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在中國的曆史早已超過千年,且不僅是漢人,生活在四方的少數民族也形成了自己的姓氏文化。而各個民族的姓氏,既有其鮮明的民族特征,也在後來的發展之中緩慢地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色彩。
時至今日,中國雖有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但千變萬化的姓氏其實都展現出一種或顯或掩的關聯。尤其是清代及以後滿族姓氏的漢化,更是将這種共通體現得淋漓盡緻。
滿族的姓氏,原本與漢人的姓氏有着巨大差異,其姓氏的形成帶有明顯的民族色彩。據《皇朝通志》記載:"今以通譜所載, 考諸往史, 滿洲氏族見于金史者十使有三"。
也就是說,滿族的姓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承襲先族的舊姓。因為滿族先祖與遼金先祖關系密切,所以後來滿人的姓氏與遼金的不少姓氏都有關,甚至一模一樣。諸如清代名姓富察氏,就是遼金時代的蒲察氏。
而滿族姓氏中的絕大部分,則與他們的居住地有着密切的聯系。清代的姓氏,諸如覺爾察、喜塔拉、甯古塔、烏蘇裡、乃至佟佳,其實都是清代先祖曾居住的地方的地名。
而滿族還有一些姓氏,與他們的部落和部落的圖騰有着密切的聯系。我們熟悉的瓜爾佳氏、赫舍裡氏和那拉氏等,都是滿族先祖曾經的部落名稱。而諸如鈕祜祿氏,其本義是指"狼"。而狼是當時這一支滿族先祖的圖騰。同理,尼瑪哈氏、綽羅氏,都對應着一定的圖騰。
所以可以說,滿族姓氏來源的獨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滿族姓氏與漢人姓氏的不同。而滿族人對于名字的稱謂習慣也與漢人不同。他們不會像我們一樣稱"張大爺"、"王大娘",而是忽略姓氏直接用名稱呼别人。所以漢人與滿人的姓氏在實際運用時就呈現出更大的差異。
這種差異在滿族執政的時候,尤其是清人入關初期,是滿族人高貴的體現,但随着少數民族的進一步漢化,漢人的姓氏及運用姓氏的習慣還是影響到了滿族人。其實到清朝中後期,社會中就已經出現了難以逆轉的滿族人主動将姓氏漢化的潮流。尤其是那些以祖父或父親名字之一作為本枝的滿族後人,往往會采用他們姓氏的第一個漢字或音節,以此來作為自己的姓氏的"縮略"或漢姓。如今滿族後人使用的石、蘇、鄂、圖、萬、榮、海、文等姓氏,其實在清代中後期就已經在大量使用了。
更有甚者,諸如明末清初清軍将領石廷柱,其本姓為瓜爾佳氏,後來取了"石"姓并在大多數時候都用這個漢姓代替了本姓。而清朝名臣鄂爾泰,他家本姓西林覺羅氏,但自其父鄂拜這一枝就分為"鄂",并漸漸成為姓氏。至于鄂爾泰那位名為蘇拜的叔父,其後代也分出以"蘇"為姓氏的一支。
且除了用舊姓氏縮略出新姓氏,還有很多滿族人采用了"音轉"或"意轉"的方式去确定漢化姓氏。"音轉"即按照原有滿族姓氏的多音節姓, 取其首音或近似的音, 轉變為相應漢字作為它的姓。"意轉", 即根據原來的多音節滿族姓的含義譯成漢語意思, 而後轉變為相應的漢字為姓。還是拿"甯古塔氏"為例,這個姓氏後來漢化為兩個姓氏——"甯"和"劉"。"甯"即是對"甯古塔氏"的音轉,而"劉"則是意轉。因為"甯古"在滿語中有"六個"的意思,所以後人先将姓氏轉化為"六",再轉為"劉"并作為新姓氏。
滿族人這種主動開展姓氏漢化活動的熱情,在清末朝廷的統治力進一步弱化之後更為高漲。故而滿族傳統的姓氏文化在清末就已消失殆盡。而那些原本追随滿族文化的其他民族,見到滿族都主動改變了自己的姓氏文化,便也丢掉了曾經向滿族學習的姓氏,用回了各自的傳統姓氏。
至清朝的覆滅,為了生存,也為了追求潮流,僅剩下的那些還在使用滿族傳統姓氏的人也紛紛将姓氏漢化,甚至連曾冠名天下的"愛新覺羅",也轉變為了"肇"、"金"、"羅"、"海"、"洪"等漢姓。
總的而言,在清朝滅亡後,曆經數百年的滿族姓氏的漢化迎來了自己的大結局。原本多音節且帶有濃烈民族色彩的傳統姓氏,通過多種方式與漢族傳統姓氏達成聯系,并最終轉變。如今若不去考究,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無法再憑借姓氏去區分出一個人是滿族還是漢族。可這樣的局面不也正是民族大融合,五十六個民族相親相愛的畫面嗎?
參考文獻:
聞家祯《滿族姓氏研究》
王泉根《愛新覺羅"哪裡去了 ——滿族姓氏的曆史演變》
聞家祯《滿族姓氏研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