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範增是項羽的第一謀士嗎

範增是項羽的第一謀士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4 17:16:14

範增身為項羽帳下第一謀士,張良是劉邦的主要謀士,範增和張良誰厲害?

範增是項羽的第一謀士嗎(項羽帳下第一謀士範增和劉邦的主要謀士張良誰更厲害)1

首先,從對所事君主的了解程度上來進行比較。

範增曾跟随項羽的季父項梁,為其出謀劃策。項梁死後,範增便順理成章的跟從項羽征戰天下,在随項羽征戰的過程中,範增理所應當的了解項羽這個人有勇無謀、自大輕敵、剛愎自用、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既然知道這些弱點,那麼在實際作戰中就可以避重就輕,揚長避短,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範增一早便看出好酒色的劉邦入關後“财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所以便極力慫恿項羽“急擊勿失”,兩人合力設下“鴻門宴”,借宴請之名,行刺殺劉邦之實。範增知道這場宴會的重要性,但是他對項羽太過自信,沒有料到項羽會改變初衷。項羽在項伯的勸說及劉邦刻意表現出來的謙卑下改變了殺他的想法,甚至誠意留他赴宴。範增在宴會上洞悉這一切後沒有及時向項羽說明,縱使範增“數目項王,所舉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項王依舊隻是“默然不應”。可見,範增雖被項羽成為“亞父”,而且并肩作戰多年,彼此之間的了解和默契仍然是不夠的。

反觀張良對劉邦的了解,讓我們深深信服。張良自投靠劉邦後,被任命為被任命廄将, 留在身邊當謀僚。劉邦重武将,不喜歡談經論道的書生,張良便向他不斷談論《太公兵法》,漸漸得到信任。他知道劉邦不像項羽那樣骁勇善戰,但是他善于權術、志向高遠、知人善任,非池中之物。項羽的叔父項伯與張良有交情,連夜進入劉邦的軍營,把鴻門宴這一絕密的軍事情報告訴了張良,讓他趕緊逃。張良不僅沒走,反而告訴了劉邦。張良深知,此時項伯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于是向劉邦引薦項伯。勸谏劉邦用設酒款待、舉杯敬酒、為他祝壽、締結婚姻等手法籠絡了項伯,為次日鴻門宴的虎口脫險埋好了伏筆。

範增是項羽的第一謀士嗎(項羽帳下第一謀士範增和劉邦的主要謀士張良誰更厲害)2

其次,從鴻門宴上用人來進行比較。

“鴻門宴”上,範增等人準備嚴重不充分,深知連埋伏也沒有安排,而且操之過急,臨時找了一個不能擔當大任的項莊來完成刺殺任務,結果刺殺失敗。首先在安排上,考慮不周全,既然知道宴會的重要性,那就應該全面考慮可能出現的情況。例如:假如項羽改變刺殺劉邦的主意,那麼改采取怎樣的策略來補救;刺殺失敗了,又該采取怎樣的計策進行下一輪的伏擊;在沿途設下怎樣的埋伏……這些都是應該在考慮之中的事情,然而範增卻沒有多加思考。其次在刺殺人員的安排上也是有問題的。範增深知“不者,若屬皆為所虜”,卻派了平庸的項莊擔此重任,項莊沒有殺人的膽量,幾次攻擊都不能成功刺殺劉邦,不知變通,喪失大好時機。同時範增隻派了項莊這麼一個殺手,失敗後,沒有人繼續完成任務,最後劉邦成功逃脫。假如範增事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并且委派幾個有勇有謀的武士去刺殺,那麼結局則會完全不同。

範增是項羽的第一謀士嗎(項羽帳下第一謀士範增和劉邦的主要謀士張良誰更厲害)3

再看,張良這邊,做了三大準備,考慮相對周全,連善後問題都想到了。張良在評估過項、劉二人的實力之後,明白單靠武力硬碰硬是絕對赢不了項羽的,所以隻能采取自保的策略。他主動聯系項伯,為劉邦、項伯牽線搭橋,項伯才能“具以沛公言報項王”言:“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這是其一。其二,張良考慮到範增的老謀深算,特意帶去了樊哙等百于騎精幹人才,以防萬一。在發現殺機後,立即召來樊哙,幫助劉邦逃去。其三,張良留謝,處理善後事宜,收拾尴尬局面,不卑不亢。

範增是項羽的第一謀士嗎(項羽帳下第一謀士範增和劉邦的主要謀士張良誰更厲害)4

第三,從勸谏上來進行比較。

在勸谏這一點上,範增的表現遠遠不如張良。範增在很多時候不是對項羽進行勸谏,而是為他安排好一切,讓項羽照着他所設計的藍圖去做事。項羽進入關中前後是他取得勝利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項羽在政治上一次次的犯重大錯誤,如:坑降卒、屠鹹陽、燒宮室、放棄關中、殺掉提建議的人等,暴露了項羽殘暴,以及以殺人為快的狹隘的複仇思想。項羽的所作所為,“增皆親見之”,但可惜的是,“未嘗聞一言”,從未聽到範增一句勸谏的話。在鴻門宴如此重要的宴會上,項羽改變心意,不想刺殺劉邦時,他也沒有及時進行勸谏。最終使項羽在違背曆史的方向、背離人民的要求上,越走越遠,以緻最後被曆史和人民所抛棄,西楚霸王的神話就此破滅。

範增是項羽的第一謀士嗎(項羽帳下第一謀士範增和劉邦的主要謀士張良誰更厲害)5

雖然範曾在鴻門宴結束後有“唉!豎子不足與謀”的概歎,但他仍然不放棄輔佐項羽的大業。在項羽想和劉邦自荥陽東西分天下時,是範增及時阻止,他知道“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所以“項王乃與範增急圍荥陽。”劉邦在此時知道,他最大的敵人不是項羽,而是範增,于是“乃用陳平計間項王”“項王乃疑範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此時範增已經七十四歲,項羽的懷疑,無疑傷了這位為楚國天下鞠躬盡瘁的老忠臣,于是,範增:“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原賜骸骨歸卒伍。”糊塗的項羽竟然答應了他的要求,範增在回彭城的路上,“疽發背而死”。

範增死後,楚軍中再無可于他比肩的謀士,所以,在和謀士如雲的劉邦的戰鬥中節節敗退。由此可見,範增一人之才,足以抵過劉邦帳下所有謀士。蘇轼在《範增論》裡面說“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亦人傑也哉!”說的确實很中肯。司馬遷作為西漢的史官,能夠客觀的評價範增的才能和功績,更是難能可貴。

範增是項羽的第一謀士嗎(項羽帳下第一謀士範增和劉邦的主要謀士張良誰更厲害)6

縱觀全局,我們看到,範增的政治觀察力、才智謀略絕不遜色于張良,但是為什麼兩人的結局卻截然不同,則在于範增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而張良卻能做到知己知彼,始終明确自己的定位。範增、張良二人可說輔世奇才,亂世中必以兵治之,方定乾坤,但兩雄相争,必損大将,既生瑜,何生亮,兩者始終是不能并存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