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秦始皇在位期間共出巡幾次

秦始皇在位期間共出巡幾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4 16:30:37

維秦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秦王政臨皇帝位,為始皇帝。

自春秋戰國時期以來,諸侯國家之間相互征伐的分裂局面持續了五百多年,在期間中國的土地上每年都有戰争發生,老百姓不勝其憂,君王将相實煩其擾。

儒家崇尚周政,周朝的政治是以禮樂綱紀為根基,以分封制度為框架。但禮樂綱紀久已崩壞,人心不古,周朝治天下時的社會根基已經不存在。

如果禮樂綱紀不複存在,分封制度就是大一統社會下巨大的隐憂。

所以在秦并天下以後,丞相王绾建議分封諸皇子以鎮地方,秦始皇對此表示不以為然。李斯投始皇帝之所好,鼓吹郡縣制,如此為中國兩千年郡縣制度打下根基。

秦始皇在位期間共出巡幾次(其中有6年都在出巡)1

自五帝三王以來,中國的國家大則千裡、小則一隅,商周以來施行分封制度,除酬勞軍功、血親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人口稀疏、交通不便。

秦始皇統一全國以來,地域遼闊,人口較上古時期大為增長,所以此時原始的分封制度确實是過時了。

自華夏土地有人類活動以來,幾萬年間從沒存在過像秦朝這麼大的國家,自然也就沒有治理這麼大國家的經驗。

郡縣制隻是一個政治理論層面的制度,郡縣制的目的,一是将整個國家都納入秦朝的直接管轄範圍以内,二是将大範圍的六國故土分散成若幹個小的單位。

這個制度一被創立出來,還沒有經過試行驗證,就急速地在全國範圍内推而廣之。

相互征伐五百多年的中國,二十多年間一下子歸于秦朝,六國後裔和百姓的怨恨自然也同時歸于秦朝。我們站在秦始皇的角度上,他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快速地将整個國家規範化、穩定化。

秦始皇在位期間共出巡幾次(其中有6年都在出巡)2

他當皇帝的十二年,幾乎都在解決這個問題,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天,還是在解決這個問題的路上。

郡縣制的推廣和執行,是秦始皇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用強制的手段将整個國家分成一個個小的單位。最終用鄉、亭等基本行政單位,将整個大秦帝國的人民原子化,讓他們安心耕種,不再有集結在一起造反的機會。

為了便于這種行政制度的管理,相應的配套制度也被創造出來,修馳道,統一貨币、文字、度量衡......

當然在此之前,他已經将天下的兵器都收歸國有,鑄成了十二個巨大無比的金人,以示天下不複用兵,也使天下無兵可用。

秦始皇是個明白人,他知道這些制度性的強制手段隻能做到一時的穩定,而無法消弭六國後裔和百姓的憤恨之心。

所以他後半生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穩定地方,震懾和安撫六國後裔,讓他們可以适應秦朝郡縣制度的統治。

秦始皇在位期間共出巡幾次(其中有6年都在出巡)3

秦始皇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出巡,秦始皇即皇帝位12年,其中有六年的時間都是在全國各地巡遊。

二十七年,巡最西面的隴西郡和北地郡,三十二年,北巡燕國故地,至碣石。

而秦始皇最主要的巡遊方向,則是在東面的齊國和東南的楚國,一則齊楚兩國故地距離政治中心鹹陽最遠,二則這兩個地方人口十分稠密,三則在統一戰争中齊國的實力并沒有被過多消耗,而楚國百姓則是對秦國恨之入骨。

秦始皇東巡、南巡的目的,實際上就是為了震懾、安撫和宣傳,宣傳主要是宣傳秦始皇的文治武功和政治理念。

他在泰山舉行封禅大典,在鄒峄山、琅琊台、碣石山、會稽山刻石立碑,都是為了實現上述的這些目的,都是為了配合秦朝大規模推行的郡縣制度。

通過這四大石刻的刻文,我們也能看出秦始皇的目的和理想,秦始皇本身并不是什麼暴君,他的理想是“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争之患,傳之萬世”

秦始皇在位期間共出巡幾次(其中有6年都在出巡)4

秦始皇是千古帝王第一人,這一點是實至名歸的,可惜的是那個時候沒有治理這麼大國家的經驗。郡縣制在李斯等人的迎合鼓吹下操之過急,以至于秦始皇後半生都在為這種操之過急所付出的代價而奔走。

郡縣制本身是沒有錯的,不失為取代分封制的一種措施,但從後來的劉邦來看,在當時的國情之下顯然是有些操之過急,所以劉邦建國後也隻能是郡國并行,漸次的向完整的郡縣制度轉移。

秦始皇是劉邦的前車之鑒,他的失敗成了劉邦後來治理國家的經驗教訓,天不假年,如果給秦始皇足夠的時間去彌合郡縣制的漏洞,那麼秦朝或許将成為中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王朝,當然或許也是最恐怖的王朝。

可惜秦始皇過早地死掉了,還是死在了南巡的路上,死在彌合郡縣制漏洞的路上。

即位的秦二世不懂秦始皇的韬略,不恤民意,不撫民心,恩威不濟,所以上下失和,所以數月之間已是戰火遍地。

秦始皇在位期間共出巡幾次(其中有6年都在出巡)5

秦始皇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開疆擴土,北擊匈奴,南并百越,二千年帝制時代的中國疆域基本上就是秦始皇奠定的基礎。

當然,秦始皇雖不是暴君,但秦朝的法律在六國百姓看來卻是十足的“暴政”,齊國人魯仲連曾經說過:秦國是“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如國他統一了全國,我甯可跳海自盡,也不願意做秦國的老百姓。

秦朝的暴政就是以商鞅、韓非子觀念為基礎的“法治”,這種暴政究竟是什麼,它為什麼讓六國後裔都很痛恨,後面的文章我們來分析。

文|王玄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