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題再現】
二、【習作内容】
你做過什麼小實驗?向大家介紹一下。
三、【習作目标】
(1)能借助圖表記錄自己做過的一項小實驗,能按順序将實驗過程寫清楚。
(2)能細緻生動地記錄自己的觀察過程,适當加入自己做實驗時的心情、實驗中的有趣發現等。
(3)能根據要求與同學互評習作,并嘗試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寫法點睛】
1、看教材中的要求。
首先明确習作主題——我做了一項小實驗,然後認真看看教材中提供的記錄實驗的要素,包括實驗名稱、實驗準備、實驗過程、實驗結果,要知道實驗過程是記錄實驗的主要内容。最後讀讀教材中的習作要求。
2、确定實驗内容。
可以選一些用時比較短、簡單易行的實驗,比如,白醋去水垢、摩擦起電、空氣傳播聲音等。
3、進行實驗。
實驗前要準備好實驗用品,明确實驗步驟;
實驗時要細心,記清楚實驗過程,還要注意實驗安全;
實驗後要注意整理資料。
4、填寫并整理實驗記錄表。
根據教材提供的圖表要素,填寫相關内容。注意将認識、感受、疑問等寫在相應步驟後,為寫好實驗過程做準備。
5、開始習作。
習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按照順序,把實驗過程寫清楚
首先,每項小實驗都要包括實驗的準備、過程和結果三個階段,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寫,使文章條理清楚。
其次,實驗的過程是重點,常常是分步驟進行的,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後……最後“這樣的句式來寫。也可以用上“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這樣的句式,讓叙述更清晰,層次更分明。
這篇習作《燒不壞的紙杯》就是這樣寫的:
示例:
實驗開始了,按照老師的指導,先拿出一個紙杯,接着往杯子裡倒一點兒冷水,再把杯子放在蠟燭上燒。過了五分鐘,杯子一點點兒地變黑了,可是紙杯還是沒有燒着。我想……
(用上“先……接着······再······"這幾個詞語描述了實驗的過程,表達有順序,很清楚。)
2、抓住重點,把實驗經過寫具體的
實驗經過是這次習作的重點,需要仔細觀察,才能寫具體。我們要留心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動作、神态、心情,注意實驗現象的變化、别人的反應等。隻要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觀察、體驗,就一定能具體細緻地記錄下實驗的過程。
在描寫人物及實驗現象時,還可以巧妙地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辭手法,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看一看下面這位小朋友寫的《一次有趣的實驗》,就把實驗的過程描寫得具體、生動。
示例:
在爸爸的指點下,我首先往水盆裡倒了一些熱水,再把凹陷的兵兵球放進水裡,凹陷的兵兵球似乎隻是在水中享受着洗澡的感覺。過了一會兒,什麼也沒發生。我想,熱水是不是不夠熱啊?于是,我拿起壺去燒水。不一會兒,“咕嘟……咕嘟……”水開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水壺中的熱水倒入水盆中,一股股熱氣直往上冒。我再次把凹陷的兵兵球放進去,隻聽見“吱吱吱”的聲音,兵兵球凹陷的部分慢慢凸了起來——實驗成功!
(小作者觀察非常仔細,不僅寫了自己做實驗的動作,還寫了自己的心理活動,更寫了兵兵球在實驗中的變化,有看到的、想到的,還有聽到的,描寫非常具體。特别是運用了拟人的手法,如“凹陷的兵兵球似乎隻是在水中享受着洗澡的感覺”這一句寫得多麼生動、有趣啊!)
3、揭示科學原理,把實驗現象寫明白
每次實驗,我們都會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這就是我們做實驗的目的——揭示科學原理。因此,在實驗結束後,我們要弄明白實驗現象産生的原因,即揭示出其中的科學原理,還可以寫一寫自己做實驗後的感想、收獲等。
如:塑料管在頭發上摩擦後會吸附許多小紙屑,原因是摩擦後産生了靜電,靜電可以吸附小紙屑。但等靜電消失後,小紙屑也就會掉下來。
一個小朋友寫的《雞蛋沉浮實驗》,最後就揭示了科學原理。
示例:
為什麼雞蛋會浮起來呢?爸爸笑着說:“鹽水的浮力比清水大。”哦,原來鹽水裡藏着秘密呢!這次實驗讓我懂得了:科學是神奇的,隻有大膽地去做、大膽地去想,才會取得成功!
