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博山孝文化
于斐
顔文姜所代表的孝文化不僅在封建時代受推崇表彰,也深深影響到現代博山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她對維系博山地區的家庭和睦溫馨、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01 孝文化與博山經濟
顔文姜孝文化教化人民行孝積德,鄰裡之間和睦相處,她凝聚着一種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影響着博山人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地區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和諧穩定的社會才有利于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在宋、金、元時期,博山陶瓷、琉璃業蓬勃發展,商賈雲集,經貿發達,在一定程度上與孝文化的影響有密切的關系。
據《博山縣志》記載:清雍正十二年設立博山縣時,當時全縣可耕地分為上、中、下、下下四等,共有 7.5萬餘畝,其中上、中兩等地約1萬3千2百餘畝,隻占17.7%。但另一方面,博山境内煤炭資源蘊藏量豐富,且埋藏很淺,以簡單的工具和全家人之力便可得煤,後來出現了幾戶人家聯手開采的“份子井”,因此,煤礦開采逐步發展起來,逐步形成了煤炭産、供、銷一條龍服務。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人李希霍芬在考察了中國數省後評論說:“博山縣是我直到現在所遇到的工業最發達的城市,一切在工作着、動着。這個城市有着一個工廠區的煙熏火燎的面貌,濃深的黑雲表示各個工廠的地點。因為這裡優良的礦坑所出産的出色的煤,很早就已經促使各種工業産生,而這些工業通過若幹世紀發展下來……”,由于受到顔文姜孝文化的影響,顔神人恪守對父母孝道,鄰裡和睦相處,團結互助,民風淳樸善良。同時,由于勞動力水平低下,勞動工具簡單,采煤是非常危險的職業,為此,顔神人非常珍惜相處的機會,一家相處,孝敬老人,關愛子女成為本地區人們代代強調的基本道德規範。陶瓷業是顔神的第二大工業,顔神燒制陶瓷的曆史始于宋朝,顔神陶瓷品種齊,質地堅硬耐磨耐摔,價格低廉。嘉靖《山東通志》記載:“陶器出青州顔神鎮,居人相襲善為陶,其規制如缸、如罂、如釜、如缶之類,……其利民不下江右之景德鎮。”據說,明代顔神鎮業陶者已有千人;“清代顔神由鎮升為博山縣,業陶者分布更廣,北嶺、山頭、務店、窯光、八陡、西河等莊居民均以制陶為業。”“博山陶瓷業多屬家庭工業,其産品雖不如景德鎮精緻,但質堅價廉,因而很受一般百姓歡迎,其産品遠銷關外及黃河流域諸省。”在顔神瓷的發展曆程中,陶瓷裝飾藝術逐漸發展起來,在瓷器上雕刻花鳥人物、進行釉彩繪畫逐漸被推廣,其内容不乏地方風土人情和人物造型等圖案,但其中更多的人物造型和風景描寫是以顔文姜故事傳說衍生出來的,這些日用器皿成了孝文化的載體,受到了社會的歡迎。琉璃是顔神鎮的第三大行業,康熙《益都縣志》記載:“其器用淄硯、琉璃、瓷器,顔神鎮居民獨擅其能,鎮土瘠确,而民無凍餒者以此。”博山的琉璃制品種類很多,最上者為青簾,其次為佩玉、華燈、屏風等,“皆穿珠之屬,錯采雕龍”多為宮廷所用,民間所用者如風鈴、念珠、簪珥、棋子、泡燈、魚瓶、葫蘆、響器等等,其銷行範圍超過陶瓷器具,“北至燕,南至百粵,東至高麗,西至河外,其行萬裡。”
孫賽華/攝
