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定投的時候,我們都會面臨一個定投扣款周期的選擇。
月定投、雙周定投、周定投、日定投,到底哪個更好?
如果是月定投,幾号扣款更好?
如果是周定投,星期幾扣款更好?
今天,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回答這三個問題。
先從如何選擇定投扣款周期說起
我們選取A股曆史最久的上證指數作為定投标的,即視作一隻基金。
假設上證指數基日(1990年12月19日)的模拟淨值為1元,計算出指數基日至2021年5月31日,每個交易日用收盤點位模拟出的當日淨值。
當日淨值=(指數×日收盤點位/指數成立日收盤點位)×1
為了消除定投開始時點的影響,我們将定投起點設定為從上證指數基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間,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
分别進行日定投、周定投、雙周定投和月定投。
為了全面地呈現定投這種理财方式的風險收益特性,我們分别選取了3年、5年、8年、10年、15年、20年等7種不同期限,進行統計。
最後,一共統計了近18萬組定投樣本。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統計結果。
這是日定投、周定投、雙周定投、月定投在不同期限下的正收益樣本占比。
可以看到,差别非常小,隻有百分之零點幾。
如果硬要比比誰更好,那可能還是月定投,它在5年期、8年期、10年期的正收益樣本占比都是最高的。
不同期限定投的正收益樣本占比
數據來源:Wind、小基快跑;數據統計區間:1990年12月19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的正收益樣本占比=n/m,n: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正收益樣本數量;m: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全部樣本數量。注2:上述結果依據曆史數據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任何收益承諾。
再來比較一下收益率。
月定投在各個期限的定投年化回報,相對要領先那麼一丢丢。
但我們還可以看到,随着定投期限的拉長,日定投、周定投、雙周定投、月定投年化回報越來越接近。
不同期限定投的年化回報
數據來源:Wind、小基快跑;數據統計區間:1990年12月19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的正收益樣本占比=n/m,n: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正收益樣本數量;m: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全部樣本數量。注2:上述結果依據曆史數據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任何收益承諾。
綜合上面兩組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定投扣款的頻率對盈利概率、收益率的影響并不大。
不論是從盈利概率還是收益率來看,日定投、周定投、雙周定投、月定投都差不多。
所以,定投頻率并無明顯的優劣之分。
如果非要分出個高下,從統計數據上看,可能月定投更好。
而且,對于打工人來說,工資一般都是以月為單位發放。為了方便資金安排,月定投也是不錯的選擇。
定投頻率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再來看看,
如果是月定投,幾号扣款更好?
由于不是每個月都有29、30、31号,所以一般月定投可供選擇的扣款日就是1号到28号,如遇非交易日,則順延到下一個交易日。
我們将扣款日分别設置在每月1号、2号、3号……一直到28号,進行比較。
月定投不同扣款日的正收益樣本占比
數據來源:Wind、小基快跑;數據統計區間:1990年12月19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的正收益樣本占比=n/m,n: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正收益樣本數量;m: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全部樣本數量。注2:上述結果依據曆史數據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任何收益承諾。
眼睛看花了
好像看不出來啥?
來,我們把這些數據畫成圖
貌似是中下旬的扣款日相對更好,但還是太接近了
不同期限定投的正收益樣本占比
數據來源:Wind、小基快跑;數據統計區間:1990年12月19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的正收益樣本占比=n/m,n: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正收益樣本數量;m: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全部樣本數量。注2:上述結果依據曆史數據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任何收益承諾。
我們把各期限定投正收益樣本占比最高的三個日子标注出來。
這下比較清楚了:
對于3年短期定投而言,扣款日設在26号、27、28号,盈利概率好像更高。
但是如果把定投期限拉長,結論就不是了。
所以,從這個數據,我們無法得出定投扣款日設在哪天更好的結論。
月定投不同扣款日的正收益樣本占比
數據來源:Wind、小基快跑;數據統計區間:1990年12月19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的正收益樣本占比=n/m,n: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正收益樣本數量;m: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全部樣本數量。注2:上述結果依據曆史數據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任何收益承諾。
那我們再來看看收益率,同樣的處理,把各期限定投年化回報最高的三個日子标注出來。
這下結論比較明顯了,從統計結果看,5年以上的中長期定投,把扣款日設置在26号、27号、28号這三天,年化回報相對更高。
月定投不同扣款日的年化回報
數據來源:Wind、小基快跑;數據統計區間:1990年12月19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上證指數定投年化收益率為3.84%。注 2:上述結果依據曆史數據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任何收益承諾。
那麼,為什麼月末的幾個交易日扣款,年化回報會高一點呢?
我們認為,這可能并不隻是一個統計現象。
A股一直有着“月末效應”的說法,即股市到了月底會相對疲軟,賺錢效應不如月初。
主要是因為每到月底常常會有實體資金面的抽離(比如銀行季末存款考核),月末資金面往往相對緊張,導緻股市表現不佳。
所以在月底定投扣款,相比月初,買入的平均成本可能會更低一點。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
如果是周定投,星期幾扣款更好?
我們将扣款日分别設置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進行比較。
這是不同扣款日的正收益樣本占比:
其實也都比較接近,差别在毫厘之間。
周四扣款的正收益樣本占比高一點。
周定投不同扣款日的正收益樣本占比
數據來源:Wind、小基快跑;數據統計區間:1990年12月19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的正收益樣本占比=n/m,n: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正收益樣本數量;m: 任意一個交易日開始定投上證指數X年全部樣本數量。注2:上述結果依據曆史數據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任何收益承諾。
而如果從年化回報的角度,周一和周四扣款各有優勢:周一扣款在10年期、15年期定投的年化回報更高,而周四定投在3年期、5年期、8年期、20年期的年化回報更高。
周定投不同扣款日的年化回報
數據來源:Wind、小基快跑;數據統計區間:1990年12月19日—2021年5月31日;注1:定投收益率=[(sum(每期定投金額/扣款日收盤點位)*期末收盤點位)/(sum(每期定投金額*投資期數))]-1,上證指數定投年化收益率為3.84%。注 2:上述結果依據曆史數據統計得出,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亦不作為任何收益承諾。
綜合來看,對于周定投來說,周四扣款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實際上,周四定投扣款也是有“依據”的。
“黑色星期四”是一個在A股股民中廣為流傳的概念,A股在周四這一天跌多漲少。
我們曾經做過數據統計,過往上證指數确實存在這樣的現象。
上證指數漲跌幅統計
數據統計日期:2000/1/4-2019/5/24 數據來源:wind。僅根據曆史數據統計,不代表未來指數表現
數據展示完畢,最後再來總結一下
① 定投頻率并無明顯的優劣之分,不管是月定投、雙周定投、周定投還是日定投,差别不大。根據自己的資金安排來選擇就好。
② 如果是月定投,把扣款日設置在26号、27号或28号,年化回報可能更高。
③ 而如果是周定投,周四扣款或許是個更好的選擇。
不過,我們還是想強調一下:
随着定投時間拉長、定投次數增加,每一次扣款對整體成本的影響越來越小。
決定定投收益的是定投标的的長期表現,買得更便宜确實會讓定投收益高一點點,但統計數據告訴我們——真得就高了一點點。
所以,很多人定投扣完款後,發現第二天又跌了,就覺得自己買貴了,真心沒有必要。
細流彙成江海,但決定不了江海的流向。
定投成功的關鍵在于低點虧損時堅持,和高點不貪心适時止盈,無需追求每期都買得更便宜。
定投是一場馬拉松,跑得快也好,跑得慢也罷,唯有堅持才能讓你到達終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