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數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小學數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8 19:55:39

《數學課程标準》明确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三大理念,強調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這是數學教育多年來指導思想的突破與革新。也就是說,當前我們要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實現數學教育的總體目标,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大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态度和數學能力,把新課标理念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教學目标,逐一落實在數學教學活動中。

小學數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淺談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1

一、結合教學實際,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當前的義務教育數學改革中,筆算是被削弱的内容,降低了筆算的複雜性和熟練程度,這不是說計算能力的培養不重要了,其實正相反。《标準》中明确指出要"提倡算法的多樣化,避免程式化的機械計算和叙述算理"。既然這樣,我們怎樣提高全體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1、依據教學内容,精心設計"口算"題。"口算"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計算能力,也是一種最生活化的基本技能。而在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片面的提高課堂效率而忽視了這種基本能力的培養,以緻學生在許多需要計算的地方出現不該有的錯誤。例如:如果學生個位數加減法的口算能力不達标,那将直接影響到今後多位數加減法的學習;而個位數的乘法也即"乘法口訣"訓練不到位,就直接影響到今後多位數乘除法的學習;同理,每一個内容的口算能力培養都直接影響到今後相關内容的學習。也就是說如果連口算能力都得不到很好培養的話,那麼,就說明我們的數學教育是失敗的,這将給學生今後的學習、生活和發展留下極大的隐患。因此,教師要針對每個教學内容精心設計"口算"題,嚴把每個數學學習内容的入門關。

2、加大教學的步子,精心設計教學内容。計算的學習要符合兒童學習計算的認知規律,同時,也要符合計算知識本身的發展規律。在這兩個前提下,教師可加大教學的步子,從兒童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精心設計計算的教學内容,進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發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赢得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探索與發現。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時,我依據課本的情景圖設計了這樣一個例題:"光明小學三(1)班開新年聯歡會,他們用15盆花來布置會場,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學生根據已有知識馬上算出:"15÷5=3(組)",這時,我緊跟着出示:"如果是16 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還剩幾盆?"學生通過分析會發現,可以擺3組,還剩1盆。學生說出後,我立即闆書算式:16÷5=3(組)……1(盆),同時闡述:"16盆花,每組擺5盆,還剩1盆,這個"1"我們就叫餘數,在算式後打上"……",再寫上1來表示。"随後,我立即在黑闆上補充寫上:"如果是17盆,18盆,19盆,……24盆,25盆呢?"讓學生看着下列闆書分組讨論并完成填空:

15÷5= 3 (組)

16÷5= 3 (組)…… 1 (盆)

17÷5= 3 (組)……___(盆)

18÷5= 3 (組)……___(盆)

19÷5=___(組)……___(盆)

20÷5=___(組)……___(盆)

21÷5=___(組)……___(盆)

22÷5=___(組)……___(盆)

23÷5=___(組)……___(盆)

24÷5=___(組)……___(盆)

25÷5=___(組)……___(盆)

學生在分組讨論中很快完成了填空,在老師的引導下又很快地發現了除數與餘數的關系。就這樣,學生在自主的情況下完成了教師認為不可能完成的學習内容,并且學習效果非常好。

3、不用固定的語言文字來概括計算法則,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索中獲得對計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總結、理解并且記憶計算法則,是以往筆算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機械記憶。因此,在筆算教學中,教師應該用知識的遷移"拾級而上"學生可以用各種算法進行計算,隻要是合理的算法,我們都要鼓勵,這樣,既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也與算法多樣化的教學理念相吻合,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在教學中,有些概念是十分抽象的,但他反映的内容又是很現實的,它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産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的體驗和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比如說,在教學量與計量時。首先,要讓學生進行具體的、現實的活動感受,讓他們獲得初步體驗。例如:教學"噸"時,可讓學生提一提教師準備好的一千克物體,先感受一千克的重量,并讓學生知道"1噸=1000千克"的數量關系後,再想象出1000個這樣的物體加在一起有多重,最後聯系生活實際舉些例子進一步感受"噸"的實際含義。其次,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獲得有關量與計量知識運用的感性經驗。例如:根據有關的描述填各種單位;判斷生活中對各種單位描述的真确性;讓學生用各種單位來描述身邊的事物;還可以讓學生去生活中調查常用的計量單位有哪些等等。這樣做學生不但感興趣,而且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學會了對這些抽象概念的記憶、理解和應用。

三、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價值觀以及數學思想的均衡發展

1、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知識的價值在于應用,如果學會了知識卻不會運用就等于不會知識。也就是說,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引導他們學會知識,更要的是要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和運用知識。所以,教師一定要運用好教材中"實踐活動"的學習素材,比如說課本中的"填一填"、"說一說"、"做一做"、"塗一塗"、"數學廣角"等内容,這些實踐活動側重的就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這些内容的實踐,他們就能逐漸運用各種已學知識,采取各種策略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提高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2、滲透思想教育,讓學生的情感、态度、價值觀得以均衡發展。學生的情感、态度、價值觀如何直接影響到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把握與理解。那麼,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知識的欲望,正确的評價和鼓勵每一位學生;還可以利用教材與生活中他們感興趣的素材滲透思想教育,比如教材中我國古代光輝燦爛的數學文化史料,"七巧闆"的由來,我國古代計時工具"刻漏"、沙漏的計時原理等等;另外還有一些環保與節能、團結與協作、社會調查、科學常識等内容;這些涉及古今、課堂内外的内容,可以說是數學教學的催化劑,對學生的情感、态度、價值觀的培養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3、對學生的生活趣味與教材趣味進行整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教材中設計了許多兒童喜聞樂見的内容,反映了小學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課本中要求學生用七巧闆擺各種小動物、"森林餐廳"、"分蛋糕"、"抽簽演節目"、"唐僧師徒拍風景照"等内容,拉近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無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以此為契機,整合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素材進行教學,真正收到"寓教于樂,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隻有有愛心的教師,沒有改變不了的學生。"具備了愛心的老師便能心平氣和,也才能具有無窮的智慧。面對千差萬别的學生,教師"送之以甘泉",他們會"報之以桃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