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丁廿三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态
#好書推薦# 昨晚上和一個書友在孔網動态上進行了比較持續的交流,有一個細節挺有感慨的。書友是一個愛好傳統文化的人,我們談到《莊子大宗師》裡的一個段落,書友非常坦白地說他沒有仔細讀。我感慨的是換做我會不會這樣坦誠呢?我覺得我不會,我會回頭去仔細讀一讀,然後繼續我們的交談,而不會向對方坦白。這裡面可能是有種種的顧慮吧,比如會不會暴露自己的無知,會不會引起對方的不屑。這也說明自己離“無己”太遠了。當然,如果不是有這樣的參照物,我都覺察不出有這樣的思考,也就不會有這樣的自省。我們談到的那個章節是南伯子葵問女偊的對話。女偊的最後一句話,我以前一直理解為女偊聞道的傳承曆史,始于“疑始”,終于“副墨之子”,莊子為之取了九個名字,大緻上也符合文明生成的曆史階段。而書友卻理解為“副墨之子是起點,反複誦讀和用心體會,在實踐中驗證等等,逐漸提升到玄冥、參寥的程度以至于疑始,是由淺入深的,倒推法。”仔細想想,這真是學習的兩種态度:始于信,或者始于疑。
我是偏向于始于疑的,卻也無法說服始于信的。由疑入信,是真信,潛在的危險是這輩子也到達不了信,陷入虛無主義,一生漂泊。始于信的危險卻有三個,鬼知道這個信是不是真信,鬼知道所信的是不是真理,鬼知道一旦不信了,會不會有新的信。好處活在信裡,活得安心。不管怎樣,人在其實兩者之間并不管無選擇,也可以相安無事。衆生的始于信的取向更容易被智慧的人利用。孔子說“必也,正名乎”就是這個意思(當然,維護孔子的人就不會這樣理解孔子的這句話)。始于信其實是不太容易生疑的。比如女偊的前一段長篇大論說的是什麼?始于信,就會去維護最初被植入的理解,即使有疑的苗頭,也會為之辯護,不太會輕易地抛棄最初的信。難怪外人對我們有缺乏創新力的偏見啊。女偊的那一段說的“聖人之道”裡的道既有方法論的道路、方法的意思,也有本體論的本體的意思,要看一下在文本裡的語境,進行抉擇。三個“外”是排除、超越、否定的意思,也就是“為道日損”的損。所以始于疑是莊子原文的意思。這也是禅宗的“話頭禅”的方法。老子道篇的開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也有這樣的含義,即可名可道的東西都不是“恒”的,都應該時刻被懷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