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6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近來,移動短視頻成為僅次于即時通訊的第二大應用類型,改變着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态,但由于短視頻準入門檻低,自我審查機制少,因此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 “三俗”内容、虛假内容、抄襲内容衆多、内容同質化嚴重和監管缺失等問題也逐漸暴露。3月26日,CCF YOCSEF福州在線上舉辦“短視頻社交軟件上‘抖’出的網絡文化,是進步還是倒退?”觀點論壇,此次活動采用線上會場直播的方式進行,線上活動通過騰訊會議平台直播。
論壇上,來自福建工程學院、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武夷學院、閩江學院、福建警察學院、三明學院等高校專家學者,福州軟件園、迪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省數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思知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省閩商海外服務促進會等企業代表共150多人彙聚線上,就短視頻網絡文化的話題展開讨論和思辨。本次活動還特别邀請福州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和福州自媒體聯盟等人員參加論壇思辨。
大家圍繞“短視頻社交軟件上‘抖’出的網絡文化,是進步還是倒退?”“‘抖音’‘抖’出的網絡文化觀念是否反映了社會文化的觀念?”“是否需要限制青少年使用短視頻社交軟件?”“短視頻社交軟件傳播的網絡文化是否有助于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并促進社會文化的發展?”等議題展開。活動由CCF YOCSEF福州分論壇兩位副主席薛醒思、黃藝坤擔任現場活動執行主席,AC委員吳伶、尤玮婧擔任在線執行主席。
閩江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戴程發言 CCF YOCSEF福州供圖
閩江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戴程做了題為《網絡文化與社會文化是互補還是對立?以抖音為例》的引導發言,他從“沉浸式文化體驗,形塑傳統文化傳播景觀;短視頻網絡文化生産是社會文化數據庫記錄方式; 短視頻網絡文化是社會文化的強化、虛假參與;感官麻痹,社會文化倒退;短視頻繭房造成文化多元性的喪失;短視頻對不良文化導向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六個觀點對網絡文化與社會文化的互補和對立進行闡述分析。
北京三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旭玲發言 CCF YOCSEF福州供圖
北京三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旭玲做了題為《為什麼孩子使用短視頻需要限制》的引導發言,她認為孩子通過短視頻容易受到不正确價值觀的影響,容易造成規則和邊界模糊,也會耗費時間、容易沉迷,青少年信息過載會影響思維和注意力。
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林穎發言 CCF YOCSEF福州供圖
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林穎做了《“抖音”的媒介形态所塑造的文化影響》的發言,她認為刷抖音造成了人們對社會時間感知的一種加速,用戶總希望在短時間内就看到驚奇,長期沉浸其中容易變得浮躁并失去耐心,不利于培養系統的思維和深度思考能力。另外,此類由算法主導的平台通過過濾氣泡容易生産出單一向度的觀看行為和思維邏輯,這也是值得警惕的。
騰訊AMS政務旅遊福建區域總經理李甯做了《多元化世界的77%,一起向未來》的發言,她認為用視頻這種最為簡要、直觀的形式與他人和社會分享是一種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改變,青少年擁有使用社交軟件和短視頻的自由,他們應該被看見、被理解,同樣擁有體驗幸福感的權利和機會。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壽山石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野做了《“抖音”對傳統文化發展的利弊》的發言,他認為短視頻平台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播,但短視頻平台應該加強視頻内容的管理,尤其對“短平快”僞文化要進一步審核管理,不讓不良文化影響年輕一代。
在思辨環節, 引導嘉賓、特邀嘉賓及所有的線上線下參會人員從“抖音”抖出的網絡文化觀念是否反映了社會文化的觀念?是否需要限制青少年使用短視頻社交軟件?短視頻社交軟件傳播的網絡文化是否有助于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并促進社會文化的發展?這三個問題展開思辨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經過一個下午的深入探讨和熱烈思辨,大家認為:“内容為王”依舊是新媒體時代不變的真理,短視頻自媒體要在激烈的競争環境中生存下來,就必須秉持生産優質内容的理念,傳播正确的價值導向,也才能放心讓青少年使用短視頻社交軟件,同時,傳播傳統文化也要向短視頻“借力”,借助互聯網新渠道、新形式來實現傳統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而滿足人民群衆的美好精神文化需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