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味辛,性溫,歸于肝經
【功效】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
【藥論】很多古書都記載蜈蚣吃蛇腦的事例,所以《本草求真》譽之為: “本屬毒物,性善啖蛇,故能治蛇毒者無越是物。”而李時珍則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事例,并說: “風和蛇的特性都是迅速的。蜈蚣能制蛇,所以能截風,是厥陰肝經的藥物。”蜈蚣多足,走竄之力甚速,故内而髒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且其性有微毒,轉而善于解毒,凡一切瘡瘍諸毒皆能消之。
唐容川說: “蛇形長是秉水氣,行則曲折是秉木氣。在辰屬巳,在象居北,在星象蒼龍。總觀于天,知蛇隻是水木二氣之所生也。蜈蚣生于南方幹燥土中,而味大辛,是秉燥金之氣所生。蛇畏蜈蚣者,金能制木也。蜈蚣畏蟾蜍者,以蟾蜍秉水月之精,生于濕地,是秉濕土之氣所生,濕能勝燥,故蜈蚣畏蟾蜍也。蟾蜍畏蛇則又是風能勝濕,木能克土之義。趁此以求,則凡相畏相使相反之理皆可類推。”
張錫純說: “蜈蚣之為物,節節有腦,乃物類之最異者,是以性能入腦,善理腦髓神經,使不失其所司,而痫痙之病自愈。諸家本草,多謂用時宜去頭足,失去其頭,即去其腦矣,更何恃上入腦部以理腦髓神經乎?且其頭足黃而且亮,繞有金色,原其光華外觀之處,即其所恃以治病有效之處,是以愚凡用蜈蚣治病,而必用全蜈蚣也。有病噎膈者,服藥無效,偶思飲酒,飲盡一壺而病愈。後視壺中有大蜈蚣一條,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實在酒中有蜈蚣也。蓋噎膈之證,多因瘀血上脘,為有形之阻隔(西人名胃癌,謂其處凸如山石之有岩也),蜈蚣善于開瘀,是以能愈。觀于此,則治噎膈者,蜈蚣當為急需之品矣。為其事甚奇,故附記于此。”
諸家本草多言蜈蚣内服之功效,殊不知蜈蚣外用以治頑癬諸癢,甚是有效。多年頑癬,舍用蜈蚣則甚難收效,用之則三月可斷除病根,皆因蜈蚣善于解毒殺蟲的緣故。倘若病史甚長,兼且屢用激素外用而損及肌膚,則又應随證而加減白及、黃芪等生肌固表之品以佐之,使攻邪補正兩相得宜而共奏速效,并使不易複發。如果病家素體濕盛,則應配合黃柏、苦參等藥物。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頑癬多本于濕盛,而濕盛就會使血液黏膩,從而血凝周流不通也是主要本證,所以很多治療頑癬的方藥裡面會出現紅花、川芎之類的藥物,其中道理盡在于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