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2 04:08:31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呈現三多趨勢)1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呈現三多趨勢)2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呈現三多趨勢)3

  多方協作、積極舉措促高校畢業生就業見成效

  2019年起,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是我國經濟與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高校擴招帶來了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增加,2021年我國各學曆層次的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首次突破900萬,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關系到高教育水平勞動力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也關系到經濟與社會穩步發展的動力。

  為全面了解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更好地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中國教育追蹤調查》項目組自2021年1月起對2021屆高校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至5月底共調查了全國660所高校的16207名應屆畢業生。通過數據,讓我們走近這個就業季畢業生們的所想、所感、所為。

  1.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呈現三多趨勢:考公務員的增多,國内外升學的增多,自主創業的增多

  2021年5月底,在距離畢業離校隻剩一個月的時間節點上,有38.2%的被調查畢業生認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樂觀,45.5%認為就業情況一般,16.3%認為就業情況困難;認為就業情況樂觀的比困難的高出21.9個百分點。而在2021年1月的調查中,應屆畢業生隻有26.3%認為就業情況樂觀,49.3%認為就業情況一般,24.4%認為就業情況困難;認為就業樂觀比就業困難的隻高出1.9個百分點。這表明,為了做好本年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全國各地高校與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在内的用人單位共同協作努力,采取多種形式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積極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直接反映到廣大畢業生的感受上。同時,我國取得了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勝利,經濟全面恢複向好,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增長,也直接影響着畢業生對就業形勢的判斷向着樂觀面發展。

  基于對今年就業形勢的判斷,高校畢業生普遍認為與往年相比本屆畢業生的畢業後意向存在着三多的趨勢:考公務員的增多,國内外升學的增多,自主創業的增多。有70.4%的畢業生有找工作的打算,24.7%有報考公務員的打算,48.9%有國内升學(專升本、讀研)的打算,5.2%有國外留學的打算,27.5%有自主創業或從事自由職業的打算。報考公務員在最近幾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中持續升溫,2021屆畢業的專科生中有18.5%有此意向,本科生中有28.4%有此意向,而研究生中高達40.4%有報考公務員的意向。而在繼續升學的意向上,專科生中53.8%有在國内升本的打算,2.9%有去國外留學的意向;本科生中49.1%有國内讀研的打算,7.6%有出國留學的意向;研究生中20.7%有繼續深造的打算,5.1%有出國留學的打算。而且畢業生對于畢業後的去向很多都有多手準備,有40.3%的畢業生在找工作、國内外升學、自主創業這三種最主要的畢業去向中有至少兩種的打算。

  2.高校畢業生求職,将職業發展前景放在第一考慮,畢業生心中最理想的職業是工程師、醫生、律師這類專業技術人員

  對于約占畢業生總數七成的有找工作意向的高校畢業生來說,畢業後最想去的單位是中央國有企業,有18.4%的畢業生以此作為第一選擇;第二位是民營企業,有17.4%的畢業生最想去;第三位是各種類型的大中小學校,16.4%的畢業生以之作為畢業後的理想。再往下依次為央企之外的國有企業,占比12.35%,黨政機關占比10.9%,除科研機構以外的事業單位占比10.5%,三資企業占比5.3%,科研機構占比3.1%。

  在具體的職業上,高校畢業生心中最理想的職業是工程師、醫生、律師這一類的專業技術人員,有25.1%以之作為理想;第二位為教師,18.2%的畢業生将它作為最理想職業;第三位是公務員,14.6%的畢業生以之為最理想職業;第四位是企業經營管理人員,11.1%的畢業生選擇其作為職業理想;第五位是研究、開發人員,8.1%的畢業生以之為最理想職業。

  在工作的具體地點上,高校畢業生中有49.2%的最想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之外的大城市或省會城市工作,有24.1%最想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一線城市工作,20.5%最想在地級市級别的中等城市工作,而想在其他地點工作的畢業生隻有6.3%。

