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主動安全系統有什麼工作原理

主動安全系統有什麼工作原理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03 05:49:58

主動安全系統有什麼工作原理?由于工作的性質,我們的卡友大都過着“生活在車裡,行進在路上”的運輸生活,運輸工作辛苦且高危,“安全”就成了保證一切的基礎根基如何保證行車安全?除了我們卡友要時刻保持小心謹慎的駕駛習慣之外,還離不開車輛的各項主動、被動安全系統的輔助,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主動安全系統有什麼工作原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主動安全系統有什麼工作原理(這些常見的主被動安全系統)1

主動安全系統有什麼工作原理

由于工作的性質,我們的卡友大都過着“生活在車裡,行進在路上”的運輸生活,運輸工作辛苦且高危,“安全”就成了保證一切的基礎根基。如何保證行車安全?除了我們卡友要時刻保持小心謹慎的駕駛習慣之外,還離不開車輛的各項主動、被動安全系統的輔助。

小編在和一些卡友聊天後發現,有許多卡友對于主動安全系統和被動安全系統的概念有些“混淆”,這兩者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别?常見的安全系統都有哪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我們卡友常見的主被動安全系統都有哪些!

▎主被動安全系統概念要分清

簡單來說車輛之上安全措施可以大略地分為主動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和被動安全措施(減小事故後果)。

也就是說,被動安全系統是保護車輛人員和車外人員的,減低傷亡程度而采取的安全設計;主動安全系統就是為避免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而采取的安全設計。接下來我們展開來說:

● 被動安全:是指汽車在發生事故以後對車内乘員的保護,如今這一保護的概念以及延伸到車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體。由于國際汽車界對于被動安全已經有着非常詳細的測試細節的規定,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被動安全是可以量化的。

被動安全裝置,則是在車禍意外發生,車輛已經失控的狀況之下,對于乘坐人員進行被動的保護作用,希望透過固定裝置,讓車室内的乘員,固定在安全的位置,并利用結構上的導引與潰縮,盡量吸收撞擊的力量,确保車室内乘員的安全。

● 主動安全:主要目的是防範于未然。主動安全側重于監測到事故發生或者車輛失控的可能性,通過一系列介入車輛操縱手段去避免事故的發生。

随着汽車工業不斷的邁向科技化、智能化,大量的新電子設備被有效地運用到了汽車安全系統中,主動安全系統應運而生。

▎常見的被動安全系統都有哪些?

● 安全車身:被動安全系統的基礎。

安全車身的表現形式是在車室結構,有意思的是,目前對于安全車身的應用,在世界上形成了兩大派别,分别是“軟防護派”和“硬防護派”。

簡單來說,“軟防護派”是主要通過預定車體部分結構的潰縮實現對車内駕乘人員的保護,通過預先設定的褶皺永久變形,能夠吸收外力沖擊的大部分;“硬防護派”多采用高強度材料、堅固的車身結構設計等理念,保證車輛在發生事故時,變形量會越小。

● 爆胎應急安全裝置:常見于客車,卡車已有測試及少量裝備。

爆胎應急安全裝置特别像簡易的“履帶”,安裝在輪毂凹槽内。工作原理是安裝于車輪輪槽的綠島來填補爆胎時的輪辋内徑差,避免了輪胎爆胎或者失壓後卷入槽底或脫離輪辋的可能。如果車輛輪胎發生爆胎,“履帶”還能夠利用失壓輪胎橡膠厚度支撐形成橡膠墊。保證車輛繼續可控。

● 安全玻璃:不起眼的車玻璃其中也蘊含着安全設計。

安全玻璃我們卡友比較常見,一般分為鋼化玻璃和夾層玻璃。鋼化玻璃破碎時分裂成許多無銳邊的小塊,不易傷人。夾層玻璃共有3層,中間層韌性強并有粘合作用,被撞擊破壞時内層和外層仍粘附在中間層上,有效降低了玻璃碎裂的緻傷風險。

● 安全帶:不必多說,上車第一時間先系好。

安全帶自然不必多說,當我們卡友上車的時候就應該第一時間系好。當汽車發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間,安全帶會快速拉緊然後鎖止,防止駕乘人員身體前傾,有效保護駕乘人員的安全。

● 座椅頭頸保護系統:保護頭部頸椎,減少沖擊力。

WHIPS頭頸保護系統在卡車之上應用較少,在海外的高端重卡之上有少量配備,該系統的原理是當車輛受到後部的撞擊時,座椅頭頸位置會迅速充氣膨脹,并且座椅的椅背和頭枕會向後水平移動,以此減輕沖擊力。

