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普遍入冬,各大醫院和體檢中心開始人頭攢動,每年的體檢季再次到來。對于是否需要體檢,很多人的想法都不同——
有人覺得:嗐!體檢這玩意有啥用?大病查不出來,小病查了沒用。
也有人覺得:體檢确實有必要,查不出大病來心裡不就踏實了嗎?查出來小病趕緊治,别拖成大病再後悔。
這兩種想法都沒錯。
首先,體檢可以通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健康資料,及早發現并預防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其次,普通的健康體檢的确存在“大病查不出”的問題。所以一份完整的體檢應該由健康體檢和專項體檢兩部分構成。
無論為自己還是為家人做體檢攻略,都要避免價格便宜但項目太水的普通套餐,也要避免高端奢華但其實是被加了智商稅的豪華套餐。今天的内容咱們就來講講正确的體檢項目怎麼選——
本篇将包含以下四部分内容,深入淺出教你花對錢,做對事!
必選的體檢項目是什麼?體檢的基本項目通常都包含以下幾大項:
①三大常規檢查
也就是血/尿/便常規。這是最基礎的體檢,也是必查項目。三大常規檢查可以發現許多基礎疾病,比如是否存在貧血、感染,或根據紅/白細胞是否正常篩查體内是否存在炎症反應等等。
②生化全套(靜脈血)檢查
也就是空腹靜脈血。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全套檢查,包括白蛋白,轉氨酶,膽紅素等肝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等腎功能指标;甘油三酯,脂蛋白,膽固醇等血脂水平;還有尿酸,血糖,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水平。
③全身體格檢查
由體檢醫生完成的全面身體檢查。包括測量血壓,體重,身高,視力,腹部,胸部查體,直腸指診等等。這些簡單的查體有時可以發現很多疾病,例如通過肛門視診和指診,可以診斷有沒有痔瘡,肛瘘,肛裂,直腸癌等疾病。
④基礎彩超檢查
沒有輻射,簡便易行,包括肝膽胰脾的彩超,甲狀腺彩超,乳腺彩超,泌尿系B超等等。
⑤其他常規檢查
包括胸片心電圖檢查、腫瘤标志物檢查及一些婦科或特殊類檢查等。
這些項目看起來林林總總,但其實仍然是基礎的體檢項目。咱們前面說了,一份完整的體檢應該由健康體檢和專項體檢兩部分構成,所以具體還是應該按年齡和性别來選擇具體項目——
按年齡和性别做體檢為了便于大家了解,小知特意将不同的體檢項目按年齡和性别做成了細分的表格,大家請直接劃到自己或家人的年齡進行了解——
此外,除了上述項目外,大家最為關注的仍然是以癌症為代表的重大疾病如何篩查。在咨詢了腫瘤科、婦科、乳腺外科、消化科、泌尿科等各科醫生後,小知也為你整理出了覆蓋全年齡層,并按照性别區分的“最全的癌症篩查清單”,具體請點擊查看!
好啦,到目前為止,小知所列出的項目基本已經涵蓋目前醫院體檢中心或體檢機構的大多數套餐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體檢中心會利用人們健康知識的匮乏,去販賣恐懼和焦慮,讓人們花大價錢做一些完全沒有必要的檢查,特别是那些癌症早篩項目總是令人猶豫,到底需不需要做呢?
這樣選體檢項目才不上當!首先,我們需要明确一點:體檢無法篩查所有疾病!
所以,當看到一些又唬人又不知道到底需不需要做的項目時,應該先考慮一下這種病的患病率是多少。一個簡單的結論是——但疾病發現的時間早晚,會影響到治療難易程度,以及治療效果時,那麼這種疾病的早篩項目才是有存在意義的。
就拿最唬人的癌症早篩來舉例吧。
我們都知道,癌症分為很多種,得了能治的以及得了沒法治的,分别舉個例子——
胰腺癌就是一種早期确診率低,惡性程度高,手術死亡率高,而治愈率極低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說句大白話,這種癌症早發現,生命周期通常也就1年,晚發現,生命周期可能僅剩幾個月。那麼對于這種發病率低(癌症确診占比1%~4%)且惡性程度高的癌症早篩項目,就無需出現在體檢項目中。
同樣是癌症,因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辭職和電影角色“黑豹”扮演者辭世而引發大家關注的大腸癌,則被稱為“最好預防的”癌症。
因為超過80%的大腸癌由腸息肉惡變而來,從腸息肉變成大腸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所以如果在40歲左右做一次腸鏡檢查且沒有發現腸息肉的話,那麼至少5年之内都無需再擔心腸道問題。
此外,人民日報也總結了一些沒必要花冤枉錢的體檢項目,請大家左滑下方圖片進行查看。
它們分别是:
看到這裡,相信你對自己或家人如何選擇體檢項目已經心中有數了,那最後一個問題是:究竟該去哪裡做體檢呢?是環境更好的體檢中心?還是人頭攢動的醫院呢?
醫院or機構,哪裡體檢更靠譜?能進行體檢項目的隻有公立醫院或體檢中心,我們将兩者的優劣勢都羅列一下,便于大家根據自身情況做選擇:
總而言之,公立醫院受國家嚴格監管,公信度較強,體檢查出問題可以及時治療,但也存在“排隊難”等問題。民營體檢機構環境和服務較好,但可能會追求更多的利潤,從而給用戶推銷更貴的體檢套餐。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公立醫院和體檢機構都有各自的優勢,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或者直接去當地的三甲醫院挂号體檢,心裡也會更踏實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