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颠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薩埵:菩薩(有所成就的修行者)。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的緣故(依,依照;故,緣故)。
究竟涅槃:最終得到解脫
三世諸佛: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摩尼佛),未來佛(彌羅佛)。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涅槃(離苦得樂,覺悟得道)。
阿耨多羅,無上;
三,正;
藐,等;
菩提,覺。
翻譯:菩薩因為運用那到達彼岸的般若智慧的緣故,内心沒有一絲挂念和執着,因為沒有執着的緣故,就免除了恐懼(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了),就遠離了欲海沉淪中的妄念,最終覺悟得道而成正果。那些過去、現在、未來佛,因為運用那到達彼岸的般若智慧的緣故,榮獲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果位。
1.這裡的“心無挂礙”就是儒家的不偏不倚,道家的清靜無為。
2.我們來談一談“無有恐怖”。《論語》裡,司馬牛問孔子“何謂君子?”,孔子曰“不憂不懼”。無有恐怖,就是不憂不懼,就是君子。“無有恐怖”可翻譯為“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了”。“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了”是一個了不起的思想境界(請閉眼思索3秒)。這個境界,非常接近于道家的“逍遙”,佛家的“大自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