● 安全氣囊:最後的防線之一,希望各位卡友永遠不要用到。

安全氣囊常見于輕卡微卡和中卡之上,如斯堪尼亞等部分高端重卡同樣有所配備,常見設置在車内前方(正副駕駛位),部分車輛在側方(車内前排和後排)和車頂三個方向也有所配備。一般将設置在側面等地方的安全氣囊稱之為“氣簾”,能夠減輕汽車碰撞後,駕乘人員因慣性發生二次碰撞時的傷害程度。

● 駕駛室後移技術:最後的防線之一,LNG車型盡可能選擇側置氣瓶車輛。

常見于重卡、牽引車之上。其原理是當卡車遇到劇烈撞擊時,為減少卡車司機受到的傷害,駕駛室整體會向後進行一定距離的移動,減小因為駕駛室擠壓變形對卡車司機産生傷害。

舉例說明,有些車輛的駕駛室後移技術是通過前懸置會與舉升油缸聯合首先吸收掉大量的沖擊力,并在駕駛室整體向後移動過程中拉住車體,使得駕駛室能夠向後位移0.5m左右,延長車輛接觸時間的同時,形成更大緩沖位移距離,從而保證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

▎常見的主動安全系統都在這兒了!

● ABS防抱死制動系統:模拟“點刹”,但它不能縮短刹車距離。

簡單地理解,就是汽車在正常行駛過程中,司機發現前方有障礙物需要緊急刹車,但大力刹車容易發生車輪鎖死的狀況,安裝ABS就是為解決刹車時車輪鎖死的問題,ABS就是模拟一種“點刹”狀态,從而提高刹車時汽車的穩定性及較差路面條件下的汽車制動性能。

● 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有很多種叫法,ESP/ESC/DSC/TCS/VSA等等,都是車身電子穩定系統。

由于廠家不同、技術運用的不同、功能的差别等等因素,這些電子穩定系統有着各種各樣的名字,但這些系統當中都有一個“S”,也就是“Stability(穩定)”的意思,就足以表現這個功能的最大作用。

簡單來說,當我們行進在較差路面條件時,車輛出現“姿态不正”時,電子穩定系統會通過控制驅動輪胎和從動輪胎的運動,從而達到矯正汽車穩定的運動軌迹,以此保證車身的平衡性。

● 防碰撞預警系統:司機的“第三隻眼”。

這項系統主要通過探頭或者雷達分析車道、周圍車輛的狀況等駕駛環境信息,一旦當汽車間車距過近。存在追尾可能時。能夠及時給予駕駛主動預警。

●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保證車輛始終保持正常行駛。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會根據攝像頭自動規劃出前方的信息,當駕駛員疲勞導緻車輛行進路線不正常或者沒有打轉向燈變道時,就會觸發觸發車道偏離預警。

● ASR驅動防滑系統:起步驅動輪打滑,就靠它穩定車身。

它的作用是維持汽車行駛時的方向穩定性,并盡可能利用車輪—路面間的縱向附着能力,提供最大的驅動力。

● 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常與防碰撞預警系統共同工作。

動緊急制動系統可以看做防碰撞預警系統的“延伸”,AEB系統采用雷達測出與前車或者障礙物的距離,将次數據進行分析,并與報警距離、緊急制動距離進行比較,如果數據小于等于報警距離時就進行防碰撞預警就會報警,當小于等于安全距離時,如果駕駛員沒有任何制動操作,AEB系統啟動使汽車自動制動。

● EBD電子制動力分配:ABS的進一步提升。

這個系統可以在ABS起作用之前,通過調節車輪的制動力,以此達到車輛所需的制動效果,以減少不必要的ABS動作,或在ABS因特殊的故障狀态而失效時防止車輪抱死,增大了保護範圍。

● DMS駕駛員監控系統:監測司機面部信息,常見于駕駛位A柱之上。

駕駛員監控系統的目的是發現駕駛員走神、玩手機、疲勞或者打瞌睡,甚至出現無法駕駛的意外情況時,該系統會立刻報警,提醒司機注意。

除了上述主動安全系統之外,還有其他的諸如車隊保持系統、變道輔助系統、座椅震動系統、ACC主動巡航,ABE自動泊車、電子地平線、道路共享系統等等ADAS技術。這些功能多出現在一些具備自動駕駛技術的卡車之上,現如今我們卡友并未大面積接觸,在這裡小編也就不再過多展開贅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