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系統讀論語

如何系統讀論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6 14:56:43

如何系統讀論語?作者:王甯孔子和記錄他言論的《論語》,在中國,稍有文化的人都不會沒有讀過;但通讀全書的現代人卻不會很多《論語》因為不是孔子的親筆,所以古代被定為“經”的時間較晚,但從西漢起,就已經有了專門研究它的“博士”,解讀《論語》的書不在少數《論語》言簡意赅,句短情長,十分符合中國國情,在民衆中口頭流傳也很廣泛在古代典籍裡,論普及度之高、影響力之大,《論語》當居榜首,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如何系統讀論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如何系統讀論語(今天我們如何讀論語)1

如何系統讀論語

作者:王甯

孔子和記錄他言論的《論語》,在中國,稍有文化的人都不會沒有讀過;但通讀全書的現代人卻不會很多。《論語》因為不是孔子的親筆,所以古代被定為“經”的時間較晚,但從西漢起,就已經有了專門研究它的“博士”,解讀《論語》的書不在少數。《論語》言簡意赅,句短情長,十分符合中國國情,在民衆中口頭流傳也很廣泛。在古代典籍裡,論普及度之高、影響力之大,《論語》當居榜首。

《論語講析》周志文 著 北京出版社

孔子值不值得崇敬?《論語》應不應當閱讀?這是無需讨論的問題。但是怎麼讀《論語》這本書,也不是都能得其要領。

周志文的《論語講析》采用按原書通讀的辦法加以注釋、翻譯和講析。他古文根底深厚,又是文學家,在他解讀的《論語》裡,我們讀到的不是那些供人們引用來說教的格言警語,而是一個老師在不同的環境下對不同的學生所說的話。

在《講析》中,有老師,有學生,還有作者自己,不是用一部脍炙人口的經典進行說教,也不是對一個空靈的神人頂禮膜拜,是理解,是抒發,構思可謂别開生面。

《講析》一開篇就布下了教育的情景,把《學而》的三句話解釋成三種境界——“學而時習”指的是初學,時習而所得益多,所知益廣,自然内心歡喜。

“有朋自遠方來”,指學問達到一定程度,有友人自遠方來同遊共學,可收砥砺、切磋之效,求學邁入更高境界,更為可樂。

“人不知而不愠”,涉及學成以後的入世态度,指的是一種學問與生命的境界。這已經擺開了一個教育的大主題。

作者接着又用錢穆的話說:“學而時習”乃孔子十五志于學時之自況,“有朋自遠方來”,是孔子三十而立後始以當之。而“人不知而不愠”則是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之後達于最高境界。這個說法更加把教育和人生放在同一個時間軸上,升華了學習的意義,勾勒出一個師生互動的真實情境。

在這個情境下,孔子是老師——一個有着教育情懷又境界極高的老師,既不是在香煙缭繞之中被奉為神明的“教主”,也不是雖不着官服卻被推上權勢寶座的“素王”。

作者把孔子看成一位曾經活在曆史上的“人”,所以非常注意他的閱曆和心理的時間跨度。“子入大廟,每事問”,曆來把孔子神聖化的解讀者都在這裡纏繞不休。他們既要把夫子說成無所不知,又要解釋既知又何必發問,不免矛盾重重。但作者一句話就解決了其間的矛盾,他說:這“顯然是孔子較年輕時的經曆”,接着,他用青年孔子的懷疑精神和求知欲來進一步解釋說:“我們看到一個年輕人對所有的事都覺好奇的态度,在他看來,凡事都有疑問,一切既有的答案都不見得正确,必須要親自嘗試,才知道結果。”

他還合理地想象說:“這章裡的孔子,充滿了初起生命的活力,不怕錯,也不怕難,更不怕别人用有色眼光看他……對不知的或知之不透的知識,想問也敢問。”一個生活化的孔子,一個有志、有為的青年,很有說服力地躍然紙上。但是說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作者認定“這是孔子在晚年自叙他一生的重要過程”,他從孔子一生的際遇深刻地闡釋了孔子的“天命”觀:隻有到了一定的年齡,才知道“天命”的世界并非操之于我,是無法掌控的,知道了這一點,也算是知道了一部分生命的真實。

然而面對這無法完全明白又無法掌控的世界,西方世界求之于宗教信仰;而孔子不說“信天命”,而說“知天命”。“知”有兩層意思:一層是,知道有天命這回事,人無力掌控它,但天既生我,也讓我與聞天底下最奧秘的真理,可知我之存在是有意義的。另一層是,除了天命之限以外,這世界還留下了不少可供我奮鬥的餘地,人生有限,這是天命,但有限的生命不妨礙我讓它變得有意義,人生的意義往往是操持在自己手上的。這兩層解讀,從孔子一生的閱曆、追求與奮進來看,是完全真實可信的;但我們已經讀出,這也是作者自己的人生體驗。

這裡要特别提出的,是孔子對已經消失的文化曆史的珍惜和懷念。對這一點,持有泛政治化觀點的評論者,都會指責孔子“保守”“複舊”。但作者卻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八佾》篇曾談道:“子貢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告朔之禮”是一種每月初一國君于祖廟宣告政事的禮儀,自魯文公開始,這種儀式已經不再延續,但有司還照樣提供祭祀的羊,子貢因此想取消這種供應,孔子則認為保留供應,還會有恢複這種禮的可能。這是一種“複舊”的心理嗎?作者不這樣看,他說:“對已消失或将消失的文明,明知恢複無大望,孔子總抱着無限珍惜懷念之思,這叫做有情。”

有時候,懷舊如同鄉愁,是人的心理最柔軟的地方。作者是從“人情”的角度來理解孔子的。孔子多次感慨由于文獻不足,前代的文化曆史難以驗證和還原。他說:“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為政》)。但是,“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八佾》)這裡有他作為曆史學家深深的遺憾。

《講析》抱着無限的同情說:“此章有另一含意,即是對曆史間隔、文化斷層所發出的歎息。尤其孔子是殷人之後,面對時代的動亂、文化的沉淪、歸屬的無依,‘既痛逝者,行自念也’,他的感受比一般人更重”。作者提醒讀者“讀此須想到孔子對曆史文化的沉痛感”。

作為一個極有曆史擔當的“人”,《論語》也表現了孔子消沉與無奈的一面。“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子罕》)“夫子怃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微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長》)《講析》絲毫沒有回避孔子内心的憂傷和消沉。作者通觀《論語》,他看到,書中到處彌漫着聖人剛健自強、勇于擔當、“仁以為己任”的激進态度,但他又說:“孔子所處的,确實是一個禮壞樂崩、阢陧難安的時代,孔子是有血性的人,偶爾反應出消極或沮喪的心情,其實也是人情之常,卻究竟不是常态。”孔子是一個看到和悟到中華文化高峰的聖人,聖人超乎常人,但也是“人”!

《講析》給我們做出了一個通讀《論語》的示範。不是碎片式的零星拆解,不是将孔子神化後的無謂之談,更不是用泛政治化來窄化孔子的人格。這些個人的抒發和感想,充分說明作者對《論語》的解讀不是純客觀而置身事外的。他面對這個人格偉大的智者,聽其言,觀其心,追溯既往,體會今天。

(本文作者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資深教授,北師大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主任,章黃之學在當代中國的重要傳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