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賞春不傷春路邊的野菜

賞春不傷春路邊的野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8 19:19:51

春天百花齊放,似乎空氣都充滿了活力,與此同時,一些踏青賞花的“危險動作”再次出現,比如在公園内采摘野菜或菌類後食用。

根據《上海市公園文明遊園守則》,市民遊客應當自覺遵守入園規定、維護遊園秩序,共同愛護動植物和公共設施等,不擅自挖取野菜、樹根、竹筍和種植土。否則,不僅破壞自然環境,還有相當高的安全風險。

新鮮木耳可能有毒

上周的連綿陰雨過後,一些公園的樹幹上冒出了一朵朵小巧可愛的木耳,個别遊客認為和常見的食用木耳沒啥差别,“好像也能吃”。

上海林業部門的專家表示,木耳是寄生在樹木上的真菌類食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都來源于所寄生的樹木。如果樹木有毒,那麼木耳的生長過程多多少少會吸收樹上的毒素。

比如香樟木,含有烷烴類、酚類、烯類和樟醚等成分,對人體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所以香樟木上的木耳不能食用。

賞春不傷春路邊的野菜(踏青時順便采野菜)1

就算是沒有毒素的樹木長出的木耳,剛采摘時,也不能食用,因為其含有一種名為“卟啉”的物質,食用後,可能引起皮膚瘙癢、紅腫,甚至産生皮疹、水泡、水腫等症狀。當木耳經過充分晾曬後,卟啉在陽光下分解,再經過泡發和清洗,才能放心食用。

野菜“身世”看不出來

除了木耳,一些野外、公園内的野菜,也成了少數遊客的目标。甚至有人帶了“專業工具”和塑料袋,把原本郁郁蔥蔥的一片野地鏟成了“秃頂”。

野菜是指可以當作蔬菜或用來充饑的野生植物的統稱,一般食用部位包括根、莖、葉、花、果等,如二月蘭、魚腥草、車前草、蒲公英、枸杞、香椿、榆等。

二月蘭

據統計,上海的野生蔬菜約有120多種。其中有許多品種因為消費者喜愛、食用量大,比如荠菜、草頭等,已經像蔬菜一樣,實現了長年的規模化、标準化種植。

而市民遊客在野外、公園内采摘的野菜,其生長環境和過程均不可控,“身世”不像人工種植的蔬菜那樣可追溯,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風險。

比如,在重金屬含量較高的土壤中生長的野菜,富集了一定量的重金屬,大量食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傷。又比如,長在路邊的野菜,可能長期被汽車尾氣侵害,含有高含量的緻癌物多環芳烴。

許多公園為控制觀賞性植物的蟲害或清除其周邊野草,會定期噴灑除草劑、殺蟲劑等,普通市民遊客很難辨别自己采摘的野菜是否浸潤過這些有害物質。

專家還指出,采摘、食用野菜其實有較高的植物學門檻,有些有毒植物和野菜長相酷似,如果沒有經驗根本看不出來,希望缺乏相關知識經驗的市民遊客還是不要“瞎摻和”。否則,很容易導緻腹瀉或中毒。

即使清楚野菜的來曆和安全性,也不建議市民遊客過多食用野菜。因為多數野菜性寒、味苦,吃多之後容易引發腸胃不适;一些野菜加工時,如果沒有充分用清水浸泡、開水焯燙,本身的天然毒素沒有去除幹淨,也會影響食用者的身體健康。

海棠果酸澀到“懷疑人生”

3月23日,黃興公園第五屆海棠文化節開幕,占地約6000平方米的海棠林内彌漫着粉色、白色、紅色為主的“花霧”。

一些有經驗的遊客表示,3月至4月的花期過後,海棠會在秋季結果,樣子酷似小蘋果、木瓜或櫻桃,屆時可以采摘食用。

記者了解到,黃興公園内的海棠以垂絲海棠為主,垂絲海棠的果實自然下垂,有些像櫻桃,成熟後顔色更加紅豔,晶瑩剔透,猶如瑪瑙珠,非常亮麗。

垂絲海棠的花、果

但專家表示,雖然海棠果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如糖類、維生素、有機酸等,但不建議食用公園内的海棠果,因為這些觀賞型海棠并不以食用為目的來養護,一般果實小,味道還酸澀到“懷疑人生”,胃潰瘍及胃酸過多患者更要忌食。

不僅如此,海棠果作為鳥嗜植物,是鳥兒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也是松鼠等小動物的美食,不建議遊客去和小動物搶食,給這些小生靈的繁衍生息以足夠的空間。

專家提醒,市民在戶外要克服獵奇心理,如果沒有知識儲備,少碰野果野菜,更不要貿然食用,不如安靜地做一個旁觀者,欣賞美景就好。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陳玺撼

來源: 上觀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