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講小矮人的故事

講小矮人的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8 04:18:23

“老妹兒啊,你等會啊,咱倆破個悶兒啊”,這是賈玲喜劇小品《你好,李煥英》裡面的插曲,這部小品雖然是喜劇,但是小品想必也是感動了不少人呢,我不講小品,來講講這首插曲的老家,也是我長大地方,依山依水的依蘭。

講小矮人的故事(依蘭小故事)1

依蘭屬于哈爾濱市轄縣。

  依蘭地處小興安嶺、完達山脈、張廣才嶺延伸地帶。總面積4672平方千米,轄6個鎮、3個鄉,地勢呈西南高,東北低。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蘭河四水交彙。礦産資源主要有褐煤、油田頁岩、鐵、砂金、石英石等。是省級曆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迹有遼代五國頭城遺址、金代土城子古城遺址、清代巴彥通要塞遺址、丹清河風景區、慈雲寺、東山怪坡等。

依蘭縣面積4672平方千米。總人口40萬人。縣人民政府駐依蘭鎮,郵編:154800。代碼:230123。區号:0451。拼音:Yilan Xian。

  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和佳木斯市之間,20世紀80年代屬于佳木斯市,在九十年代為了給哈爾濱市提供煤氣,而被劃歸哈爾濱市。依蘭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裡山美、水美、人也美的地方!也是一座古城。當年,宋代皇帝宋欽宗和宋徽宗兩個皇帝就是在依蘭鎮五國城這個地方,被囚禁的,也就是著名的“坐井觀天”。

依蘭原名叫做三姓,有老人講述,這裡是滿族人的故鄉,我的外祖父外祖母媽媽都是留着滿族人的血統。依蘭處于哈爾濱的東部,是牡丹江,倭肯河和松花江的交彙處,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春末夏初,一家人迎着春風,來到依蘭的東山,爬了兩個小時,終于登上了依蘭的望江亭,高處不勝寒,呼呼的風吹在臉上,本來疲憊的感覺被這大風吹的瞬間清醒,因為是夏初,吹來的風溫暖又有力。在高處一覽蜿蜒的江水,鮮綠色的剛剛發芽的樹林,不是很茂盛,但是那一片綠色真的是很舒服,有時候,一種顔色,就像一種味道一樣,會沁人心脾。望江亭的另一個方向,是大佛。我們懷着虔誠的心爬到頂處。站在大佛面前,我是這麼的渺小,不禁感歎,也情不自禁的在佛前反省自己,大愛衆生才是真的愛。

講小矮人的故事(依蘭小故事)2

在依蘭有一處遺址--五國城遺址,這裡有它獨有的曆史厚重感,曆史記載,800多年前,金軍攻打北宋,占據汴梁,也就是現在的開封府,宋徽宗和宋欽宗兩位皇帝被俘虜,最後把兩位皇帝囚禁在這裡,宋徽宗的皇後,妃子和女兒,最後都是死的死,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女兒有一些被賣掉,有一些做了金人的妾,1135年宋徽宗病逝,20年後宋欽宗病逝,兩位皇帝被囚禁在這裡的時候,有“坐井觀天”的故事,現在的遺址中還留有當時二帝吃飯用的碗,悠久的曆史,值得每一個人去欣賞和浏覽,夕陽的餘晖下,閉着眼睛,吹着春風,往日金戈鐵馬打江山的場景,像一張張泛黃的膠片--被翻過。

講小矮人的故事(依蘭小故事)3

曆史就是一部電影,要懷着期待的心态,更要尊重曆史,依蘭是曆史悠遠的古城,我在這裡出生,在這裡長大,人們都是那樣的淳樸,見過春風拂柳,下雨綿綿,秋風飒爽,也踏過皚皚白雪。這座東北的小城市有着東北人最樸實的鄉風。《舌尖上的中國》有一起特别報道依蘭的大醬,那也是我這一生中最愛吃的美食,東北愛食醬類和研制過的菜類,每個秋天,我母親都會帶着我腌酸菜,做大醬,存儲冬天的菜,現在遠在他鄉,吃過了無數的美食,依然覺得家鄉的味道是最美的味道,最難忘的味道。

