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老大預備制作粽子的原料需要經過洗葉、潤米、瀝幹、拌料四個階段,糯米選用東北糯米、太湖糯米,粒圓飽滿,糯而不爛;免淘洗米在潤米生産線完成潤米、拌料流程,存儲溫度為25℃以内,規定2小時内用完。
日常在家包粽子就不用如此精準的流程了,糯米最佳浸泡時間掌握在瀝水時間30分,浸泡時間40分,米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二,浸泡水溫30度左右。由于細胞吸水将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這樣泡出來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澤潔白、有光澤,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氣,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爛。
糯米中的黏性存貯于細胞當中,若用水淘過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會很黏。因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較差,包粽子前對糯米的浸泡會讓米在煮的時候更容易吸水,縮短粽子的煮制時間,并提高粽子的口感。
*文章轉載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