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教育熊孩子?揚子晚報網4月27日訊(通訊員 曹月香 記者 劉浏)“孩子青春期,處處跟我對着幹”“管不了,嘴皮子都磨破了”“随他去吧,我沒辦法”.......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在辦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過程中,檢察官常常發現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深感力不從心,甚至也有中途放棄的,這些對未成年人思想、品行和習慣的養成造成了重大影響為通過優化家庭環境,提升涉罪未成年人教育矯治效果,南京浦口區檢察院攜手社會組織開設了三期線上“家長課堂”,分别以《家庭教育促進法》《家長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青春期的孩子》為主題,帶領涉罪未成年人監護人走進孩子的世界,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父母如何教育熊孩子?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揚子晚報網4月27日訊(通訊員 曹月香 記者 劉浏)“孩子青春期,處處跟我對着幹。”“管不了,嘴皮子都磨破了。”“随他去吧,我沒辦法。”.......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在辦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過程中,檢察官常常發現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深感力不從心,甚至也有中途放棄的,這些對未成年人思想、品行和習慣的養成造成了重大影響。為通過優化家庭環境,提升涉罪未成年人教育矯治效果,南京浦口區檢察院攜手社會組織開設了三期線上“家長課堂”,分别以《家庭教育促進法》《家長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青春期的孩子》為主題,帶領涉罪未成年人監護人走進孩子的世界。
第一期講座從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背景講起,家庭教育指導師通過數據研究告訴家長:未成年人犯罪與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關聯,“問題孩子”要歸因于“問題家長”。接着,通過深入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主要内容,提醒各位家長“帶娃”靠着感覺走、隻做“基因父母”的時代已經過去,依法帶娃、科學帶娃是現代社會對父母的要求,強調正确的家庭教育應當做到“四要”:要保持平等尊重的态度、要注重身教大于言傳、要實施嚴慈相濟的方法、要把握教育的時機。
“長期處于語言暴力環境的孩子,其大腦内海馬體縮小,進而出現記憶力下降、情感調節能力變弱等現象,家長應避免在教育過程中使用發怒、吼叫、謾罵、诋毀、蔑視等歧視性語言。”第二期講座家庭教育指導師以腦科學的相關研究理論開篇,說出了語言暴力的危害。接着,強調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共同發力、分工協作,在孩子成長的不同時期扮演好不同的角色。最後,引導家長們在面對巨大的社會和家庭雙重壓力時學會正确地釋放情緒:1.學會冷靜和放松;2.自覺反省;3.控制音量和肢體動作;4.短暫逃離;5.尊重差異。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沖動、自制力差系大腦作用的結果......”家庭教育指導師在第三期的家長課堂中這樣講道。因此,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需要予以更多的理解和幫助。那麼,孩子的行為究竟在表達什麼訴求呢?老師指導家長們運用馬斯洛需求理論來判别孩子行為背後隐藏着的需求表達,并多用鼓勵性、建設性、關懷性的語言對孩子的行為加以回應。并強調,青春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黃金修補期”,它的重要性超過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
檢察官表示,未成年人涉案往往與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力有較大關聯。在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幫教的同時,也需要對其監護人進行“補課”。隻有監護人與檢察機關共同發力,才能扶正每一棵“歪掉的小樹”。
三期家長課堂帶領涉罪未成年人監護人走進了“熊孩子”的世界,讓他們重新理解孩子錯誤行為的背後映射出的家庭問題,讓“反常”找到歸因。未來,浦口區檢察院将組織開設更多的家長課堂,助力家長們解開孩子的“密碼”,助力孩子們有個溫暖的“家”。
來源: 紫牛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