講小矮人的故事(依蘭小故事)4

在依蘭縣城東北3公裡處,有一個怪坡,汽車上坡的時候不需要加油可自然向上行走,下坡的時候卻需要加油,怪坡的四周,是倭肯哈達洞穴,是新石器時期人類活動栖息的地方,現在構成怪坡的是周圍的山,水,林,在現場看上去是反的,這個地上也是吸引人了不少人。畢竟這麼奇怪的道路,還是很少見的。你是不是也想來見見呢。聽老人講述的傳說中,依蘭是個依山傍水的地方,所以很久以前有龍的出現。老人的意思就是想告訴我們後人,這裡環境自然,有山有水,不要破壞了這座古城的甯靜與祥和。

講小矮人的故事(依蘭小故事)5

遊曆了大城市的車水馬龍,聽夠了喧嚣與熱鬧,是不是想來這個富有獨特曆史的古城,體驗一番别有風味的城市?來到這個城市,洗滌一下您疲憊的心靈,暫時放下心中的執念,隻是來享受。

一個重要的曆史遺存,有史書的記載,有專家的考證。言之鑿鑿的論證聚典成書,有一種居高臨下不容質疑的高貴。馬大屯——斡朵裡站,明晃晃地擺在依蘭城邊,少了我們尋找的樂趣——

依蘭小村:清王朝的搖籃

本報記者 趙力 張育新

講小矮人的故事(依蘭小故事)6

不見皇家昔日燕

斡朵裡是海西東水陸城站的第十三站。它今天的名字叫馬大屯,位于依蘭縣的西南郊,松花江左岸。小村的外貌極普通,卻是重量級的曆史文化名村。它除了有明朝古驿的頭銜外,還有:元斡朵裡萬戶府等桂冠。尤其能使當地人引為榮耀的是:這裡孕育了清王室,是清肇始祖猛哥帖木兒最初居住的地方,是滿族的發祥地。

依蘭縣正在打造“滿族故裡”文化,當地文史學者考證,滿族的根就在這個小村。

去馬大屯的路上,陪同我們的縣文管所長王建軍先生,向我們講述了三仙女在布勒瑚裡湖沐浴的神話故事。三妹佛庫倫因吃了一隻神鵲銜來的紅果,懷孕生下了愛新覺羅氏原始祖布庫裡雍順。布庫裡雍順乘船漂流而下,來到了斡朵裡。當時,斡朵裡的三姓之人相互間仇殺不斷。布庫裡雍順對他們說:“上天生我,以定汝等之亂。”這句話很管用,衆人交手為轎,将布庫裡雍順擡回斡朵裡城,奉為“貝勒”,在布庫裡雍順的治理下,三姓安居樂業。元朝初葉,朝廷在這裡設置了斡朵憐萬戶府,世為萬戶。明洪武五年,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不堪北面兀狄哈人侵襲,率部衆南徙珲春河流域居住,後成為明朝建州衛指揮使。

斡朵憐就是斡朵裡,史書記載斡朵裡就在馬大屯。然而文史學者考證多次,卻沒有發現斡朵裡的遺痕,所以不載于成書較早的依蘭縣文物志,也不載于依蘭舊志。僞滿時期出版的《依蘭縣開發略記》甚至說,馬大屯開發年代在乾隆年代,“官莊周姓居之”。王建軍說,在2000年的時候,他在一次踏查中發現了古城的殘牆。當時,古城西牆的位置有一溜高大的榆樹,根據考古的經驗,這裡應該有些說道。仔細觀察發現,榆樹下的田地略有隆起。外側有淺溝,疑似護城壕的遺痕。訪問當地農民,證實卻為古城遺址。農民說,當初殘牆2米高,護城壕6米寬,還很深。農民推牆墊壕,終于把一處重要遺址變成了長滿蔬菜的田園。

馬大屯村口,我們邂逅了村會計徐延春。老徐很熱情,領着我們找村裡的老人兒。72歲的楊如元在村裡住了60多年,他記得他小時侯候還有城牆,但不是很高。城牆根兒居住的農民王剛,說得更加活龍活現,他說他記事兒時城牆還有兩米多高,城牆外的溝有兩人深,裡面還有水,好不容易才填上。當初城牆上的大樹,要幾個人才能合抱。王剛不屑地指着現存的榆樹說,這都是重孫子輩的了。有一棵老榆樹根,讓縣裡的博物館弄走了。

