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創新已經瓶頸?來源:環球時報英國《衛報》5月22日文章,原題:“手機就像一塊我們知道不該揭的瘡痂”:社交媒體和焦慮的真相大多數人認為,手機對焦慮而言是件壞東西家長們尤其認為手機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害那麼,真相是什麼呢?老實說,手機和焦慮之間的關系不太大自從智能手機問世以來,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一直在穩步下降但據我們所知,相關性不一定等于因果關系,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手機創新已經瓶頸?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衛報》5月22日文章,原題:“手機就像一塊我們知道不該揭的瘡痂”:社交媒體和焦慮的真相大多數人認為,手機對焦慮而言是件壞東西。家長們尤其認為手機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害。那麼,真相是什麼呢?老實說,手機和焦慮之間的關系不太大。自從智能手機問世以來,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一直在穩步下降。但據我們所知,相關性不一定等于因果關系。
根據我的臨床觀察,手機本身并不是問題的原因,而似乎是我們情緒的催化劑。其作用可以是積極的:幫我們與朋友和家人聯系,分享快樂的新聞、照片或笑話,讓邊緣化的群體找到彼此。然而,人類生來就能預見危險。我們的大腦接受刺激信号後會迅速進行螺旋式反應,營造出災難性、完全虛幻的情景,我們的身體也會做出反應,就像它們是真實的一樣。你的腦海可能是這樣一種情況:我的一些朋友在沒有我的情況下見面了→他們不希望我在那裡→他們不是真的喜歡我→沒有人真的喜歡我→我根本不可愛,會孤獨地死去。
手機從多角度為這種場景做了貢獻。首先,它讓我們知道朋友在沒有我們的情況下見面。于是在周六的晚上,我們會穿着舊的慢跑褲坐在沙發上,把自己内心的煩惱、最糟糕的一面、最醜陋的自己,與别人無窮無盡、精心策劃的生活版本進行比較。你猜怎麼着?這讓我們焦慮和不快樂。
手機就像一塊我們知道不該揭的瘡痂。我們知道,看到有錢的朋友和漂亮的伴侶去周末旅行會讓我們感覺不好;我們知道,應該放下手機,去做一些有建設性和積極的事,比如瑜伽、散步,點着蠟燭泡個澡。看,社交媒體上有個人擁有完美的浴室和美麗的身材,向我們展示該做什麼,而我們隻是閑坐着刷屏。難怪沒人願意和你出去玩。這樣,你的手機會引發第二輪自我評價:自己有多懶,有多沒出息。
手機強化了比較文化,讓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感覺不夠好:不夠瘦,不夠成功,不夠整潔,家不夠漂亮,書讀得不夠多或不夠聰明。雖然有關這種情況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有一項研究确鑿地顯示,觀看完美身材的照片會增加對身體的不滿,或将導緻飲食失調。
所以,有關手機使用,我問患者的一些問題如下:你用手機是與人聯系還是與人比較?有沒有一個臨界點,讓手機的使用從積極轉變為消極?你注意到這個臨界點了嗎?那你能把手機收起來嗎?經驗告訴我,正是在這一臨界點上,手機最有吸引力。
研究表明,使用手機可能會有一個最佳狀态,過了這個狀态,屏幕就不再有幫助或有趣,開始對健康産生負面影響。與喝酒做個比較可能有助于理解:幾杯紅酒能讓人放松,但一晚上喝一瓶可沒什麼好處。所以,如果你感到焦慮,想想你使用手機的情況,想想你在手機上花了多少時間,看了哪些内容。重新審視這一點可能是開啟不太焦慮生活的一把金鑰匙。(作者塔拉·波特,傳文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