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徐穎
12日15日,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巨幅電子屏上,徑山茶精彩亮相。
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這樣說徑山茶,好茶的标準是安全、好看、好喝、健康和文化,徑山茶全部具備。
1280年前,在杭州餘杭的徑山之巅,就有僧人植茶采,經過千年傳承,從唐宋走來的徑山茶宴,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民俗活動,不久前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東方茶道,源于餘杭,世界抹茶,也源于餘杭。如今,餘杭有7萬多畝茶園,為全面統籌徑山茶發展工作,餘杭區成立了“徑山茶辦”。
茶辦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從全産業鍊審視徑山茶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統籌發展的未來方向。 2022年8月,餘杭區出台了《徑山茶“五化十條”行動計劃(2022年—2026年)》,從品牌升維、市場拓展、品質升級、科技人才、産業融合、文化挖掘等10個方面,對今後5年徑山茶産業的提升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有事找‘茶辦’,要政策就對照‘茶十條’。”徑山鎮綠神茶苑董事長周方林說,“我有什麼困難,打個電話,發個微信語音,茶辦的工作人員總會在第一時間有回應。”
餘杭車坑坑茶廠負責人童兆民炒制的茶曾獲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如今在餘杭區“茶辦”引導下,童兆民正在開發“金獎徑山茶”新産品。
餘杭區徑山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說,餘杭區将加強種茶、做茶、賣茶、講茶的人才隊伍建設,培育一批像童兆民這樣的茶匠人。未來5年,計劃培養種茶大師、炒茶大師、銷售大師各不少于100名,并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不少于100名。
數據顯示,2022年,徑山茶品牌價值超過27億元,徑山茶總産值達50億元,帶動了3.7萬人增收緻富。
在推動茶葉提檔升級中,餘杭對茶園進行生态化、标準化、品質化改造,擴種和改植換種茶樹10000多畝,“徑山1号”“徑山2号”等新品種的培育成功,讓徑山茶品質和頭采茶的産量都有了提升;另外,餘杭目前已新建、改造标準化茶廠10餘家,改造引進茶葉初、精、深加工生産線90餘條,實現了全自動不落地生産。
在熱播古裝劇《夢華錄》裡,一段關于“徑山茶的妙處,入口無澀,清香悠遠”的台詞,帶來了一波“徑山茶”熱。
每到深秋,餘杭徑山淩霄峰茶廠廠長夏春華做的“桂花紅茶”總是供不應求,而浙茶集團九宇有機食品公司開發的抹茶拿鐵、抹茶雪花酥、抹茶軟曲等都成了“爆款”。杭州茗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茶葉與花草植物進行拼配,備受年輕人的喜愛。
“前些年炒茶賣茶賺來的錢,全部投入到新産品的研發中了。”讓浙江遠聖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汪聖華最自豪的是,已經實現了從茶葉中提取具有極強抗氧化活性的天然油脂抗氧化劑的技術,大型食用油制造企業聞訊前來考察、提出合作意向……
2022年,徑山茶通過“茶文旅”融合,已實現農産品銷售總額13億餘元,預計三産産值近35億元,其中農文旅營收近7億元。僅徑山鎮,全年旅遊總數人達510萬人次,旅遊收入3.2億元。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