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其實是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的精微物質,按照中醫理論氣是具有推動作用、固攝作用、溫煦作用、防禦作用和營養作用。
中醫中的血和西醫中的血的概念有一定的類似之處,都是指運行血管中,中醫稱之為叫血脈,運行血脈當中的紅色精微物質。
按照中醫理論,血是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的作用,中醫認為血又是氣中的一種,與人體的津液共同作用在一起而産生。
1、發質變差
如果你之前擁有一頭烏黑的秀發,但是近期發質卻變差了許多,出現幹枯、發黃、斷發、脫發的情況,那麼就有可能是氣血供應不夠引起的。
2、月經異常
對女性來講,氣血是否充足可以從經期裡得知。如果你出現了經量較少,而且有痛經的症狀,那麼就要注意補血養氣了,因為氣血不足會導緻氣血運行受阻,此時就會引起月經異常。
3、頭暈耳鳴
氣血不足的人還會有出現頭暈耳鳴的症狀,這是因為大腦的正常運作需要氣與血來相互推動、運作,如果體内氣血不足,那麼大腦的氣血供應就會出現問題,此時頭暈耳鳴也是最常見的症狀了。
4、經常疲勞
有朋友反應,自己明明每天都睡滿了8小時,還總是感覺很疲憊呢?這有可能就是氣血不足在作祟了。專家提醒,氣血不足會讓人感到沒有精神、活力,此時也會比普通人更容易感到疲勞。
5、手腳冰涼
一年四季手腳總是冷冰冰的人一定要注意氣血問題,中醫認為,手腳屬于四肢末梢,如果體内氣血不夠了,那麼身體末梢的供血會出現問題,血液不能流通到此處,自然就會發冷、發涼。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氣血不足的女性朋友可以堅持調整自己的飲食,或許能夠幫助你促進氣血循環,對于改善膚色等效果非常理想,有助于保持元氣滿滿。
1、紅米
紅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因此可以補充大量消耗的體力,将身體維持在一個正常的體溫上,做一個“熱血的女人”。紅米還富含鐵質,故有補血及預防貧血的功效。“紅色食物”補血的效果都是非常理想的,建議女性合理搭配自己的飲食,更有助于補氣養血,也有助于保持元氣滿滿。
2、南瓜
南瓜中含有體内必須的氨基酸,鈣,鋅,鐵,钴,磷等等,钴可以幫助血液中的紅血球正常運作、鋅會直接影響到紅血球功能、鐵質是制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之一。很多人買回家的南瓜會長時間保存,如果南瓜已經出現了異味是不建議吃的,這樣的南瓜反而會增加身體代謝異常。
3、胡蘿蔔
日本人将胡蘿蔔當做人參,因為胡蘿蔔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對補血有很強大的作用。胡蘿蔔還能夠幫助加快身體新陳代謝并且增強飽腹感帶來的好處,超乎你的想象,但是胡蘿蔔最好熟,吃養生效果更理想。
4、龍眼肉
龍眼肉是孕婦和産婦最佳的補血補氣食物,龍眼中含有維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和大量的鐵質。我們可以直接購買新鮮的龍眼當做水果吃,也可用幹龍眼煮湯喝,但是龍眼有很大的火氣,不宜過量。
5、紅棗
紅棗是女性朋友補血的好幫手。如果你頭低血壓或者是頭暈的症狀,也可以多吃點紅棗,因為紅棗是可以幫助我們補血的。紅棗性暖,可以改善體内血液循環,紅棗還可以增加血液中紅血球的含量,讓你臉色紅潤萬人迷。
6、牛肉
牛肉不僅能補氣,同時又能補血。由于牛肉中含有豐富的鐵質和蛋白質,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作用,能夠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提供能量,所以特别适宜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的人食用。經常炖食牛肉,或配上補血的紅棗,龍眼肉,枸杞子等,補血功效更顯著。
7、山藥
從營養上講,山藥是健脾、除濕、補氣、益肺最佳的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山藥益氣、健脾、養胃,在補血食物、藥物中配合用之,可使補血的效果增強。在生活中可以經常用山藥熬粥,既能吸收營養成分,還能降低山藥過敏的情況發生。
8、章魚
章魚又名八爪魚,性平味甘,有補氣養血的作用,章魚與豬腳,花生同煮,可促進産後婦女乳汁分泌,與姜同煮有增進食欲,補血氣之效,對體質虛弱,特别是氣血兩虛者最有效。章魚可能很多人都不能接受,那麼就可以選擇其他食物,沒必要勉強自己吃不喜歡的食物。
血不足從而導緻的氣不足,氣血不足是因為血不足從而導緻的氣不足,血不足也就是指貧血,那麼氣血不足的患者就需要調理貧血。貧血方面程度嚴重的時候需要輸注紅細胞支持治療。
另外一方面,則是需要明确貧血的原因是什麼,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如果是缺鐵性貧血所導緻的,需要補鐵治療,補鐵治療可以食物補鐵,也可以藥物補鐵。
如果是巨幼細胞性貧血導緻的,需要補充葉酸,維生素B12,可以通過食物來補充,也可以通過藥物來補充。而如果是再生障礙性貧血所導緻的,則需要口服環孢素、雄激素等治療疾病本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