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五台山103歲得道高僧的真實故事

五台山103歲得道高僧的真實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1 18:13:31

五台山103歲得道高僧的真實故事(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1

清涼聖境五台山

炎炎夏日三伏天,暫離浮華悶熱的都市,于五台清涼聖地覓一處清涼。蟬友圈佛旅網組織全國各地的同修道友來到五台山朝聖,大家感受着清涼山恢弘之聖境,參訪了五台山諸大顯密皇家道場:穿黃袍愛看戲的龍王五爺香火旺,釋迦佛舍利塔、文殊發塔加持力極殊勝,大顯通寺古老莊嚴、恢宏壯闊,菩薩頂黛螺頂盡顯皇室氣派,善财洞觀音洞屍陀林清靜神秘。下午三步一拜大智路1080級台階,禮小朝台五方文殊。虔誠朝聖參學之餘,五台山的飲食文化,更别有一番風味:勁道的刀削面、白面饅頭、小米粥、貓耳朵、栲姥姥、醋溜白菜、土豆絲,山西的面食果然名不虛傳。

五台山103歲得道高僧的真實故事(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2

大顯通寺正門(佛旅網五台山朝聖團攝影分享)

中午,領隊與蟬友師兄們于五台山第一大寺——大顯通寺體驗過堂,廟宇莊嚴。在早上朝拜寺院之前,領隊就給大家講解了如何掌握和應用過堂的各種儀式和方法。聽到打闆聲,大家便依約定的集合地方集合,領隊帶大家來到齋堂門前,合掌等候師父們前進入齋堂。在等候的時間,有些師兄看起來還有些緊張,覺得不能熟練掌握過堂的手語和手勢,輕輕在和旁人比或着手勢。大家按照師父的指示井然有序排隊入齋堂,先由維那師舉腔,大衆随引磬聲音同念“供養咒”。然後開始過堂。幾百人一起吃飯卻寂靜無聲,部分不懂規矩的居士立刻被師父直接呵斥,五台第一大道場的道風果然嚴謹。

在寺院過堂是不允許浪費的,寺院的每一粒米都是受十方供養得來,每次帶大家到寺院過堂,領隊總會反複再反複的跟大家強調,剛開始可以少要一些,不夠再加,千萬不要浪費。每次師兄們在寺院裡過堂,感受着佛門的威儀,或多或少得都會有一些感悟

五台山103歲得道高僧的真實故事(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3

大顯通寺過堂(佛旅網五台山朝聖團攝影分享)

曾經就發生過這麼一個故事:一次領隊帶團到五台山,領着大家來到大顯通寺過堂,大家依序坐好,供養儀軌結束後,巡堂師父開始給大家分飯菜,那天是吃饅頭包子。北方的饅頭又大又結實,吃得飽飽的。大衆已經吃完飯,進行結齋完畢。我們準備離開,看到對面座位的我們團隊中有一位從南方城市過來的年輕女師兄,可能是吃不習慣,也可能是太飽吃不下,碗裡還剩下一小半個饅頭和飯桌面上一些咀嚼過的菜頭梗,正準備要走過去提醒她的時候,走過來一位巡堂師父。師父走到她的面前,一句也沒有說,拿起她碗裡剩下的饅頭一口吃了下去,然後把桌面上的菜頭也吃了下去,然後就走開了。當時整個過程隻有一兩分鐘的時間,大家都沒有離開,整個場面每一位團員都看在眼裡,包括那位女師兄。我們出了齋堂後準備要離開顯通寺,那位師兄突然哭了起來,跑去佛像面前磕頭忏悔,說發誓以後再也不浪費糧食了。大家看着那位師兄哭着跟我訴說着,回想起剛才師父用自己行動教育我們情形,紛紛被師父的慈悲心感動了,師父們嚴厲的教育和身體力行去教育我們,這次吃飯真的如飲甘露,受益良多。

吃一頓飯要把它與佛法結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鋼鐵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難以消化。因此,佛門中過堂有一語:“五觀若明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難消。”常存慚愧心,莫失正念,不說人我是非,散心雜話。思量食物的來之不易與衆生的苦痛艱辛,産生感恩心、慈悲心、出離心和菩提心,一邊受食,一邊提起正念。

五台山103歲得道高僧的真實故事(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4

佛教傳到漢地之後,形成了一套傳統的叢林過堂(用齋)儀軌,規定了碗筷擺放、使用和添飯加菜的步驟與方法。其中的重點是止語端坐、正念受食、威儀寂靜。過堂儀軌展現着佛門的威儀,然而過堂儀軌的意義不僅在于維持表面的優美大方。

正如一位法師在開示中講到:佛教的修行讓我們通過了解自己來改善自己,與正念覺知是分不開的。因此修行人要努力提起正念并保持覺知。然而普通人由于觀照力微弱,經常忘失正念,我們吃飯時不具備正念,心不在焉,妄想連篇,就是随着貪嗔癡在流轉。過堂儀軌就是正念修行的增上緣。要使行為符合這套儀軌的各方面細節,并在沉默中進行有效溝通,必須集中精神,随時覺知自己在做什麼和想什麼。隻要學會在吃東西時真正地提起正念,一定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滿足和感恩。那時候,也許你會忽然理解弘一大師說的“鹹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既不為喜愛的飲食而狂喜,也不為不喜愛的飲食而煩憂。

文章為蟬友圈佛旅網原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