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陽@食通社Foodthink
食通社說
最近氣溫回暖,正是賞春踏青的好時節。但是春天并不獨屬于荒野和公園,廚餘垃圾裡的菜頭若是好好利用,也能生根發芽。一個蘿蔔頭,一個塑料盒,再加上一點水,幾天後你就會有看到明顯的變化。跟本文作者陳陽一起到廚房裡去,種出一個春天吧!
故事要從一棵苤藍開始講起。
1月初和室友橙子姐姐逛超市時,我發現一個寫着“坯啦”的菜牌。“坯啦”?是啥?橙子把這個我從沒見過、也沒吃過的菜買回了家。放了幾天後,發現它竟然冒出了新葉,那就把它種起來吧!
原來坯啦就是苤藍。《中國植物志》上說,苤藍的根須可以長到很長。于是我們找了一個稍大的透明玻璃瓶,既能給它足夠的生長空間,也方便觀察根須的成長。種上之後,苤藍果然一天一個樣,半透明的根,郁郁蔥蔥的葉子,看起來儲存了很多能量。
那段時間,我還參加了蓋娅自然學校舉辦的線上食育活動。其中一個小任務是發現不同蘿蔔的吃法,我們陸續解鎖了白蘿蔔、青蘿蔔、卞蘿蔔、心裡美、櫻桃蘿蔔等各個品種,了解了蘿蔔的各種吃法,帶領活動的蚊滋滋還在視頻裡示範了泡蘿蔔花。
●卞蘿蔔做菜煮水後,剩下的蘿蔔頭也可以利用起來。圖片:蓋娅自然學校的蚊滋滋
這也啟發了我們,與其把蘿蔔頭扔進堆肥桶,為什麼不給它們一個開花的機會呢?于是我和橙子把切下的蘿蔔頭都泡進了水裡。
自此,我們正式開啟了“吃什麼種什麼”的模式,任何菜頭都不放過。白菜、胡蘿蔔、娃娃菜、卷心菜、紫甘藍、芥菜,種滿了半張桌子,在冬日裡欣欣然地生長着,形成了一片廚餘小森林。
●桌上的廚餘小森林。
菜頭的生命力我們的小森林每天都有新的變化。胡蘿蔔頭發芽後,長出了羽毛一樣的葉子,莖有的毛茸茸,有的光溜溜。白菜頭長得很快,開花後是特别好聞的油菜花味。
●胡蘿蔔葉和白菜花。
蘿蔔頭們剛結花苞時我就非常期盼,開花後更是意想不到的驚喜:青蘿蔔花是紫色條紋的嬌小花朵,心裡美開出了帶着嬰兒粉的白色大花。不同品種的蘿蔔葉子手感、形狀、顔色也不相同。
●蘿蔔花。别問,問就是:自己種了才知道哪花歸哪媽!
最在我心尖尖上的還是苤藍。一個多月,苤藍長葉子、長根再到開第一朵花,觀察它的變化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隻是把菜頭泡進水裡面,不用怎麼照顧就能開出這麼美的花,我們平時真是太無視食物中巨大的生命能量了。
其實,菜頭開花的原理很簡單。蔬菜根莖儲存了很多營養和水分,根莖頂端(根莖類蔬菜的菜頭,葉菜類的菜根)還集中着分生能力很強的組織。隻要有水、空氣和陽光,切下的菜頭裡的營養足以讓植物繼續生長,分生出葉和花來。
找出家裡閑置的塑料盒或玻璃瓶,把菜頭放進去,盛上點水浸沒根須,擺在室内陽光充足的地方。北京的冬春季比較幹燥,容器底1厘米高的存水,差不多第二天早上就會被喝光。
如果你放的水比較多,要記得每天換水。如果是洋蔥、蒜、苤藍這種根須長的蔬菜,可以找高一點的罐頭瓶,把菜根坐上去,就像養風信子一樣。
沒有合适高度的容器也沒關系,因為植物的适應性很強,它們會抓住一切機會拼命成長。這些菜頭從長芽、出葉再到開花結果,每個瞬間都讓人驚歎。
賞花之外的收獲泡了幾周後,廚餘森林裡很多十字花科蔬菜都開花了。我忙不叠地假裝小蜜蜂給花兒們授粉,拿毛筆把雄蕊上的花粉輕掃到雌蕊柱頭上。沒有授粉成功雌蕊的會萎縮掉落,而授粉成功的雌蕊,子房會逐漸膨大,結出肥碩的果實。
●給芥菜花授粉。
像很多十字花科蔬菜一樣,白菜的果實是豆莢形的長角果。我剝開幾顆果子,在十幾粒暗紅色的種子裡挑出了三個最飽滿的。至此,我也見證了一顆白菜完整的生命曆程。
水培菜頭不光能開花,胡蘿蔔頭長出的纓可以食用,用來給閩南鹹飯提味再好不過了。水培的蔥和蒜苗也可以繼續吃,能割好多茬。我第一次知道,泡水的蒜頭還會生出一顆圓鼓鼓的新蒜。我充滿感恩地吃掉了它們,感謝它們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
除了美和生命力,廚餘小森林還給了我們畫畫的靈感,我和橙子以它們為主角畫了不少小畫。
3月,我為新藝動大病兒童藝術陪伴項目做志願者,就以“廚餘小森林”為主題設計了一個月的自然觀察活動,希望不方便出門的小朋友在家裡也能感受春天,感受自然。參與了活動的大朋友說:“十幾天前差點被我遺棄的菜頭,現在看來太美了。每天早晚看看它們,心情真好!”
除了水培菜頭,還可以用豆類和谷物來發芽苗菜。參與的家長說,小朋友看到豆芽這麼快就長出來,激動壞了。還有朋友說:“這個真的刷新我的認知,我以為米不可能是活的。”大家都被這股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
現在,就像我對小朋友們說的一樣,去到廚房裡吧。把能發芽的種子和菜頭都泡進水裡,足不出戶也能擁有春天!
食通社作者|陳陽:環境教育的實踐者和研究者,希望以研究促進實踐,知行合一的生活。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史碩士,台灣大學森林系環境教育方向博士生,研究方向為環境行為改變、線上環境學習。
編輯:zoo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