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熱議:如果不發論文,我們用什麼證明自己的科研實力?
來源:學術志整合自悟空科研、網絡
微信平台編輯:周悅
“不發論文,我們要拿什麼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在悟空問答中某位學者提出這一疑問,引起衆多科研人員的熱議……在國内學術界、科技界,專業技術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始終有較大的争議。唯論文(SCl)是瞻,使許多專業技術人員不願承擔或不精心從事科研以外的本職業務工作,而不發論文,特别是不發高水平學術論文,确實無法評價一個人的學術水平,由于專利分發明、外觀和實用新型三類,唯有發明專利反映一定的學術水平,且側重于社會化方面,故到什麼時候都不可能否定學術論文在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水平評價方面的重要作用。
當然,工作實力、業務實力和科研實力都是專業人員實力之所在。因此,為了避免評價标準體系有失偏頗,應根據各業務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多項評價指标加權,綜合評價的實力(業績)評價體系。對單項突出者,也可結合設立單項獎勵機制。為調動積極性,各單位不必千篇一律,基于價值導向,應合理調整權重系數,進而形成公平競争的良好氛圍。
學學複旦大學的姚大力教授,他甚至連博士論文都不想寫,更不用說貪圖名利搞項目了。但并沒有妨礙他成為國内外著名的蒙元史專家。姚先生不想寫,不想做,絕不是他不學習,他不研究,恰恰相反,他博覽群書,潛心學習,比絕大部分的學者還用功。但有一個問題,要有一個很高很好很寬容的平台才行。姚先生是在南京大學曆史學系評上教授的,而且以講師的身份擔任曆史系系主任。如果放在比較差的學校,如果實行嚴格的考核制度,那姚先生就慘了,也許到現在還是講師呢。大學裡有很多老講師,個别屬于姚先生這種,有自己的理想和執着,遠離名利,不參與職稱評定。很多老講師還是自己不追求上進造成的。
所以,實力不是靠論文項目決定的,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學識和創造性研究決定的。
實力還是需要證明的,發論文是證明實力的一種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方式,有些發表的論文不一定能證明,甚至能證明作者沒有實力。評價是個學問,關系的衆多學者、學生甚至國家前途的大學問,必須慎重,不是某個領導、某個管理部門一句話一個通知就能搞清楚的。
不發“論文" 也能達目的的路徑,有很多?
我四十多年的科學研究探索創新: 有“三路徑"
一、用科學說話: 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熟知科學的規律: 研究探索,事物的概念、結構條件、原理規律,功能和效果,市場需求,促進和引領科學科技的文明。
科學的原理公式: 原創概念 結構條件 原理和規律==功能效果 市場需求。
宇宙和自然界一切任何“ 事物和物質,都存在着内在的“概念、結構條件、原理和規律、功能和效果,這就是“科學對宇宙和自然界的認知規律,脫離了這個規律、就不叫事,更不叫科學"。
二、讓專利成果、産品、演示 說話
有發現問題的能力,更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把科研成果轉變成應用專利技術,制造成市場需求的“産品",宣傳推廣“演示",用原創的功能和效果說話。
三、讓“挑戰不可能″說話
天生我才必有用,測試科研能力和實力,“挑戰自我、挑戰權威、挑戰不可能″,展示自我要有“真才實料"、統稱的 、“幹貸″。
這是一個規則的問題,雖然他有諸多不合理性。
但是不可否認,目前為止,發論文,根據論文數量還有質量
來評價你的學術能力。
百度一搜,唯論文論英雄,就會很多批評的文章。
但是也有我們所說的學術界的工匠,這個問題還上了熱搜。
截止目前為止,評審制度正在進行慢慢的轉變。
但是不能一棒子打死,存在就有合理性。
以論文數量和質量來評審一個人的能力還是有其必要性的。
至于後面要改成什麼樣,那就交給時間。
時間會考量一切。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數字經濟智庫
政治學與國際關系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系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