斡朵裡城的城牆早被村民夷為平地,隻有城牆上的榆樹子孫還在堅持守望曆史。村民說,在田間勞動時經常發現銅錢、瓷器碎片、鐵器等。村會計還告訴我們,常有成夥的人攜帶像探雷器一樣的東西來挖寶。我們在王剛家的小園裡,順手拾到幾片青花瓷片。雖是民窯的東西,還算精美。

王建軍先生給了我們一組對位于馬大屯的斡朵裡古城的考察數據:城牆周長1160米,南北長325米,東西寬255米,面積為83000平方米。

馬大屯村民留存下來的,隻有支離破碎的記憶。唯一的一處滿族傳統民居,主人貼着門窗蓋起了當前農村時興的紅磚房,老房子屋裡黑黢黢的,萬字炕被截去了一塊。主人不是滿族人,但他說他奶奶是“旗人”,腦袋頂上梳着疙瘩鬏兒。他說,村裡幾乎沒有 “旗人”了。過去滿族特有的居住習俗,如“地印子”、“馬架子”、“跨海式煙囪”、“索侖杆”、“口袋房,萬字炕,煙筒座在地面上”等,這些都沒有了。有趣的是,我們在村口看見了一個準備上地裡補種的小夥子,他手裡拿着一個奇怪的工具,竟是滿族早期刀耕火種的“攢刀子”,這是刀耕火種時的工具,這大概是斡朵裡留給這個村唯一的“念想”吧?

明朝:發生在這裡的重大失誤

小村的曆史遺存烏有,明朝其實也是難辭其咎的。

據《明實錄》載:洪武二十年十二月,于元朝的開元路故城西置三萬衛,兼置兀者野人乞例迷女直軍民府。二十一年三月,徙置三萬衛于開元。先是指揮佥事侯史家奴領步騎二千,抵斡朵裡立衛,以糧饷難繼,奏請退師。還至開元,撫安其餘衆,遂立衛于開元。

這段記載告訴我們一個重要信息——這裡差一點成了明朝軍事經濟重鎮。由于領導幹部侯史家奴的貪圖安逸,讓這個計劃落空了。清人修《明史》,認為明朝北面的邊境在開原。因為開原之外,對女真各部的領導采取的都是安撫政策——貢賞制度,讓女真各部酋長接受朝廷的封賞,代替朝廷守邊馭民。而沒有實行朝廷直接派官吏、兵丁直接管轄。

侯史家奴是朝廷直接派駐的官員。他領兵二千衆,千裡迢迢趕到斡朵裡立衛,計劃全面進行對黑龍江流域女真人的招撫。馬大屯這個小村,沒有茶樓酒肆,沒有絲竹彈唱,夏天裡花開寂寞,冬天裡冰雪封門,讓侯史家奴這個很漢化的女真人感到很是無聊。百無聊賴,他向皇帝提出申請報告——斡朵裡這個地方“糧饷難繼”,要求退還到開原城。此開原城既是今天的遼甯開原老城。皇帝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甚至沒有橫向的比較一下,女真各部能夠生活,為什麼你侯史家奴就生活不了呢?他批準了老侯的奏章,遷三萬衛于開原城,随即罷兀者野人乞例迷女直軍民府。皇帝的這個命令,使得三萬衛大踏步地後退了2000裡,遂使深入女真地區置衛招撫的計劃告罷。

到了朱棣當了皇帝的永樂十一年十月,因為開啟了亦失哈下北海的招撫計劃,使得對少數民族政策初見成效,“女直野人脫亦脫等來朝,置斡朵倫衛,命脫亦脫為指揮同知,猛哥弗兒哥為指揮佥事,兀的哥等為副千戶等官,賜予如例。”脫亦脫等應該是見過亦失哈的,接受了亦失哈的賞賜,然後沿着我們前面走過的驿路,到北京向朱棣進貢,朱棣一高興設置了斡朵倫衛。

