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晨8時,接到醫院緊急出征的通知,雖意料之中,臨行之前還是不免百感交集:武漢!這次防控戰役最殘酷的地方,真實的戰況究竟什麼樣?一走月餘或更長的時間,身邊正在酣睡的年幼的孩子們會責怪狠心的媽媽嗎?年近70的婆婆一個月前剛診斷了高血壓,我走之後,照看孩子的重擔落在她身上,老人身體吃得消嗎?年邁的父母,他們現在還不知情,如果知道了會埋怨我嗎?和我一樣同是醫務工作者的愛人,此刻正堅守在一線崗位,雖然他對我的決定表示支持,但我可以感受到他的擔心和不舍!于國家,或許我是英雄,于小家,或許我有那麼一點自私吧!一時間,漫天的思緒恍然而至,失眠了……
晨9時,市中醫院的領導為我們出征的7名"壯士"舉辦了盛大的歡送儀式。随之,我們與市油田總醫院和市五院的7名護理人員共14人,正式組成了濮陽市第一支派往武漢疫區前線的隊伍--濮陽市醫療隊!這也是濮陽市組建的第一支省級醫療隊!楊青玖市長發表了送行講話。帶着市領導、院領導們的殷切期望和再三囑托,我們出發了!
15:50,我們坐上了鄭州飛往武漢的包機,成員是來自河南各地市的20多個醫療救助隊,共129人。這其中有許多可親可敬的戰友,剛剛結束夜班,還來不及洗把臉,接到命令後立刻從一個戰場轉移到另一個戰場。我的鄰座是來自新鄉一附院呼吸科的李老師,40多歲,瘦瘦小小的個子,昨晚剛值過一夜的發熱門診,滿臉疲憊,雙眼布滿了血絲,聲音嘶啞,夜班到現在沒顧得上喝一口水,吃一口東西。飛機上簡單的餐食被他三兩口吃完,趴下就睡着了……機艙内很熱,他卻把厚重的大衣蒙在頭上。我不解,後來他主動跟我解釋說,他昨夜有點受涼感冒,為了不耽誤新的工作,要趕緊調理好身體,發一發汗或許就好了!雲層之上,浩瀚無邊,窗外的餘晖灑在他小小的身軀上,光芒刺痛了我的眼睛……
今天是我來到武漢的第7天,今晚又是夜班。我們支援的醫院是同濟醫院中法新區,一個定點傳染病醫院,所接收的病人都是新冠肺炎确診病例。我所在的病區共56張床,由我們河南隊的18名醫生和近110名護士接管。病區在我們到達武漢的第二天剛剛開設,短短兩三天幾乎滿床,告病重的20餘人。陌生的工作環境,危險的工作氛圍,高強度的工作任務,無論是心理還是體力,壓力都很大。每天上崗前需嚴格穿戴防護用品,手套五層,專用工作服一套,防護服一套,隔離衣一套,鞋套兩套,還有護目鏡、防護面屏,确保防護無死角方可進入病區。身着這套裝備進入病區,工作三四個小時常常會出現頭暈頭痛惡心不适,貼身衣物變得潮濕,甚至可以擰出水來,眼前的水霧遮擋視線,一片模糊。為了節約醫療資源,上崗前至少3個小時我們基本就自覺禁食了。出了病區,脫防護用品要兩兩一組,互相監督和幫助,每去除一件物品都要遵循七步洗手法,嚴格衛生消毒。為了防止産生氣溶膠,動作要輕柔徐緩,所以整個過程需要30分鐘以上。
來武漢的這些天,讓我感動的事兒非常多。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更好地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負責,很多女同志毅然決然剪去了多年的長發;醫療隊中很多勇于擔當,沖在前、幹在前的黨員同志,用自己的切身行動感染着身邊的隊友。在全國共同抗疫的特殊時刻,很多滿懷熱情、鬥志昂揚的年輕同志紛紛遞交入黨申請書,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站在防控疫情鬥争的第一線,自覺接受政治考驗和黨性檢驗。這些天,來自全國各地的生活物資源源不斷運入我們居住的酒店,水果、牛奶、面包、奶茶、零食……隊員們每次排列成人牆一件件從大車上把貨品運送到酒店大廳,都是滿滿的感動:謝謝你們的愛心,你們也是這場戰役的勇士!
當我決定要做一名醫生的時候,就做好了為醫學獻身的準備。作為一名重症醫學科的醫生,一名有1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此刻,更應該站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方,和患者并肩作戰,驅除病魔,全力以赴!
最後,想對我的家人們說聲:"都好,勿念,保重!"
(來源:濮陽日報、濮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