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之深,在一些植物身上也體現出來。波羅蜜就是其中的一種。
最早記載波羅蜜的中國人是唐代的玄奘,他在古印度的奔那伐彈那國見識了這種生長在熱帶的植物,在《大唐西域記》裡他根據梵文panasa把它譯作“般核娑”。同樣是唐代人的段成式在《酉陽雜俎》裡的譯法是“婆那娑”,他說這是波斯人的叫法,拂林人則把它叫做“阿部亸”。其實波羅蜜并不生長在西亞的波斯和拂林(就是當時的拜占庭帝國),“婆那娑”也是panasa的譯法。
原産地是佛教的發源地古印度,是波羅蜜與佛教的第一層關系。
把“波羅蜜”這個名字用在這種植物頭上,是從宋代人開始的,趙汝适的《諸蕃志》與範成大的《桂海虞衡志》都這樣使用。“波羅蜜”本來就是佛教用語,大意是度人由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六度法門;李時珍的推測是因為果實的味道很甜,所以人們就用這個帶“蜜”字的佛教用語來稱呼這種來自佛教發源地的水果。我認為他是對的。
有一個佛教味道極濃的名字,是波羅蜜和佛教的第二層關系。
在外形上,波羅蜜也沒有讓人們失望。範成大和趙汝适都觀察到了,波羅蜜的外皮與繪畫、雕塑所表現的佛祖的發髻非常相似,他們用的形容詞是“礌坷”。如果你吃過波羅蜜,也看過電視劇《西遊記》裡面如來佛的扮相,你就會理解他們的聯想的确很合理。
在外形上的相似度,是波羅蜜和佛教的第三層關系。
也許是這樣的三層關系,使波羅蜜具有了某種神異之處。傳說佛山南海神廟裡有兩棵波羅蜜樹,是南朝蕭梁的時候波羅國的使者達奚司空種下的。但是突然啟航的船舶把他遺忘在異鄉的土地上,痛苦的他就站在廟前立即死去。當地人覺得很神奇,于是把他的肉身塑成泥像來祭拜,來往的商船都要向他祈求波濤不興,一路平安。
這個故事記載在清代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