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15:29:24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1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2

關裡關外看通榆

如果你到一個地方,想要認真的了解它的原生狀态,那最好的方法,就從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開始。非遺文化來源于各個地區原生态生活的每一處痕迹,從非遺文化的留存,一定就能看出這個地區的曆史源流和文化發展軌迹。此次《非遺吉林》走進通榆,将展現一個不僅隻有向海和大雁的通榆。從中原文化到草原文化,關裡關外,這是一個精彩而有故事的通榆。

——《非遺吉林》主編 梁芳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3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4

通榆,名符其實的草原小城。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5

圖片說明 :通榆.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提起通榆,不少人脫口而出的,就是向海和大雁,成群的丹頂鶴,是一幅水草豐美的草原畫卷。

通榆縣,隸屬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境東與乾安縣相接,西與内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為界,南與長嶺縣相連,西南與内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中旗相交,北與洮南市為鄰。東北與大安市接壤。

通榆地處松遼平原西部,地勢平坦,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低差僅40米。均勻海拔160m。是名符其實的草原地貌,文化風貌也由漢族和蒙古族交融形成。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6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7

通榆 . 向海

《仙鶴》- 張玉新布貼畫,省極非物質文化遺産

通榆的中原文化,從何而來?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2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9

圖片說明 : 闖關東路線

通榆自清光緒三十年設立縣治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在通榆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有11個省級非遺項目,16個市級非遺項目。

其中省級非遺項目中,既有展現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風貌的非遺項目,比如烏力格爾說唱和草原蛋雕、魚骨雕工藝等;也有不少中原傳統文化遷移留存的非遺項目,比如剪紙和年畫。

通榆的剪紙不同于關外滿族傳統剪紙以古樸造型為主,而是更加偏向于細膩的刻剪風格,兼刻兼剪,以細節塑造動物形象,或直接刻畫民間故事。這種精細的剪法,正是源自中原地區。而李祥自1868年由山東濟南府曆城縣千佛山遷至通榆,把木版年畫的技藝傳至白城地區,得名為“洮南李”的李氏木版年畫的老版在民間整理挖掘的過程,則更加直接地重現了“闖關東”的曆史和線路。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10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2

通榆 . 木版年畫

《松鶴長春》- 王岩剪紙,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12

非遺傳承,現狀确實不容樂觀。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13

圖片說明:通榆縣文化館(六館一中心)

在通榆走訪了兩天時間,大部分是在和非遺傳承人的溝通交流,提起目前的項目傳承情況,非遺傳承人們都表示出了不同的擔憂。

訴求直接而簡單,幾乎每一位非遺傳承人,都希望能盡可能的将自己的非遺項目面對更合适的人群,進行推廣和傳承工作。但是,一是除了身邊的群體,似乎沒有更好的向外推廣的途徑和傳播平台;二是說起授課的軟硬件條件,每位非遺傳承人的情況又似乎各有不同。部分非遺項目尚有場所進行非遺項目展示和業務傳授,但所收學員也寥寥無幾;而個别非遺傳承人卻連展示作品的場所都很難得以解決,開班授課更是一種奢望。

黃榆雕刻是白城市級非遺項目,所用的榆樹樹根和原材料,因為材料體積較大,一直沒能解決存放問題,就統統堆在傳承人所在廠裡的車庫。車庫裡雕刻工作的區域不足四平米,精美的雕刻成品與現場的髒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很難相像這是一位非遺傳承人的工作間。這隻是一部分,更多的材料因為車庫放不下而堆在露天,任憑風吹雨淋。

最讓人歎息的,是通榆最具代表性的“闖關東”木版年畫的原版木刻版,隻堆在一個不足八平米的小車庫中,裸露的開關和電線,讓人随時懸着一顆心,如果一旦有火情發生,就是不可逆轉的損失。由于受車庫的溫濕度條件的限制,上百年保存下來的老版,目前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不少原刻的版,也都有出現了無法修補的通身橫裂。作為項目傳承人的李向榮老人向記者講訴現況,并展示破損的老版時,心疼得幾乎掉下淚來。

所幸通榆的縣文化館剛剛建成,規模宏大而氣派。雖然電話邀約幾次也并沒能如約見到縣非遺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但據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表示,文化館會給非遺傳承人預留展示(或工作室)的位置。希望在不久的将來,上述的這些問題都能得到合理的解決。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14

榆陽區非遺展示館(非遺地圖關裡關外看通榆)15

工作環境現狀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一個文化理念,更是一種社會價值觀的綜合體現,是全人類的共同财富。傳承非遺文化,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但保護非遺,更需要從所在區域的管理和責任做起,這樣才能更加增強和堅定非遺傳承人堅守傳統技藝和藝術的信心,也才能更好的把非遺文化推廣出去,讓非遺傳承不僅僅隻是一句口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