由于煤炭、陶瓷、琉璃三大行業的發展,帶動了顔神鎮商業的迅速發展。顔神鎮由此一躍成為方圓數百裡的商貿中心。1909年出版的《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對顔神鎮的居民結構作過估計:這裡每礦需要工人百名至數百名,城區陶瓷、琉璃業工人總數7300餘人。男女都能自給自足,沒有職業的人極少。還記載城區有銀号10家,酒店60家,藥材行4家,炭業40餘家,其他飯館和零星銷售點為數甚多。顔神鎮經濟的蓬勃興起,也引起諸多文人學士的關注。顧祖禹在《讀史方輿記要》中說:顔神鎮适宜陶瓷生産,又出産鉛和煤,人口稠密,商旅接踵而至,政府還在這裡設了巡司和課稅局。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也記錄了顔神鎮7處鉛礦的分布和守衛情況。王士禛的《香祖筆記》記下了顔神鎮多煤礦,引四方商販群聚于此的場面。明朝中期地方官馮琦曾經描述:“顔神之山,厥土墳而殖,宜陶,陶者以千數,青(州)以西,淄、萊、新、沂之間,斯一都會也。”長期以來,博山地區在孝文化的濡染下,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繁榮發展,充分體現孝文化在顔神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02 孝文化與博山人文和自然景觀
顔文姜是勤勞、善良、孝敬老人的化身,以她為代表的孝文化哺育了博山乃至整個淄博地區的繁榮與昌盛,北宋文學家範仲淹曾栖隐博山發奮苦讀,現“範公祠”坐落在博山秋谷景區;在淄博地區,明、清兩代出過兩位帝師,一是明朱瞻基的蒙師王讓,二是清康熙帝的老師孫廷铨;一代詩宗王漁洋、曠世奇才蒲松齡和才華橫溢詩人趙執信被譽為孝婦河畔三大文化名人;我國早期民主革命的先哲、同盟會創始人之一蔣洗凡也誕生于博山大街;中國共産黨奠基者之一王盡美兩度來博山親自點燃了革命的火種;焦裕祿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可謂黨員幹部的一面光輝旗幟。半個多世紀以來,博山籍擔任過地方副省(部)級以上,軍隊擔任過副軍級或正式授少将銜以上幹部多達40餘人……。他們既是博山的驕傲,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孝文化哺育的結晶。
著名的博山八景有兩個景點與孝文化有關。“孝水澄清遺婦澤”是《顔神八景》之一,具體描述孝婦河源頭——靈泉,汛期水自顔文姜正殿殿基下涵洞源源流出的景象,借詠孝婦河來歌頌孝婦顔文姜事翁姑至孝的美德。“珠泉印月煮新茶”也是《顔神八景》之一,具體描寫龍泉寺内的“珠泉”奇觀。龍泉寺位于峨嵋山北麓,寺内有二泉,名“二女泉”。據民間傳說,元代有二孝女,賢淑孝順,終身侍父母不嫁,二老亡故後,晝夜思親痛苦不止,至孝誠心,感動天地,落淚之處湧出二泉,人稱“二女泉”,後人感念其德,在此建“二女祠”享祭,泉旁有石刻“二女泉水貫古今,洗滌人間不孝心。”明崇祯十三年進士趙進美在《重修二女堂碑記》中記載:“顔神東山二泉之南有神祠,故雲二女之泉。今故老傳聞二女父母老無子,相誓不嫁以養其親,遂感甘泉湧于庭除。夫二女以荜茅弱息笃志孝養,沒齒不二其行甚難,其感甚異,與顔文姜氏奕世相望,可謂盛矣。”博山城郊鳳凰山南麓有“孝婦祠”,城郊峨嵋山北麓有“孝女祠”,足見孝文化在博山影響之深遠。顔文姜祠雖然修建在鳳凰山下,但顔文姜在博山卻有四處行宮,這些行宮都建在古池名泉邊,如石馬鎮汲水泉、北博山鎮盆泉、源泉鎮龍灣和池上鎮八卦池。從博山的曆史沿革也可以看到孝文化對博山人文和自然的影響,宋代博山被稱為顔神,金代又稱顔神店,元代被命名為顔神鎮,到清雍正十二年稱為博山縣為止,人們總習慣于把博山縣城稱為“籠水”或“顔神”。至今,博山郊區的群衆把進博山城說成“上顔神”,把進顔文姜祠說成“上顔奶奶廟”。在孝婦河流域,北至魯北平原,南至沂蒙山區,顔文姜的故事代代相傳,幾乎老幼皆知,博山的地名、泉水以及有關文化活動等都與顔文姜傳說相關。
孫賽華/攝
