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筆記本行業的發展,13~14英寸的型号有一個明顯的趨勢——核心規格愈發激進。
原本小尺寸筆電都是低壓處理器,功耗僅10W~20W,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尺寸筆電把功耗提升至45W,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戴爾 靈越14Plus,它身為一台14英寸的筆記本,搭載了i5-12500H處理器,最高能飙到45W功耗。
這類超高性能的小尺寸筆記本實測表現如何?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戴爾 靈越14Plus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它的配置如下:
i5-12500H 處理器
16GB DDR5 4800MHz 内存
512GB 固态硬盤
14英寸 2240×1400分辨率 100%sRGB色域 16:10比例 IPS屏
電池容量 64Wh
厚 16.15~19.71mm
機身重 1.6kg
适配器重 365g
參考售價5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搭載1.68cm标準尺寸鍵帽
2,配置選擇比較豐富,可選RTX3050Ti
3,售後服務規格較高,支持兩年上門
缺點!
1,唯一的雷電4接口被适配器占用(僅Evo版這樣)
2,固态硬盤一般,速度不穩
3,出風口位于機身兩側,熱風吹手
【升級建議】
這台筆記本電腦拆機比較簡單,卸下D殼所有螺絲,即可取下後蓋。
16GB DDR5 4800MHz内存基本能滿足大部分使用需求,闆載8GB+單插槽8G的組合,有需求可自行升級。
測試機的固态硬盤容量為512GB,型号是铠俠的CL4 ,支持PCIe4.0×4和NVMe,隻有一個M.2插槽,如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換。
【購買建議】
1,對鍵盤使用體驗要求較高
2,需對售後服務需求極高
3,不怎麼需要Type-C接口
戴爾 靈越14Plus的産品特點不是很鮮明,讓我比較喜歡的是觸控闆設計,雖然手感一般,但僅左/右/下三邊做了切線,能潛移默化地提示用戶點按靠下側位置,而不是點按上側,更符合按壓式觸控闆的結構。
屏幕方面,它采用了一塊2240×1400分辨率的16:10屏幕,行業内比較少見,實測色域容積為104.3%sRGB,色域覆蓋99.5%sRGB,平均ΔE 1.7,最大ΔE 3.37,調得還不錯,商務辦公夠用。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為HDMI2.0、USB3.2 Gen1 Type-A、雷電4;
機身右側有USB3.2 Gen1 Type-A、MicroSD卡槽。
續航方面,它的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9小時30分鐘。
噪音方面,環境噪音34.1dB的狀态下,滿載人位分貝值為默認43.1dB,疾速模式50.0dB。
戴爾 靈越14Plus的配置選擇特别豐富,CPU可選标壓i5/i7,顯卡可選核顯/3050/3050Ti,價格從5999~8499元。
從性價比角度來看,i5 核顯、i5 3050獨顯這兩個配置最好,因為有需求上i7的專業人士應該買更專業的模具,而3050和3050Ti在低功耗下性能差距很小,所以選3050更合适。
上述建議僅僅是一道“邏輯題”,并非說它很值得買,這台電腦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便攜性、硬盤性能、散熱風道都有待改進。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戴爾 靈越14Plus的拆機實拍圖, 雙風扇雙熱管的組合。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1.2.0
默認優化模式下,使用Stress FPU進行烤機,CPU溫度最高93℃,穩定在71℃,功耗35W,P核心頻率2.7GHz,E核心頻率2.2GHz。
開啟疾速模式,CPU溫度最高104℃,穩定在78℃,功耗45W,P核心頻率3.1GHz,E核心頻率2.5GHz。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43℃出現在鍵盤中上位置,WASD鍵區域為39.3℃,方向鍵34.8℃,左腕托34.2℃。
總的來說,戴爾 靈越14Plus的散熱表現一般,雖然滿載核心溫度很低,但鍵盤中間區域比較熱,左右兩側出風會有熱風吹手的感覺。
迷惑的風道設計導緻雖然核心溫度低,但高負載體驗并不好。
這台電腦通過了Intel Evo認證,在我看來,這恰恰是它最好玩兒的地方。
雷電4是整機唯一的Type-C接口,日常會被适配器占用,原因很有趣:因為這台電腦想通過Intel Evo認證,而Evo認證的筆電必須采用Type-C充電。
所以它的Evo認證版本就隻能插雷電4充電(DC口屬于“被迫閑置”),而帶NVIDIA獨顯的版本不可能通過Evo認證,所以就換回了DC充電器。
客觀地說,靈越14Plus真沒必要“強行上Evo認證”,一台最厚處19mm、重1.6kg的筆記本,連PD适配器都要重360g ,為了上Evo認證,把唯一的雷電4 Type-C接口作為充電口,這是何苦呢?何必呢?
有一種為了應付Intel派下來的任務,所以才把這款模具改成能通過Evo認證的産品。
這年頭Evo認證的機型越來越雜亂,從原本的優質輕薄本專屬,到如今16英寸i9重型本能上Evo認證,無風扇U15弱雞本也能上Evo認證,我已經越來越搞不懂Evo認證的意義在哪兒了。
Evo認證的标準是什麼?我都快暈了,還能指望普通消費者理解?
說實話,現在認可Evo認證的人不算多,如果Intel和OEM用“應試教育”的思路去推動Evo發展,還每年把Evo認證的标準改來改去,那結果就會讓Evo認證失去公信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