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103天
01
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有的女孩子相貌平平,能力一般,沒什麼特點卻有很多男生願意對她掏心掏肺的好?
獲贊最高的,是心理咨詢師@蘇武牧豬的回答:
這類女生在社工行業裡面很常見,通常這類長相不出衆,但受男生歡迎的女生都有一個共同點:情緒價值高。
什麼是高情緒價值?
她在回答中舉了幾個例子:
比如,男友被公司勸退了,情緒價值低的女生,可能會憤憤不平,一直咒罵男友的公司,最後還得男生反過來安慰她。
而情緒價值高的女生,會關心男友心情怎麼樣?有什麼打算?是希望休息一段時間還是準備找工作?自己有什麼可以幫到他的?
比如,男友準備了一份直男禮物。
情緒價值低的女生,可能會直接表示出不滿,甚至吐槽男友的品位。
而情緒價值高的女生,無論收到什麼都能透過禮物看到他想要取悅自己的心,然後感謝他的誠意和用心。
再比如,男友做成了一個項目,開心地在女生面前吹自己有多厲害。
情緒價值低的女生,可能會指出他完成項目過程中的不足,指責他有點成績就開始驕傲自滿。
而情緒價值高的女生,會詢問他更多項目完成過程中克服困難的細節,讓這個男生有機會完整講述自己的成就,讓他的興奮情緒得到充分釋放。
這樣看來,似乎為伴侶提供情緒價值,就是去取悅對方。
沒錯,“取悅對方”是情緒價值的核心。
但這裡的“取悅”,并非許多人理解的“舔狗”,而是一種向對方輸出積極情緒的能力。
這種能力,并不需要你付出太多的努力,有時隻是随口的一句贊揚,就能達到效果。
比如你給伴侶做了一頓飯,他說一句“你辛苦了,真能幹,做的菜色香味俱全”,你得到了被誇獎的喜悅,這就是對方給你提供的情緒價值。
一個人越傾向于給他人帶來舒服、愉悅、穩定的情緒,TA的情緒價值就越高;反之,一個人總讓其他人産生别扭、生氣、難堪的情緒,TA的情緒價值就越低。
能不能為對方提供良好的情緒價值,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段感情的好壞。
知乎的那個問題,男女互換,結論大抵也一緻。
02
事實上,除了親密關系,情緒價值的重要性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體現。
羅振宇在跨年演講中分享了一個例子,北京的一條街道上的紅綠燈,現在變成了網紅的打卡勝地。因為當你等紅綠燈的時候,它會變成一顆跳動的紅心,提醒你需要等待。
在等待紅燈變綠的過程,會讓人浮想聯翩:面對愛的到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靜靜地“等待”。
這個紅綠燈的設計師,用一個簡單的創意,安撫了等待紅燈的行人的焦慮,成功地用情緒價值取悅了陌生行人。
情緒價值無處不在,可能是看到一朵花,吃一頓飯,看一場電影,朋友的一次分享等等,都能夠讓你變得心情愉悅。
這種讓人變得心情愉悅的感受,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度。
而當一個人每天都被高能量的情緒價值所包圍時,他的狀态也會随之改變。
曾經在抖音上看到過一個小故事,講述者是某公司的一個女高管小C。
小C說,她有一個98年的女下屬,特别玻璃心,有時一句話沒注意說重了,小朋友就嚷嚷着要離職。
後來有一次,因為小朋友稿子寫得好,C不經意間贊美了她一句。
結果小朋友因為得到了正面反饋,就開足了馬力,幹勁十足。
因為創造力爆發,小朋友又幹了幾次漂亮活兒,也又一次次得到了C真誠的贊美。
多被贊美了幾次,小朋友的自我價值也多次被激發,一個正向循環就這麼建立起來了。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小朋友因為男友要去上海工作,她也決定跟着去,辭職流程也都走完了,上海的offer也拿到了。
結果臨到最後,她撤回了離職申請,原因是舍不得這裡的團隊氛圍和那個真正能看到她的領導。
從管理學角度說,小C對下屬的管理,叫柔性管理,即激發人内在驅動力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用年輕人的話說,就是“用愛發電”。
畢竟很多職場人都缺乏存在感、認同感。
用大白話說,就是缺乏展示自己的舞台和對人生高光時刻的聚焦。
如果一個管理者擁有制造舞台的能力,那麼下屬為了登台表演,自然願意跟他進行價值交換。
“當我們被愛着的時候,我們就會變得更好。”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情緒價值才是第一生産力。
03
羅振宇的跨年演講裡還提到一個小故事:
一位小學班主任,班上有三個學生上學沒帶作業本,要在群裡通知家長。老師沒有說三個孩子的名字,也沒拍孩子的正臉,隻拍了孩子鞋子的照片發到群裡。
為什麼這麼做?因為各家孩子的鞋,家長一下子就能認出來,而别人認不出來。督促的作用起到了,大家的面子也都保住了。
故事講完,他引出了教育專家沈祖芸的話:“未來一個教師如果仍然隻是一個知識講解與傳授的角色,那麼他會被替代,而成為情緒勞動者的話,他就無可替代。”
故事中的班主任“有能力想象不同場景下不同人的感受”,正是一個優秀情緒勞動者的必要條件。
情緒勞動,是美國社會學家阿莉·羅素·霍克希德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工作時展現某種特定情緒,以達到職位工作目标的勞動形式。
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員工,為了滿足工作目标,需要付出不同類型的情緒勞動。
比如,空姐要付出“熱情”,護士要付出“關心”,醫生要付出“冷靜”,客服要付出“耐心”……
即便員工當時的情緒并不是這種狀态,但為了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就要采取行動,調整自己行為表達,甚至是内在情緒感受。
情緒勞動者為服務對象所提供的,其實就是情緒價值。
那麼,為什麼說優秀的情緒勞動者不可替代?
因為專業領域的知識,你隻要肯下功夫,總能學個八九不離十。
但情緒資源是稀缺的,一旦情緒資源快速損耗,接近耗竭,我們的潛意識就會進行自我保護,停止情緒勞動,表現出來就是不想說話、想怠工、想休假、想裸辭。
這樣的狀态顯然不利于推進工作。
這個時候,優秀的情緒勞動者會選擇盡量降低情緒勞動的成本,來保持高效的工作。
比如,“自我說服”,積極調整情緒感受。而不是“假裝開心”,刻意控制情緒表達。
“用情緒資源支撐他人,才能得到世界的犒賞。”
明白了這個邏輯,你可以反過來,利用情緒價值來獲得改變人生的力量源泉。
比如,像《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作者那樣,來一場斷舍離,把不喜歡或者不會用到的東西統統舍棄,留下讓自己看着心情愉悅的東西。
下次購物時,也隻買那些讓自己有怦然心動感覺的東西。
這樣,目光所及之處,都是讓人心情愉悅的東西,我們每天都會被高質量的情緒所包圍。
久而久之,我們的能量值,我們的狀态,也随之改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