孝婦顔文姜在淄博地區名聞遐迩,孝道之風也流傳至今,敬老養老、孝敬父母的典範不勝枚舉。孝子王樵的故事在淄博影響甚廣。孝子王樵,号贅世翁,淄州淄川人,居住在魯中梓橦山下。王樵自幼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以忠孝令人稱贊。宋真宗鹹平二年,即公元九九九年,契丹大軍侵掠淄州,王樵父母及大部分鄉親被契丹兵所擄,王樵聞訊後拔劍追趕,無數次闖殺敵營,出生入死與契丹兵周旋數載,行程數千裡,未能尋到雙親,後來王樵還鄉後以木刻雙親像葬之,并為其守孝六載之久。守孝之際,王樵總結國家遭侵、百姓受辱的原因及自己北國尋親的切身體會,發奮著書,著有《遊邊三集》、《安邊三冊》、《說史十篇》等著作,希望能引起朝廷的重視,來保國安民,無奈朝政腐敗未能采納,國仇家恨無處伸張,憂憤成疾在梓橦山之陰壘磚自環曰“繭室”,伴兵書長劍于内。宋英宗治平末年,淄州太守向宗道被王樵“千裡尋親”和“繭室自環”的故事所感動,建祠以祭之,後經元、明、清曆次修葺,于1995年重建。清代淄川人袁藩在《贅世先生墓》記載:“廿年重踏青雲路,下馬溪邊拜古墳。久識高風懷孝子,每從繭室頌遺文。西山滴翠秋林雨,泷水寒波日暮雲。失意何妨稱贅世,一林荒草付斜曛。”王樵雖然未列入“正版”《二十四孝》,但他的孝道與二十四位大孝子的任何一位比較都不遜色,他以孝名赢得世人的敬仰,成為魯中民衆實踐孝文化的一面旗幟。
03 孝文化下的博山民風民俗
百善孝為先”,一個“孝”字,影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生活習俗、心理素質,乃至民族精神。博山的孝俗由來以久,并在博山人的衣食住行和重大節日中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孝文化對博山飲食的影響。由于博山獨特的地域優勢,煤炭、陶瓷、琉璃行業發展迅速,“博山(即顔神鎮),是一個因工礦業發展而興起的城鎮,并以其工礦業産品成為方圓數百裡的交易中心,輸出手工業品,輸入糧食以供民食。”手工業的興盛,也導緻了商業的繁榮,為飲食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同時,由于采煤業和陶瓷業的高強度和危險性,本邑人在飲食上十分注重營養與花色品種搭配,所以,最近二三百年以來,博山菜肴逐步自成一格,在山東頗有名氣。民間廣泛流傳“待要吃好飯,圍着博山轉”的諺語。博山菜肴不論套餐還是民間小吃,獨具博山風味,表現了濃濃的地域文化。以聚樂村飯莊為代表的“四四席”套餐制獨具特色。所謂“四四席”,即四拼盤、四行件、四大件、四飯菜計十六道菜,供八人食用,人均二品,除四拼盤外,其餘者兼有炒、炸、溜、汆、蒸、琉璃、炝、燴等形式組合。“四四席”菜肴搭配合理,但更注重飲食禮數,就席的八人席踞八仙桌,在座位安排上,尊奉長者,賓主得序,飲食過程中更要體現對長者的尊重,每道菜上桌後,必讓長者先食,長者不動筷,其他人不能動。因此深受歡迎并沿襲至今。博山飲食在經營中也十分注重“禮貌待客,和氣生财,誠信為本”。如“博山菜的名聲得力于湯頭,菜肴的清香味醇均是使用高湯的緣故,聚樂村飯莊興旺之時是以湯訂餐,開門營業必備高湯,高湯告罄即關門打烊,婉謝食客,決不做欺詐顧客之事。”
來源:齊文化研究院
博山飲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批風味獨特的菜品,酥鍋就是一種傳統的時令菜肴,它盛行于冬季和春節期間,因此菜在燒制過程中以鍋内魚骨酥爛為主要特征,又稱“酥鍋”。酥鍋的主要原料有白菜、藕、海帶、凍豆腐、雞、鴨、肉、魚、排骨、豬蹄等,在鍋内依次分層擺放,加料急火燒開,然後用文火燒至肉魚骨酥爛,離火後涼透,随吃随取。博山豆腐箱也是淄博傳統名菜。豆腐箱的制作方法是先将豆腐切成長方塊,炸至金黃色撈出,再在豆腐塊的一面切開一塊皮,挖出内裡豆腐,再填上調好的餡料,蓋好“箱蓋”,再将熬好的湯汁澆上即可。因豆腐箱寓意深遠,象征一家人都有福氣之意。因此,在重要的節日,博山人必将做上一道豆腐箱,以表達家人和睦,福壽綿長。博山水餃又是博山一大特色,它象征吉樣如意,博山人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包水餃,平時用水餃招待客人。博山水餃造型如馄饨,呈翹角元寶狀,它以外型美觀,皮薄、餡多、味美深受食用者喜愛。其面皮的制作方法也與一般水餃不同,先用大擀面杖将面團擀成均勻的大形薄面皮,再将大面皮提起折成10--15厘米寬的帶狀,截成每個面皮為上底約6厘米,下底約9.5cm,高10cm的等腰梯形。博山水餃與其他水餃最大的區别在于制作過程的特殊性以及外觀形狀的區别。據傳說,博山人将水餃皮撰成一個大的薄面皮,是期待家人大團圓的結局和招财進寶的美好願望。
