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混合喂養應該怎麼喂才合适

混合喂養應該怎麼喂才合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8:55:35

一、為什麼會混合喂養

雖然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配方,但由于各種原因,媽媽不能完全給寶寶母乳喂養,此時就需要頃加配方奶來喂養我們的寶寶了。

混合喂養每次補充其它乳類的數量應根據母乳缺少的程度來定。

喂養方法有兩種,第1種是先母乳,接着補喂一定數量的牛奶或代乳品,這叫補授法,适用于6個月以前的嬰兒。

混合喂養應該怎麼喂才合适(為什麼會混合喂養)1

其特點是,嬰兒先吸吮母乳,使母親乳房按時受到刺激,保持乳汁的分泌.。第2種是一次喂母乳,一次喂牛奶或代乳品,輪換間隔喂食,這種叫代授法,适合于6個月以後的嬰兒。

這種喂法容易使母乳減少,逐漸地用牛奶、代乳品、稀飯、爛面條代授,可培養孩子的咀嚼習慣,為以後斷奶做好準備。

混合喂養不論采取哪種方法,每天一定要讓嬰兒定時吸吮母乳,補授或代授的奶量及食物量要足,并且要注意衛生。

一般來說是不主張混合喂養的,但可以采取補授法,也就是讓寶寶先吃母乳,吃完後再添加配方奶補充不足部分,使乳頭能得到充分的吸吮刺激,促時乳汁的分泌。

也要根據孩子的狀況來定,假若孩子比較大了,臨近斷奶的時候,采取代授法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寶媽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去選擇上述的哪種方法。

混合喂養應該怎麼喂才合适(為什麼會混合喂養)2

二、從哪方面來衡量需要混合喂養

1.小便:寶寶小便一般是清淡的黃色,若顔色很深,需考慮是否母乳不夠(混合喂養的寶寶,可适當喂水)

2.大便: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通常呈金黃色,混合喂養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比較幹燥。如果大便的顔色發暗、量少或次數少,并含有大量黏液,可能是因為吃奶不足。雖說寶寶吃的多,自然排便更多,但大便次數是因人而異的。四個月内母乳喂養的寶寶,有時會出現5~10天不拉大便,就是俗稱的攢肚現象,若寶寶其他情況都很正常,就不幹預。

3.精神狀态:寶寶吃完奶會有心滿意足的表情,若不哭鬧的話通常一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吃一次,每天吃8至12次,若寶寶吃了超過三十分鐘還含着乳頭吸吮不放松,這是一種他沒有吃飽的信号。

4.體重:新生寶寶在生後一周内,體重減輕7%都是正常的,10天後會恢複到出生時的體重。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體重是否按照正常規律增長,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如0-3個月每個月平均增長1000克,4-6個月平均每月增長450-750克,7-12個月平均每月增長220-370克)頭三個月生長最快,随着月齡增長就會逐漸減慢。PS:寶寶的體重增長除了跟媽媽的母乳量有關系,還和其他因素有關,如寶寶睡眠狀況、身體健康狀況等。

混合喂養應該怎麼喂才合适(為什麼會混合喂養)3

三、混合喂養注意事項

1.以母乳為主,充分發揮母乳作用哺乳時,先喂母乳,再添加其它乳品以補充不足部分,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母乳分泌,讓寶寶吃到盡可能多的母乳

2.兩餐間适當補充水分混合喂養的寶寶,應該在兩餐之間适當地補充水

3.不要一哭就喂,容易過度喂養按需喂養的前提下,尋找寶寶吃奶的時間規律,不能一哭就喂,容易過度喂養,導緻寶寶腸胃不适,出現吐奶、腹脹、腹瀉等症狀

4.注意衛生泡奶前要洗手,奶具要及時清潔消毒晾幹。喂奶前,可用清水擦拭乳房

5.奶嘴要适合當前月齡奶嘴太大或太小都應該及時更換合适的型号

6.嚴格按說明泡奶,勿随意增減量濃度混合喂養時,沖泡奶粉需嚴格按照奶粉包裝上的說明為寶寶調制奶液,不要随意增減量濃度

7.按寶寶需求泡奶粉奶粉吃多少泡多少,沒喝完的最好倒掉或大人喝掉,放久了會滋生細菌(恒溫保存兩小時後的最好不要喝了)

8.選擇合适的奶粉,不要輕易轉奶配方奶的成分各有差異,媽媽要選擇适合自己寶寶的奶粉,不要頻繁更換,易導緻寶寶腸胃消化功能紊亂

9.正确沖泡奶粉水溫适宜,一般45℃左右,過高易破壞營養成分。看水量要平視刻度線,沖泡比例按産品說明來,過稀過稠都不好。雙手來回揉搓使奶粉均勻融化

10.幫寶寶正确含吮奶嘴排氣孔朝上,奶瓶與嘴呈45度傾斜,奶嘴充滿液體,寶寶含奶嘴時下嘴唇外翻即含吮正确(若寶寶奶嘴未含吮正确可能會導緻寶寶吸入空氣,進而導緻腸脹氣)

混合喂養應該怎麼喂才合适(為什麼會混合喂養)4

11.幫助寶寶拍嗝寶寶吃完奶後幫寶寶拍嗝,若睡着就不用管,或者讓寶寶趴在媽媽身上,一般過一會寶寶自己打嗝出來(有時不打嗝即使睡着也會因為有嗝不舒服而很快醒來的)

12.夜間最好喂母乳夜間乳汁分泌量較多,寶寶需求量較少,一般隻吃母乳就夠了。若實在不夠,還是要加奶粉的

13.如果給1個月内的寶寶喂鮮牛奶的話,應根據濃度加适量水稀釋,以大便正常、無奶瓣為正常。

如果有欠缺,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直接問波妞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