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為什麼國家不禁止幼兒園小學化

為什麼國家不禁止幼兒園小學化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19:07

為什麼國家不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為什麼要禁止幼兒園)1

☞ 有家長支持:

家長一:我覺得這不錯啊,孩子就是應該玩的。

家長二:這一點同意,幼兒園就應該有幼兒園的樣子,而不應該是小學預備班。

家長三:想法是真的好,但是不能隻整改幼兒園,既然是銜接,肯定不單單是一方的責任,學校一年級教師也應該樹立正确的教育觀。

☞有家長表示擔憂

家長一:輸在起跑線上了咋辦?

家長二:小學零起點?拜托去看看幼升小的各種面試題吧。

家長三:一年級老師根本不會跟你講太多零起點的東西,感覺孩子一上小學就掉入了“你會就會,不會就完蛋”的坑。

家長四:最後還不是催生課外輔導,教育改革需要系統性,不能把幼兒園、小學、初中割裂開來。

為什麼國家不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為什麼要禁止幼兒園)2

這是一些人總結的幼升小“普娃”、“牛娃”、“超牛娃”的量度标準。而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标準是“5-6歲的孩子會10以内的加減運算。”在上圖家長的度量标準中,“普娃”都要會“20以内的加減法”。大大超出了《指南》中的标準要求。

作為父母,很多家長都有緊迫感,生怕孩子跟不上,輸在起跑線上。有的家長相信笨鳥先飛,于是讓孩子提前學些;還有的家長則是跟風,看到别的孩子學習,自己也要跟上。

有媒體稱,作為成年人的家長們,絕大部分是不懂兒童教育的規律的。智慧從自己的角度去認為6歲孩子應該懂得更多,或者從“天才就要喂飽”或“笨鳥就該先飛”的觀念出發,在幼兒園階段給孩子灌輸更多的東西。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成為了導緻幼兒園“小學化”的關鍵因素。在這一觀點的驅動下,家長不得不帶着孩子拼盡全力地向前奔跑。

​“如果都是零起點,那我們不怕孩子學不會。現在是大部分都在學,逼得我們不得不提前學。在這樣的同學群體對比下,孩子就會顯得很差。”小西媽媽在周圍孩子紛紛“搶跑”的壓力下,不得不放棄一貫秉承的快樂教育。

家長“望子成龍”的動機可以理解,但過高的期望施加在孩子的身上往往欲速而不達。教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要在成人的耐心培育下漸漸成長,過高的期望不僅會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和壓力,還阻礙了幼兒的身心發展。

同時,家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态也給幼兒園施加了壓力。如果幼兒園不教授能讓孩子考上好的小學的知識,他們便讓孩子轉學到可以滿足自身要求的學校。在這樣的壓力下,幼兒園為了保證生源,選擇開設一些小學課程。

吉林省長春市張女士的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然而,在對很多幼兒園進行考察後,張女士陷入了糾結之中。

“我們這兒每周都有外教授課,很多大班的孩子都能用英語和老師對話了。”一家幼兒園的老師一邊帶着張女士參觀,一邊介紹着他們幼兒園的特色。

在另一家幼兒園中,張女士了解到,在這個幼兒園學習的寶寶識字量都非常多,很多小朋友都能讀簡單的故事書,而孩子們每天都有學習生字的課。一位老師驕傲地告訴張女士:“在我們這兒上幼兒園的寶寶,上了小學之後學習不費勁。”

為了能夠吸引生源,幼兒園忽略了孩子自身成長規律,而是一味地迎合家長的“焦慮心态”。

再加上,一些教育資源優質的學校在一年級入學的時候仍然設有入學考試,考試内容多為小學課程,其中考試的内容為語文、數學和英語,這三學科必須達到及格的标準,否則就無法進入小學。

家長的焦慮、幼兒園生源的需求、小學入學考試的壓力……社會上的種種因素之間相互影響,讓幼兒園“小學化”愈演愈烈,屢禁不止。最終苦的是孩子。

—02— “超速”的學前教育消耗的是孩子的童年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

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其中一個在他出生後的第48周開始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另一個在出生後的第53周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到了54周,一個孩子練了7周,另一個隻練了兩周。那麼,這兩個小孩哪個爬樓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實驗結果出人意料,隻練了兩周的孩子爬樓梯的速度更快。

