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柬埔寨大使館真的有用嗎

柬埔寨大使館真的有用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9 21:00:05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

1月26日,澳大利亞原住民在首都堪培拉舊議會大廈前大規模集會,慶祝世界最小的大使館——“帳篷大使館”建立50周年。人們不禁會問:大使館是一國在建交國首都派駐的常設外交代表機關,澳大利亞原住民為何在自己國家建立大使館?這種“大使館”在職能、規模等方面有什麼不同?

柬埔寨大使館真的有用嗎(國際觀察世界最小)1

柬埔寨大使館真的有用嗎(國際觀察世界最小)2

慶祝帳篷大使館建立50周年活動現場。

在自己國家建“大使館”,究竟為哪般?

1788年1月26日,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率船隊在悉尼港登陸,船上約1500人成為定居澳大利亞的首批歐洲移民。後來,這一天被定為澳大利亞國慶日。但對當地原住民而言,這一天則是不折不扣的入侵日、苦難日和恥辱日。

自英國殖民者踏上澳大利亞這片土地,原住民就不斷被“消滅”和“同化”,在不到150年時間裡人口由75萬降至7萬。從1910到1970年,全澳大利亞有近10萬名原住民兒童被政府從家人身邊擄走,遭受着生離死别的痛苦和喪失自身文化的磨難。多年來,原住民不斷就失去傳統土地問題向澳大利亞政府提出索賠,但獲得成功的幾率卻非常低。

上世紀70年代,受美國黑人運動的影響,原住民開始大規模索要土地權。1971年北領地最高法院裁定一家礦業公司可在原住民土地上開礦,而原住民卻沒有采礦權和伐木權。這一事件成了點燃原住民大規模抗議的導火索。1972年1月26日,原住民的4名代表在堪培拉聯邦議會大廈前的草坪上插了一把巨大的遮陽傘,建立了世界上最小的大使館——“帳篷大使館”,要求歸還原住民土地、尊重其主權和文化傳統等。1988年,議會大廈在新議會大廈啟用後改為民主博物館,但每天來此參觀的遊客仍絡繹不絕,甚至成為澳大利亞中小學教育基地。“帳篷大使館”仍一如既往地在此“常駐”。

原住民學者加裡·福利直言不諱地指出:原住民“大使館”在澳大利亞首都出現和存在,清晰無誤地表明原住民在自己的國土上被視為外國人。換言之,原住民不被澳大利亞當作主人,以客人身份“常駐”就勢所必然。從這個意義上講,存在了50年的帳篷大使館被認定為堪培拉的獨特景點和地标,自身也是對澳大利亞民主的最大諷刺。

面積隻有幾平米,“大使”卻多達20位

50年過去了,大使館雖由帳篷升級為木闆房,但仍保持着“世界最小”的紀錄。整個大使館隻有一間幾平方米的辦公室,在辦公室後面的多座帳篷,是大使居住的“官邸”。與一般大使館的建制不同,帳篷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一律都是“大使”,不同時期,數量從幾名到最多20名不等。工作人員坦言,采用相同的職銜,可體現他們之間的平等,本來帳篷大使館就是在争取平等權利。大使數量多,可充分代表500多個原住民部落,也有利于分工協作,與聯邦政府、議會交涉多類複雜問題。

柬埔寨大使館真的有用嗎(國際觀察世界最小)3

一名遊客從帳篷大使館前走過。

柬埔寨大使館真的有用嗎(國際觀察世界最小)4

簡陋的大使“官邸”。

大使館的木屋簡陋至極,作為官邸的帳篷更是破爛不堪,有的帳篷多面漏風,沒有多少遮掩,随便掃一眼即可看清堆積的生活用品。寒酸的大使館、官邸與對面雄偉壯麗、早已改為“民主博物館”的舊議會大廈形成了鮮明對比。不過,這也恰恰是澳大利亞的真實映像:在這片土地上,最早的主人卻無法保障自己的權利。

柬埔寨大使館真的有用嗎(國際觀察世界最小)5

簡陋的大使館與雄偉的舊議會大廈形成鮮明對比。

被扶貧的原住民村莊,30年來“還是舊模樣”

2012年帳篷大使館建館40周年慶典時,澳政府原住民事務資深政策官員凱西·伊特克曾欣慰地表示,帳篷大使館在引進原住民土地權利、結束種族歧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原住民為擴大戰果,新世紀以來尤其是2012年以來在布裡斯班、珀斯等澳大利亞大城市又增建了11個帳篷大使館。但總的來看,争取平等之路任重道遠。2021年8月,澳大利亞生産力委員會公布的“縮小差距”年度數據彙編報告顯示,原住民在就業率、預期壽命、護理院兒童比例等方面都遠未達标。澳大利亞原住民獨立研究中心主任普賴斯坦言,澳大利亞對原住民的歧視根深蒂固,原住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工作機會較少,上升空間非常有限。

僅以脫貧為例,澳大利亞知名時政評論家戴若·顧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發出了“30年無變化”的感歎。顧比表示,30年前他在澳大利亞北領地中部一個偏遠的原住民村艾爾珀盧盧拉姆扶貧。30年後,他再次前往該村時,這裡“還是舊模樣”:“住房依舊擁擠不堪,醫療服務仍限于最基本的保障,失業率依舊很高,因為沒有工作可找,教育變得似乎沒有意義。當地人仍在為食物、燃料價格等發愁。道路照樣坎坷不平,雨季時就更加泥濘不堪。”

在文化領域,原住民也未得到充分尊重和保護。與帳篷大使館相距僅幾百米的安斯利山麓有一個著名的原住民岩畫遺址,2016年當地房地産開發商以約1億元人民币的價格買下用于建造豪華公寓樓和聯排别墅。原住民獲悉後,多方奔走呐喊,呼籲政府出面保護這一珍貴曆史遺産,但在今年1月卻隻能眼睜睜地看着遺址被鏟平,岩畫也被無情地碾碎。對原住民而言,被無情碾碎的不止是岩畫遺址,還有他們世代堅守與赓續民族文化的夢想!

(以上圖片均由作者拍攝)

責編:莽九晨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