,回鄉隐居。
高啟用兩年左右的時間修完元史,朱元璋看見這個年輕人,高岸清正,落落不群,想讓他發揮才幹,委任 戶部右侍郎,這實際是相當需要官員清廉守正的重要崗位,幹得好,國家的财政就是由他打理,可以說朱元璋相當信任這個年輕人,給機會他上進。但是高啟拒絕了。
說想回家隐居。
朱元璋重金放還,但是也埋下了高啟的殺身大禍。
那麼高啟為什麼想回鄉不想做官呢?
一,他父母雙亡,一脈單傳,天性敏感,更看重家人的相守。
二,天才的敏感,城頭變幻大王旗,無論從曆史還是現實,他因為洞徹人生起滅,都覺得那些很難上心。
三,在張士誠幕府中,他和人打交道,覺得吃力。他不是全才。張愛玲說,在有人的場合她感覺壓抑,而在沒有人的場合,她覺得自在。
四,張士誠的辭官,實際是對自己很清醒,然而,朱元璋并不了解這個年輕人。
時間推移到五年之後,張士誠因為本地蘇州知府魏觀修複府治舊基,盛情要求他寫一篇《上梁文》,或者出于盛情難卻,或者出于經濟原因,或者出于對本土建築修複的支持,張士誠寫了。其中有溢美之辭,說建在這裡虎踞龍盤。一篇文字而已,卻觸怒了朱元璋。
有好事者,告發魏觀是張士誠舊部,有反心,高啟被牽連案件當中,被朱元璋處以腰斬。年僅39歲。
一代天才就此魂歸。
這是個慘烈悲劇的故事。讓我們來看看高啟的《梅花九首》,今天欣賞的是第一篇。
高啟整個生活還是比較悠閑平順的,父母留下的産業,使他能夠在亂世中有一點歸家隐居的底氣。他愛着這種平靜寂寞的生活,在外面遊曆之後,更覺得這種生活的可貴。
他的清高不是裝的,對于人生和感情有着缺失的人,精神的寄托和皈依是非常重要的。家園裡一樹樹寂靜開放的梅花,是父母靈魂的守護,也是他的樂園。
而他的身世自然有着别人所不知道的悲涼,在封建家族社會,失去父母的人,其實也很難融入世俗的社交圈,當然文學文化圈則是另外一種。那麼在梅花上,高啟肯定是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靈魂的。他孤獨而寂寞地成長,人世的風雪,如魚飲水,梅花不是愛冰雪,因為它的存在是先天注定。
“瓊姿隻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這樣美麗的梅花開放,最适合它的地方是天上的瓊樓玉宇啊,是誰将梅花落入人間,這江南遍地,處處梅花,看着花雪一片,讓人心生喜悅。
我可以想到高啟看見梅花開的時候那種内心的喜悅,我甚至能夠感受到他童年和少年的敏感孤獨,在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裡,有梅花的地方,才是他不用心思去面對周圍關系的樂園吧。那是一種發自内心的喜悅和放松。
“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
那梅花的老樹,在大雪中,就像古代的高士,睡在雪中,享受着天地冰冷曠達之氣。
在明月的夜晚,梅花開放,香氣缭繞,那花朵如同環佩,清香如同步履,是梅花仙子袅袅下凡,在林間自在徘徊。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竹子愛着梅花潇灑蕭疏的影子,情願和梅花作伴啊,那春風吹起落梅,花瓣優雅飄飛,點綴在一片片青苔上。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自從南北朝何遜是真愛梅花,寫出了梅花最美的句子,梅花是這樣的寂寞,年年梅花之美,無有好句,梅花在這裡是在等待今日之何遜吧。
那麼高啟的梅花詩,顯然比南北朝何遜更美。當然高啟的梅花和何遜的梅花一脈相承,寫的是梅花動人在寒冷裡,以一種清雅的姿态等待知音。
因為何遜的梅花是這樣寫的,”驚時最是梅。”震驚是這樣當着我開放的梅花。“銜霜當路發,映雪拟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淩風台。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寫的是什麼呢,梅花在寒冷裡開放,以這樣美好惆怅的姿态,是為了日夜等待何遜。
高啟的詩寫的是什麼含義呢,他将這眼前的梅花拟人化,這樣的梅花仙子,是為了尋找前生愛她的故人,袅袅下凡,在冰雪中做長久的等待。
但是高啟也暗指了自己就是梅花知己,在風雪裡守候梅花,等待梅花的開放。
高啟并非刻意苦情的詩人,這種清邃恬然,并不給人帶來過分的悲傷,反而有一種融入的美滿,這是高啟難能可貴的地方。
在漫長的生活裡,高啟是低調而滿足的,沒有父母還有妻子,沒有知己還有梅花,享受并沉浸這種自然的孤獨,寄托自己美好的心願,在寫梅花清高寒冷的同時,仍舊有脈脈溫情。
被人認為寫出了梅花那種清美而旖旎的靈魂。
也正是這種長期的浸潤,高啟是真的志在山林,疏闊散淡,所以他的隐居并非是對朱元璋的不滿。隻是嗜殺成性的朱元璋,哪裡會懂得想到這麼多,隻認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那麼回過頭來,談談紅樓夢化用的這兩句。顯然曹雪芹是酷愛高啟的梅花詩的,在紅樓夢大觀園的詩詞中,處處可以看到他對高啟詩句和意境的化用,比如缟袂仙子,竹林蕭蕭。
曹雪芹将高啟的梅花詩化用到紅樓夢裡,有沒有含義呢?
當然肯定有的。
一,實際上林黛玉的另外一個化身就是梅花。
二,薛寶钗和林黛玉都是有梅花一樣的美好,大觀園本身就是一座世外園林。
三,曹雪芹肯定知道高啟的冤死,而林黛玉和紅樓夢中很多人的結局,也是一種悲劇,是皇權下的一種命運必然。
四,高啟求一種平淡而性靈的生活而不得,現實中誰人不是如此?
高啟是天才的詩人,他的《梅花九首》堪稱梅花詩的翹楚,在以後,我會繼續為大家解讀另外八首。也以此文祭奠高啟,一位被命運摧殘的梅花一樣的天才。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