作家鄭淵潔也說過,假設将人比喻成汽車,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滿負荷運轉,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馬加鞭,後勁十足。

然而,當前處于“超速”學前教育中的孩童就像是沒有渡過磨合期的新車,車速太快,損耗也将越來越快。

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發展規律,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知識,容易給孩子帶來挫敗感,容易造成孩子的厭學情緒。

《中國教育報》曾采訪過一名北京市海澱區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小剛(化名)。在上小學前,小剛上了一年的學前班。一、二年級時,小剛覺得老師教授的内容自己都學過,提不起興趣,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依然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但到了三、四年級,随着學習難度的加大,小剛上課注意力依然不集中,學習态度不端正,漸漸的成績開始下滑,學習也越來越吃力。

有意思地是,小剛的好朋友小明(化名)沒有上過學前班,一二年級成績不如小剛,但到了三四年級,小明的學習越來越輕松。

這樣一個案例,恰好契合了鄭淵潔先生有關“新車”的比喻。東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蓋曉松教授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教育實踐中對于認知能力、知識學習、書面語言的早期開發,固然有其益處,但競争式的過度開發,占據了兒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會使得兒童在其他領域方面的發展需求受到擠壓。有相當多的成人過分重視孩子的認知發展、書面知識,也導緻了孩子身體鍛煉不足。

與此同時,孩子将更多的時間用于應付繁重的學業,不僅剝奪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機會,更限制了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多彩的童年變得單調和單一。

如今,教育部再次提出要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這次的政策能夠發揮多大的功效,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渡過“磨合期”嗎?

—03— 兒童時代的“磨合期”應該如何渡過?

對于此次教育部發布的《通知》,大部分的人把關注點放在了“幼兒園不得教授拼音、漢字、外語,隻準教10以下加減法”,也一刀切地将這一點同“所有學習知識的行為都是小學化”“幼兒園就是玩”劃上了等号。這樣的認識加重了多數家長的焦慮。

很顯然,這種認識是不對的。有文章認為,幼小銜接是有必要的,為進入小學做準備也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功能。但是幼小銜接不是提前學習小學知識,而是為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做身心全面發展準備,包括身體和運動、認知能力、學習态度和方式等等。

而幼兒園應該教什麼,如何教,如何順應孩子的身心發展和教育規律,如何為他們提供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應該是《通知》發布的初衷,也應該是各位家長,幼兒園,社會執行《通知》的初衷。

西安某民辦幼兒園袁老師說,“掌握度很重要,不要強迫孩子去學,要在遊戲總吸收。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的,我認為幼兒園孩子學習簡單的拼音、計算、英語知識是比較好的。因為現在競争很激烈,家長都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于孩子年齡小不能消化所學知識,我們老師都會根據孩子的掌握情況和課程的難易程度酌情教授,遊戲 學習的方式,學中玩玩中學,大多數孩子都能學會。”

袁老師的觀點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端正辦學理念,采用正确的教學内容與方法。

因此,小學招生部門應該堅持就近免試入學制度,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招生政策,規範小學招生程序。同時,小學應該加強與幼兒園的銜接,實施“零起點“教育,即将剛入學兒童視為未接受知識教育的學生,嚴格地從最基本的認知環節開始教育學生。

正如上文所說,家長、幼兒園、小學等種種因素之間相互影響,完善了幼小銜接的雙向對接,端正了幼兒園的教育目标和态度,家長“搶跑”的焦慮心态也可以随之減輕。

為什麼國家不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為什麼要禁止幼兒園)3

教育應該回歸到人本身上來,家長、學校、社會應該更加尊重孩子的自身發展規律。教育部發布的《通知》雖然起到了影響和震懾作用,但僅靠一份通知應該無法達到理想的目标。解決幼兒園小學化問題,家長和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應該思考的是如何看待孩子和教育。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觀點,并關注作者“悟者空”,閱讀更多同類作品。

本文整理自“中國網教育頻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