從博山食文化看,無論是博山酥鍋、博山豆腐箱和博山水餃都是以多種材料混合調制而成,民間稱為“議和菜”,表示一家人團結和睦,家庭氣氛祥和。這在不同程度反映了博山人期待家和萬事興和人人都幸福的樸素理念,同時也表現了齊文化兼收并蓄的思想和追求大同的意識,這與顔文姜孝文化的影響息息相關。
博山的祭祖敬老風俗。春節是博山人祭祖敬老的重要時刻。祭祖敬老活動不僅可以展示“孝”文化的具體内容,同時也使家族成員受到一次“孝”的教育。每年臘月三十(或廿九)晚上,家家戶戶都拿出準備好的飯菜,讓家人吃一頓一年中最好的飯。晚飯後,開始包餃子,水餃多為元寶狀,稱為“元寶水餃”,一有“阖家團圓,招财進寶”的意思,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健康、團圓和發财同在。但臘月三十(或廿九)晚上包的餃子是初一早晨吃,三十晚上在新舊年交接的時候,用放鞭炮消去去年留下的遺憾,激活新年的希望。鞭炮放完了,兄弟朋友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家家戶戶燈火輝煌,徹夜不眠,這就是博山人的“守年夜”風俗。初一早晨五時許吃完晚水餃後,晚輩就給長輩拜年,長者要給未成年孩子“壓歲錢”,期望他們在新的一年裡平安無恙。同姓家族“五服”以内的男性子孫,要合夥到每家互相向叔伯叩首,每到各家必問候“過年好”,行叩拜禮,然後綴以稱呼,大戶人家的子孫要用幾個小時才能滿家祖行禮完畢。春節的祭祀活動是對己逝先祖的祭拜禮,也是對祖先生前“孝”的延續,也無不包涵借此影響下一代來傳承敬族孝道的習俗。春節期間是博山人祭祀祖先時間最長、程序最多的時候。大年三十下午,同姓家族的成年男人要帶領家族中的男孩到祖墳焚香、燃放鞭炮請祖宗到家過年,随後,要在家中的正房懸挂族譜或以疊成碑形的黃裱紙寫上每位先祖靈位,還要供奉十幾碗葷素菜肴,午夜時分新舊交替之際就燃放鞭炮,祭祀天地神,辭舊迎新。在其它節日,博山人對祖宗的祭祀活動也不少,但以春節最為隆重。其他如清明前一日的“寒食”要春祀,新麥上場入倉時要進行夏祭,農曆七月十五“鬼節”要進行秋祭,十月初一要進行冬祭,四時“上供”決不疏漏,并且各有特色。如夏祭謂之“上新麥墳”,秋祭必供新熟的谷豆瓜果供奉祖先。農曆十月初一的掃墓祭祖,意在報告祖先全年收成完畢。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中國人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博山人必定要在一起吃團圓飯,親戚朋友相互看望并饋贈禮品。九月初九重陽節,年輕人要買上禮物看望老人,一家人要在一起用新黃米和紅棗煮粘糕吃,意味着生活甜蜜,一年更比一年高。此外,博山人對老人的生日也非常重視,一般60歲以上的老人,每逢生日,子女和親朋好友都要攜禮品向老人祝壽,晚輩們要在壽筵上向老人敬酒以示祝賀,舊時晚輩還要向老人行跪拜禮。從這些節日的活動内容來看,博山人非常重視敬奉祖宗,尊敬長輩,體現了以孝德為特征的顔文姜文化在博山的深遠影響。
博山的住房習俗。博山農村基本上是四合院為主,根據建築規模四合院分為上、中、下三種規格,一般中等以上的四合院都有坐北朝南的客廳與東西廂房,四合院中的家庭成員,都無不恪守倫理,按長幼有序而居之,長輩住正房,天經地義,晚輩居廂室,理所當然。博山人崇尚勤勞,十分注重住房的幹淨美觀,并以此作為衡量博山女人治理家庭的重要标準。四合院内講究綠化,雖說方磚鋪地,但總要栽幾株石榴樹于窗下,擺幾盆柳葉桃在院中,富足者,還設置魚缸,陳設盆景、奇石進行欣賞。住房習俗反應了博山人講究孝道,恪守倫理的行為規範。