  高校畢業生對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的期望稅後月薪的平均值為6400元,中位數為5000元,其中研究生期望稅後月薪的中位數為9000元,本科生為6000元,專科生為4000元。這個期望月薪水平與用人單位實際能提供的月薪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在同時期對全國3000多家用人單位的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能給2021屆畢業生提供的稅後月薪中位數為4000元。

  數據顯示,高校畢業生在求職中,将職業發展的前景放在第一考慮的位置,有89.1%的畢業生認為這一點很重要;第二位為工作的穩定性,79.9%的畢業生認為這一點很重要;第三位為工作的收入,78.2%的畢業生認為這一點很重要。再往下依次為能否學以緻用,占比69.6%;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占比67.1%;工作的地點,占比65.1%;能否解決戶口,占比19.9%。

  3.求職過程中,高校畢業生利用最多的是用人單位到學校的校招和宣講會,對畢業生幫助作用最大的是學校就業指導部門

  數據顯示,有14.2%的高校畢業生在2020年9月開啟的畢業季之前就開始求職找工作,35.3%的畢業生2020年9到12月之間開始找工作,11.3%的畢業生在2021年新學期開學之前開始找工作,17.2%的畢業生在2021年3月開始找工作,10.8%的畢業生在2021年4月開始找工作,而有11.3%的畢業生在2021年5月才開始找工作。

  在各種求職渠道中,高校畢業生利用最多的是用人單位到學校的校招和宣講會,利用率為87.5%;第二是本校的就業信息網站,利用率為85.4%;第三是專門面向畢業生的招聘會,利用率為85.3%;第四為用人單位的官方網站和公衆号,利用率為84.8%;第五為專業的招聘APP或網站,利用率為84.7%;第六為家人、師長或朋友介紹,利用率為81.7%。這六種求職渠道的利用率都超過了80%。在求職過程中,絕大多數畢業生都綜合利用了多種渠道,利用了3種及以上求職渠道的畢業生占92.7%。

  求職的畢業生人均向用人單位投遞了8.8份求職簡曆,平均有54.1%的概率能獲得面試的機會,最終有26.5%的概率能獲得用人單位的錄用通知書。但是,畢業生的面試率、錄用率在不同學曆層次、不同專業之間存在着較大的差異。

  畢業生們認為,在求職過程中幫助作用居第一位的是學校的就業指導部門,57.2%認為其在求職過程幫助大;第二位是所在學院或系,56.7%認為其幫助大;第三位是父母和家人,45.2%的畢業生認為其幫助大;第四位是同學和校友,40.1%的畢業生認為其幫助大;第五位為親戚和朋友,29.9%的畢業生認為其幫助大。這個結果再次印證,各高校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所做的巨大努力和起到的重要作用。

  4.高校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機會型創業、知識型創業比例高

  近年來,國家提倡大學生“雙創”,使得高校學生在畢業後自主創業或從事自由職業的意願不斷提高,在2021年屆畢業生中超過了四分之一。但這隻是意向,到畢業生落實畢業去向時,真正自主創業的要少得多。數據顯示,專科生中有在畢業後自主創業或從事自由職業打算的為38.6%,本科生為19.2%,研究生中為8.2%。學曆層次越高自主創業的意願反而越低。從自主創業計劃從事内容的類型看,機會型創業占56.5%,生存型創業占43.5%。其中專科生機會型創業的比例占49.3%,本科生為72.2%,研究生為76.6%,學曆層次越高,機會型創業的比例也越高。從創業是否是知識的應用和轉化來看,知識型創業占57.3%,非知識型創業為42.7%。其中專科生知識型創業的比例占51.8%,本科生為67.9%,研究生高達82.9%,學曆層次越高,知識型創業的比例也越高。以這兩個維度進行交叉分類,機會——知識型創業的比例高達47.1%,遠高于其他創業類型。

  高校畢業生掌握了先進的知識,能更敏銳地洞察市場機會,必将成為我國創新與創業的主力軍。

  (作者:王衛東,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副主任、中國教育追蹤調查項目負責人)

(聲明:本文轉自中國青年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電話:0934—3225507!)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呈現三多趨勢)4

|編 輯:田 娟

|責 編:劉興存

|監 制:劉 陽 王博雅

|總監制:塗文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