(小作者在結尾揭示了其中的科學原理,并談了自己的收獲。這項小實驗很有價值!)
五、【文章結構】
六、【範文引路】
雞蛋“浮”起來了
➊今天,我在一本書上讀到了死海,知道了人掉入死海中不但不會沉下去,反而會浮在水面上。這是為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查閱資料後,我決定做一個跟這一現象有很大關系的小實驗——“浮雞蛋”,來一探究竟。(第①段:開篇由對死海奇怪現象的不解,引出一個實驗——“浮雞蛋”。)
❷這個小實驗需要的材料有:一個生雞蛋、一雙筷子、一個玻璃杯、一罐鹽、一把勺子。首先,我向玻璃杯裡倒入半杯自來水;接着,我拿起雞蛋,将雞蛋輕輕地放入玻璃杯中,雞蛋緩緩地往杯底沉。這是正常的現象。那麼,如何讓雞蛋浮起來呢?别着急,大家看看下面的實驗過程就明白了。(第②段:交代實驗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實驗的初始階段把雞蛋放入一杯清水中的情景。)
❸接下來,我拿起勺子,盛了一勺鹽倒入玻璃杯中,再拿起筷子在玻璃杯裡攪拌,這時候的雞蛋一點兒動靜都沒有,還是默默地躺在杯底。是不是實驗出了什麼問題?我疑惑不解。一勺鹽不見效果,也許是因為鹽太少了吧?于是,我又加了滿滿的一勺鹽,再加一勺鹽……這時候鹽來不及溶化,厚厚地堆在杯底,雞蛋靜靜地躺在鹽上面,就像一個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胖娃娃。我不死心把筷子拿起來,不停地攪拌,鹽慢慢地溶化了。再看看雞蛋,奇迹發生了——它正慢悠悠地往上浮,搖搖晃晃地,跌跌撞撞地,就像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不一會兒,它就浮到水面上了。“哇,雞蛋終于浮起來啦!”我興奮地跳了起來。(第③段:是全文的重點,描述做實驗的具體步驟。演示雞蛋是如何一步步浮出水面的。中間穿插描寫了自己實驗時的心情變化。整個過程生動有趣。)
❹為什麼雞蛋開始時總沉在玻璃杯底部,到最後才浮起來了呢?通過查閱資料我才知道:物體能不能浮于水面,要看它的密度比水大還是比水小,比水大則沉,比水小則浮。一開始雞蛋在水中,密度大于水,所以就沉着不動;後來随着水中的鹽不斷溶解,清水變成鹽水,鹽水密度不斷加大,直至大于雞蛋的密度,浮力增加,雞蛋就能浮起來了。其實,人能浮在死海上,道理也是一樣的,因為死海海水鹽度(密度)特别高,因而海水的浮力特别大,人能漂在海面上也就不足為奇了。(第④段:講解實驗原理,對雞蛋能浮在鹽水表面的原因進行科學的解釋,同時與開頭處人能浮于死海海面的現象相照應。)
❺這個實驗真有趣呀!它不僅讓我嘗到了成功的滋味,還讓我收獲了很多知識,并且激發了我對科學的熱愛。(第⑤段:表達自己對這次小實驗的感悟與收獲。)
七、【學生作品】
第一位小朋友:
1
1
1
第二位小朋友:
2
2
八、【精彩開頭、結尾】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覺得内容對你有幫助,記得順手點贊,關注,謝謝你。你對我的鼓勵和支持,也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
作者介紹:【博文作文】
在培訓班教作文、閱讀理解六年。在如今的“雙減”政策下,培訓班不景氣,現如今嘗試在網上寫文章。如果感覺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請點贊,關注我,你的支持永遠是我持續更新的動力,謝謝你。
#漲知識##三年級##小學作文##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