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成長,就是看什麼都稀奇,希望一探究竟。
所謂成熟,就是遇到稀奇的東西,遠遠地躲開。
契科夫說:“生活是惱人的牢籠。一個有思想的人到成年時期,對生活有了成熟的感覺,他就不能不感到他關在一個無從脫逃的牢籠裡面。”
成年之後,生活的苦壓得喘不過氣來,需要想個法子,跳出壞的生活圈才對。
遇爛人不翻臉,遇爛事不糾纏,這就是應該有的自律,不讓内耗困住了自己。
01
不翻臉,給别人一點面子。
世界很大,人也很多,你不可能認識所有的人。因此,有的人,翻臉就算了。
其實,我們的生活空間很小,很多人,低頭不見擡頭見。你要是和他翻臉了,以後就不好相處了,對方還可能暗中搗鬼,讓你防不勝防。
和一個人結仇,完全沒有必要,哪怕是遇到了小人,也不要急着斷交,也許對方還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呢?
如果有兩個結仇的人,請你評理,要謹慎說話,誰都别得罪。萬一他們和好了,你會很難看,兩面不是人。
翻臉很容易,比翻書還快。但是要讓彼此都有笑臉就不容易了。因此,你要做不輕易翻臉的人,保住一點面子。
戰國時,趙國的平原君,家有良田一片,門客衆多。
有一天,平原君外出遊玩,小官趙奢上門收稅。門客做出狐假虎威的樣子,拒絕繳納。
趙奢按照律法,把門客處置了。
平原君氣勢洶洶地找到趙奢,質問了幾句。
趙奢說:“你是趙國最受尊重的人,如果你藐視律法,人們就會仿效,國家就會衰敗。國家沒有了,你的家也就敗了,還有什麼值得驕傲呢?”
平原君馬上意識到了錯誤,不僅繳稅了,還推舉趙奢做了将軍。
教授曾仕強說:“遇到事情應該怎樣處理:先給他面子叫他自動說出道理最好,給他面子不講理,再給一次面子。”
說白了,就是要遵照“事不過三”的規則,給人兩次面子,以觀後效。真正有頭腦的人,在得到面子之後,會就坡下驢,然後主動和解。
給家人面子,家庭才會和睦。你主動沖家人笑一笑,估計誰都不好意思持續計較你。吃虧了,就是你最大的福氣。哪怕是認慫,也沒有關系。自己唱一次醜角,其實是另一種美。
給外人面子,生活的環境才會和諧。你要是和周圍的人翻臉了,那就隻能搬家。可是搬家要花錢,不是一般的人承受得了。
如果狗咬你了,你是不是要咬狗呢?想清楚了這個問題,你就知道怎麼做了。對付爛人,也是這樣的道理,更何況,爛人還有改過的可能性,比狗聰明很多。
02
不糾纏,學會全身而退。
每個人都希望往前走,但是前方的路,往往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因此,我們要學會讓路。
如何讓路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各自走路,依次通過,避免各種擁堵。
我見過一個司機,在堵車的時候,插隊了,還擺出野蠻的樣子。他和别的司機扭打了一陣子,然後因此耽擱了幾個小時,還被罰了。本來,插隊是為了增速,結果變成了最慢的一台車。
春秋時,齊桓公過世時,齊國大亂,幾個公子争奪王位。太子子昭被迫逃到宋國。
宋襄公按照齊桓公生前的安排,召集衛、曹、邾三國的軍隊一起保護子昭,接替了王位,為宋孝公。
做了一件好事之後,宋襄公就飄飄然了,他認為自己有了做霸主的潛質,主動約周圍的諸侯,一起結盟,推舉自己為一把手。
諸侯們不聽宋襄公的話,有的投靠楚國,有的和魯國結盟。
結局很明顯,宋襄公做了好事,但是沒有及時放手,反而讓諸侯們厭惡。
我們需要記住一點:不管什麼事情,一旦糾纏不清,就是爛事。
對于破事,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手,過往不念。
就像國學大師季羨林一樣,破解了新疆的吐火羅文,被人稱為“學界泰鬥”,就一笑置之,不當一回事;上學時,本想去數學專業,但是被拒絕了,果斷調整自己,學習語言文學,找到另一條路。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不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罷了。
對于爛事,首先要學會看清楚。冷靜地觀察,事情會發展到哪一步,對自己有沒有利益,關系大不大。八杆子打不到一塊的事情,就完全放手,以後也不要過問了。
然後主動承擔責任。自己錯了,就認錯,别人錯了,就包容。說句“對不起”,不會有任何損失,還能挽回面子;說句“沒關系”,是做人的格局。
最後,要用全新的事情,取代過去的爛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也就是這樣的道理。就是做了好事,也不要想着留名,否則會很難受。你去做下一件好事就行了。
03
格拉西莫夫在《書話》裡寫道:“人在一生中讀兩次書:一次是在學生時代,另一次是在成年時代。”
學生時代,拿起書本,慢慢琢磨;成年之後,生活的閱曆、工作的經驗、遇到的人和事情,就是讀不完的書。
從容的生活,需要生活的智慧;舒服的關系,需要主動禮讓。
遇到爛人,一笑置之;遇到爛事,一放而過。
在最苦的時光裡,修煉最好的自己。
格局大了,啥都好辦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