博山的喪葬的風俗。由于受顔文姜孝文化的影響,博山的喪葬風俗煩瑣複雜且多禁忌。舊時,父母過失,子女三日内要輪流“守靈”,出殡時要白衣、白帽,孝子為亡者指路,拄哭喪棒,與其他親人匍匐哭行,起行要頂包打瓦,先到土地廟哭祭,謂之“送漿水”,再哭到修整好的墳坑,埋葬時痛哭聲入雲,甚至痛不如生,父母生前之愛物也随之殉葬。之後,還要舉行“三日祭”、“百日祭”,每逢祭日都要上墳祭祀,以示孝道。子女要守孝三年,守孝期間不能穿紅戴綠,赴宴不能坐上席,父母亡的第一個春節其子女不能出門拜年,一個月内也不能理發,以示“身體發膚來之父母不敢毀損”之意,同時,意味着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就會導緻老百姓忠厚老實,有利于淳樸民風的養成。祭祀活動不僅是人們履行孝道的表現,更可以寄托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
博山婚俗中的敬老情結。博山婚俗中有太多講究,如娶親當天,當新人進村後,男方就要關上家門,把迎親隊伍關在門外約一刻鐘才開門迎親,這種風俗叫“頓性子”,目的是顯示婆家的威風,殺殺媳婦的驕氣,為以後進婆家後聽話孝順打下基礎。新媳婦結婚三日要回門,即“歸省”。“歸省”日,新婿要登堂拜見嶽父母,意示對女方父母的感謝和尊敬之情。返回婆家後,新娘要在姑嫂姐妹的陪同下,前往近祖叔伯和外族姑姨處磕頭拜謝,以示對長輩的尊敬。其次要上墳祭祖,在祖墳前擺上瓜果菜肴酒茶香燭,焚香叩拜,以資相傳莫忘祖宗之意,祭祖時還要在祖宗墳頭壓上紅紙以示喜慶。上墳返回婆家後,新娘要為全家老幼準備三日團圓餃子,從餡的配料、切剁、扣面、擀皮、直到包成下鍋煮熟都由新娘完成,以衡量新娘子的幹家務活的能力。新娘子還要給婆婆做條褲子,俗話說:“待要富,先給婆婆做條褲”。一是婆婆要檢驗媳婦的針線活,二是媳婦表示對婆婆的尊敬之情。女兒結婚後所産子女,父母謂之“外甥”,女子謂之“外甥閨女”,其生産後、滿月、百天、周歲期,姥爺、姥娘必攜禮探望,産後為之送“珠米”,後來則稱“送滿月”“送百歲”“送生日”等,可見,孝慈兩方面是相互的。
徐傳國/攝
日常對父母的贍養最能體現“孝道”,特别當父母年邁喪失勞動能力,不少還會染病在身,這時候,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成為社會的一大問題。舊時博山家庭子女較多,子女之間常常因此發生矛盾,需要有人居間調處,調處人多找有權威者來擔任,一般找德高望重的族人(族長)或子女的舅父主持制定口頭或書面協議,以明确分攤贍養之職責及具體贍養方法。期間,如有子女供養父母失職,或有不孝子女虐待父母,也由上述主持公道之人訓誡或制裁,以示公允,以儆效尤。解放後,此類主持公道之職轉為當地領導代之,或二者間行。雖有個别頑劣尋找借口不行孝道,但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有效地推進了家庭養老機制,敬老養老在博山已經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丁春林/攝
顔文姜祠宣傳弘揚的“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通過一個美麗的傳說體現民衆對“孝文化”的推崇與愛戴,并滲透到博山民風民俗的方方面面。從博山人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到重大節日活動,無不包涵對老年人的孝敬和對年幼者的慈愛,對祖先的祭祀活動也充分反映博山人對生命來源的追思與崇拜,并通過這些生活細節使這一優秀的民族文化代代相傳,綿延不斷。
來源丨齊文化研究院
圖文丨博山文化研究院
(節選自于斐碩士論文《淺談博山孝文化》)
編輯丨翟昀儀
淄博老幹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