我們不清楚脫亦脫是不是在馬大屯古城裡辦公,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他與侯史家奴的身份絕對不同。如果侯史家奴有點吃苦耐勞的精神,明朝的東北邊疆史可能會是另一番樣子。楊旸先生考證,明廷賜該衛多件纻絲襲衣、金絲襲衣。

在馬大屯一帶,明朝還設置了胡裡改衛、和屯衛、嘔罕河衛。在《依蘭縣文物志》裡,我們還看見了明廷制作頒發的“囊哈兒衛指揮使司印”的印模。王所長說,這顆印是建國前在依蘭出土的,銅質,方形,印文為陽刻九疊篆書。印背陰刻楷書“神字七十三号”、“永樂十年禮部造”。囊哈兒衛在俄羅斯薩哈林島(庫頁島)北部,今郎阿裡。囊哈兒衛指揮使的官印怎麼流落在這裡了?沒人能知道。現在,這顆官印在黑龍江省博物館裡珍藏。

目睹明朝白玉杯

依蘭縣文管所有一件鎮觀之寶,是一個明代雙夔耳玉杯。玉杯出土很偶然,1978年7月,當時的達連河鄉長興屯一個農民,在進行平整水田時平毀了一個古墓,發現了這個玉杯。

長興屯離馬大屯不遠,我們懷疑這個玉杯與馬大屯的斡朵裡古城有些牽扯。

依蘭縣文物志這樣描述玉杯:玉杯由青白色半透明玉石雕琢而成,胎内有黃色瑕紋。玉杯兩側雕成雙夔耳,形态為一直立的夔形,夔吻緊銜杯沿兒,下腿與卷尾相連,拱身與玉杯成一體,夔首探出杯沿呈雙耳對立于杯體兩側。杯身上是兩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畫。結論認為:玉杯質地細膩,雕工精良,設計勻稱,體态秀美,是依蘭明代玉器之冠。在文管所,王建軍所長依據規定,請出了這個鎮館之寶。玉杯的精美确實讓我們眼前一亮。

文物志詳細描述了玉杯本身,卻對玉杯出土的過程語焉不詳。其實農民平毀了什麼樣的古墓,古墓裡還出土過什麼東西,是否有死者的銘牌——身份證明,這些都是玉杯身份的重要佐證。

依蘭是個富玉的大縣,出土玉器很多。文物志記載,倭肯哈達洞穴還出土過玉璧、玉璜、玉管等新石器時代時期的玉器。倭肯哈達洞穴是古人先居住後改為葬地的洞穴,當年出土4具人骨,為古老的蹲坐式趣肢葬。我們詢問洞穴的位置,當地人告之,就剩下個空洞,沒什麼用處,已經被采石的給炸毀了。這個結果讓我們很惋惜。

我國著名古玉收藏、鑒賞家,北京聽雨堂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徐強認為,依蘭縣倭肯哈達洞穴所出土玉器,是紅山文化遺存。通過對遼西地區興隆窪文化、查海文化和依蘭縣倭肯哈達所出土玉器的比較分析,徐強先生認為:紅山文化與它們在器形與工藝上具有一定的共性,屬于紅山文化的早期作品。

我們的目光又回到玉杯上,如此精美的玉杯肯定不是民間的東西,它是通過什麼渠道來到依蘭的呢?難道是通過 “賜予如例”?《大明會典》載,明按例賞給來貢者:都督每人彩緞4表裡,折紗絹2匹;都指揮每人彩緞2表裡,絹4匹,折紗絹1匹,各織金纻絲衣1套;指揮每人彩緞1表裡,絹4匹,折紗絹1匹,素纻絲衣1套;以上鞋襪各1雙:千百戶、鎮撫、舍頭目人,每人折衣彩緞1表裡,絹4匹,折紗絹1匹;奏事來者,每人紅絲衣2件,彩緞1表裡,折紗絹1匹,鞋襪各1雙。《大明會典》裡,沒有關于賞賜玉器的記載。如果朝廷賞賜如此之精美玉器,一定是接受賞賜者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玉杯來到依蘭,我們無從知曉,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玉杯的背後,肯定有一個被塵煙湮沒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