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廣州市最大的圖書館

廣州市最大的圖書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20:53:52

廣州市最大的圖書館(廣州公布圖書館之城)1

■1月2日,“風正帆懸——廣州圖書館40年”成果展開幕。在未來,廣州将建第二、第三圖書館。

到2026年,全市建成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3000座

近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在官網挂出《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22-2026)》(下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明确提出,到2026年,全市建成公共圖書館(分館)、服務點3000座。全市千人均圖書館建築面積實現47.5平方米,館藏紙質信息資源人均擁有量3冊/件,與社會力量合建分館300個、校園分館(服務點)800個,人均到館次數達到3.3人次,注冊讀者率力争達到40%,鎮街級以上圖書館100%建成智慧型圖書館。此外,廣州市将在白雲區和荔灣區分别建設廣州第二圖書館、廣州第三圖書館。

廣州多區分别有圖書館建設計劃

《行動計劃》指出,将積極推動在白雲區建設廣州第二圖書館,在荔灣區建設廣州第三圖書館,在白雲區建設廣州第二少年兒童圖書館,在海珠區建設廣州第三少年兒童圖書館。深化與廣州市科技局、華南理工大學的合作,積極推動廣州科技圖書館建設并面向公衆開放。

另外,還将積極推進番禺區圖書館、海珠區圖書館新館建成開放。積極推動天河區圖書館和荔灣區圖書館新館立項。鼓勵各區圖書館新館建成後,優先将原有館舍改建為區級少年兒童圖書館。

廣州市最大的圖書館(廣州公布圖書館之城)2

■兩個小朋友正在享受閱讀的樂趣。

打造一批“花城市民文化空間”

結合人口分布、地域特征和群衆需求,以購買服務、委托經營、社會合作共建等方式,在都市商圈、産業園區、旅遊景點、特色街區、濱江岸線、交通樞紐等區域,創新打造一批融合公共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餐飲、創意設計等複合型功能,充滿設計感和美學品位的“花城市民文化空間”,探索文、商、旅、體多業态融合的文化服務新模式,實現傳統公共文化設施向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轉型。為了适應現代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日趨多元的趨勢,發揮不同供給主體的專長,不斷增加公共圖書館發展動力和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便利性、多樣性。充分總結社會化管理運營試點的經驗和模式,還将有序引導社會力量多途徑、多模式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供給,形成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和品質的合力。

指導合作發展館藏文獻信息資源

《行動計劃》提出,廣州還将制定《廣州市“圖書館之城”館藏發展策略(2022-2030)》,科學指導“圖書館之城”合作發展館藏文獻信息資源。

首先建立合作分級保障機制,中心館以地方性和系統性為原則承擔市一級文獻信息資源的基礎保障和兜底職責;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以專門性和完備性為原則承擔市一級少年兒童文獻信息資源的基礎保障和兜底職責;區域總館以區域性和适用性為原則承擔區一級文獻信息資源的基礎保障和兜底職責,突出區域特色;區域分館以及時性和經濟性為原則,根據服務區域内的公衆需求配置文獻信息資源。

同時,實施專題館藏創建計劃,鼓勵各級圖書館與政府相關部門、其他公共文化機構、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等合作,建設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專題館藏,增強“圖書館之城”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的專業性、專題性和針對性。還将加強公共圖書館與中小學校、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其他系統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互通互借,優化資源配置,拓寬共享渠道,延伸服務軸線。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獻信息資源保障的新路徑,充分調動個人、家庭和各類社會主體的藏書資源。在法人治理框架下,進一步完善各級圖書館理事會,成立以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咨詢為主體内容之一的公衆咨詢委員會。進一步提升“你選書,我買單”等公衆驅動采購服務的覆蓋面和精準度。健全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殘障人士、來穗人員、農村居民和低收入人群等重點群體的文獻信息采購建議和反饋機制。加強廣州和佛山的公共圖書館行業交流與互動,在“公共圖書館廣佛通”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廣佛文獻信息共享和公共圖書館服務标準統一。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公共圖書館網絡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和閱讀推廣協作機制,共同服務人文灣區建設。

《行動計劃》還明确了由中心館統籌及主導運營,中心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區域總館以及其他社會力量共同負責内容的收集、整理、數字化和傳播推廣。中心館統籌建立全市性的數字資源共享數據庫,整合各級圖書館的自建數字資源及關聯項目,擴大資源總量,形成規模效益,為“圖書館之城”提供長期、穩定的數字信息資源保障,構築“物理空間 數字空間”的圖書館二元空間架構。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平台彙集廣州地方文獻、口述影像、圖像資料及其他公共版權或自有版權資源,推動各級圖書館在平台上深度整合地方文獻,統籌全市地方文獻的普查、整理、研究、目錄編制、開發利用和數字化。

廣州市最大的圖書館(廣州公布圖書館之城)3

■一名讀者正在觀看“風正帆懸——廣州圖書館40年”成果展。

廣州将建設中國 “紀錄片之都”

利用《廣州大典》體系化、規模化、品牌化優勢,系統拓展收集廣州及粵港澳大灣區曆史文獻,強化嶺南文化文獻保障。做好廣州及粵港澳大灣區古籍文獻的保護工作,完善區域古籍工作體系、提升古籍工作質量、加快古籍資源轉化利用。

利用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資源優勢,收藏、整理中國及廣州本土曆史影像,展示社會發展曆程,傳承城市文明與記憶。引入有效技術手段提升内容、文本、話語分析能力,優化檢索方式,提高公衆傳播效能,助推廣州建設中國 “紀錄片之都”。

推動實施“粵語文獻與文化遺産保護工程”。收集以粵語為基礎或主要語言的文獻資料、影音視頻、非遺素材、口述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源,加強粵語文獻與文化資源的保存、創作、生産和傳播,提升粵語文化、嶺南文化的影響力,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重要時間節點舉辦大型閱讀活動

除了推動圖書館布局優化、文獻資料管理共享等工作,未來,廣州還将結合廣州新年詩會、“讀懂廣州 熱愛廣州 奉獻廣州”、少兒版“朗讀者”“羊城學堂”等活動,系統規劃與詩詞相關的資源、服務、活動和讀者組織,進一步弘揚詩詞文化,全力打造新時代“詩詞之都”。

同時,建立閱讀推廣全城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推廣中的引領作用,将全民閱讀活動作為“圖書館之城”建設的重要内容。圍繞世界讀書日、國際兒童圖書日、南國書香節、廣州讀書月以及重大節慶活動,聯動全城主辦大型主題閱讀推廣活動,建立全城互通的讀者積分激勵機制,升級“書香羊城”品牌,打造互生共榮的閱讀推廣大生态。

■采寫:新快報記者 許婉婕 ■攝影: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

編輯:聶粵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