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技術,又稱為“3S”技術,包括:
①全球定位系統(GPS)/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确定某一個物體的位置(點信息),主要用來定位;
②遙感(RS):确定地面物體的分布特征(面信息),主要進行資源調查、環境監測等;
③地理信息系統(GIS):處理、分析GPS和RS獲取的信息。
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可以将地球上的地物信息進行數字化,形成一個“數字地球”。
圖1 遙感(RS)示意圖
POI是包含地理事物名稱、經緯度、類型等多種屬性信息的點狀空間數據,其數量的多少可以近似反映相應功能的強弱,下圖示意2015年滬甯沿線8個城市28個高鐵站點的客流量,以及站點周邊2千米範圍内商務類POI總量。據此完成1~2小題。
1、處理POI數據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遙感
B.地理信息系統
C.全球定位系統
D.全球導航系統
2、相比W站,T站( )
A.客流量小,周邊商務功能弱
B.客流量小,周邊商務功能強
C.客流量大,周邊商務功能弱
D.客流量大,周邊商務功能強
答案:B、C
精講精析:(1)分析處理POI數據的地理信息技術。①由題幹可知,POI是包含地理事物名稱、經緯度、類型等多種屬性信息的點狀空間數據,也就是将多種屬性的數據集合到一起(采集、儲存、管理、分析等);②地理信息系統,是對地球表層的地理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分析、顯示等,與處理POI數據類似,因此處理IPO數據主要運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統(GIS)。
(2)比較W站和T站的客流量、周邊商務功能。①從圖中可以看出,橫坐标代表POI總量(可以反映周邊商務功能的強弱),縱坐标代表站點客流量;②與W站點相比,T站點的橫坐标更小,即POI總量更小,因此周邊商務功能更弱,選項BD錯誤;③T站點的縱坐标更大,即客流量更大,因此選項C正确。
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考查了地理信息技術和讀圖,解題思路為:①根據題幹中描述的POI定義,分析處理POI數據的地理信息技術(GIS);②根據圖中橫坐标、縱坐标代表的含義(分别為POI總量、客流量),比較W站點和T站點的周邊商務服務功能、客流量。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