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18歲近視矯正過程

18歲近視矯正過程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3-31 19:37:18

18歲近視矯正過程(妹子2600度近視貼臉看手機)1

你可曾想象過,2600度高度近視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你可曾想象過,自小戴了20年眼鏡,看着度數一年高過一年,内心是怎樣的焦灼與恐懼?你可能沒有,因為你終究不是她!

她叫小陶(化名),杭州姑娘,27歲,11月30日,剛剛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接受了“有晶體眼後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進行視力矯正,今後,她的未來将由一片模糊瞬間變得清晰起來。

18歲近視矯正過程(妹子2600度近視貼臉看手機)2


3歲時視力500度 生活比别人“吃力”

27歲已至2600度 工作5年無奈離職

“模糊人生”不糊塗 開朗女孩笑對一切

身材高挑、性格開朗、談吐落落大方,這是小陶給人的第一印象,27歲的她是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和同齡人一樣愛美、一樣愛追星、一樣愛看小說、一樣趕時髦,不同的是,她的眼睛已經高度近視到2600度

之後幾年,小陶換了一副又一副眼鏡,近視卻以異于常人的速度加深,“總感覺自己每年都是兩三百地增加度數”,現在,2600度近視的她佩戴上了醫用硬性隐形眼鏡。

在我們交流前,小陶剛剛完成視力檢查,戴着眼鏡的她,兩眼視力僅為0.5。“我可以依稀看到你的輪廓呀,你是不是也戴着眼鏡”,坐在離小陶不到1米的對面,取下眼鏡的她隻能模糊看到我的輪廓,至于我戴着眼鏡這一細節,她也是憑着多年“摸索經驗”推測出來的,“其實我看東西就是眼神不好,很模糊,但還是能根據你臉上色調不同做些判斷”,小陶解釋道。

18歲近視矯正過程(妹子2600度近視貼臉看手機)3

樂觀的她與我侃侃而談,其間看到她要把手機放在眼前3-5厘米處才勉強能看清,我忽然意識到,這些年她過得艱難卻不失堅強。小陶媽媽告訴我,孩子自小就膽小,因為視力差,看不清東西,對周圍環境總是有種陌生感,小時候讓她去喂喂小雞,還沒走近,聽到雞仔的叫聲她就一個勁往回躲。

畢業後,小陶在杭州一家國企從事會計,工作的特殊性讓她每天都得對着電腦,處理各式各樣的表格,一天8、9個小時,眼睛根本沒有休息的時候。就這樣工作了5年光景,因為視力差,長期的用眼過度,她還是敗了,2年前選擇離職,待業在家。


5分鐘單眼手術 快速植入人工晶體

浙大一院的這項術式亞洲最早開展

一直以來,小陶和父母都在尋求各種方法治療近視,2015年底,醫生建議她做“有晶體眼後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但是考慮到當時的人工晶體矯正上限為1800度,小陶放棄了。

2017年10月18日,小陶來到浙大一院眼科進行今年的視力檢查,為她檢查的是浙大一院副院長沈晔教授,沈教授了解了小陶的情況後,建議她可以進行“有晶體眼後房型屈光晶體植入術”,這個術式是“有晶體眼後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的升級版本,兩種術式專門用于矯正超高度近視眼。聽到這個消息後,小陶高興地愣是幾天睡不着覺,“我爸爸知道後都激動地哭了”,小陶打趣道。

11月30日早上9點25分,小陶走進了浙大一院6号樓第18間手術室。術前,她微笑着與沈晔教授合了影。

18歲近視矯正過程(妹子2600度近視貼臉看手機)4

“緊張嗎?”

“緊張,我怕痛。”

“别怕,要加油”,沈教授鼓勵小陶。

“我知道,我肯定相信您。”

9點30分,右眼手術開始,在顯微鏡的輔助下,沈晔教授先在小陶右眼切開一2.8毫米切口,以娴熟的技術将屈光性有晶體眼人工晶體(PRL)植入瞳孔後方,9點35分,右眼手術順利完成。

9點42分,左眼手術開始,同樣的操作,9點47分左右,人工晶體順利植入左眼。9點53分,小陶在護士的攙扶下走出了手術室,迎接她的,将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18歲近視矯正過程(妹子2600度近視貼臉看手機)5

浙大一院副院長沈晔教授介紹,浙大一院1996年在亞洲率先開展人工晶體植入術矯正高度近視,“有晶體眼後房型屈光晶體植入術”應用了最新的屈光性有晶體眼人工晶體,這種晶體的折射率比以往的人工晶體更高,可矯正1800度至3000度的近視,就好像是在有些磨損的照相機鏡頭前加了一個高清鏡頭,大大解決了眼科臨床上的難題。沈晔副院長表示,屈光性有晶體眼人工晶體剛剛上市2個月,目前全國隻有浙大一院在使用,而小陶是第三位受益者。植入的人工晶體将發揮凹透鏡的作用矯正小陶的視力,根據術前評估,她的視力可矯正到0.7左右,除此之外,随着視力的變化,小陶的心理狀态也會有所變化。


清楚的世界,感覺真好

感謝醫生,我一直信任你

手術第二天,經過醫生的詳細檢查,小陶親手揭去了紗布,睜開雙眼的那一刻,她非常激動。“昨天做完手術就很開心,一直都在等待這一刻”,小陶說,視力檢查結果,裸眼左眼0.8,右眼1.0,小陶高興地跳了起來,一旁的媽媽也笑得合不攏嘴。

18歲近視矯正過程(妹子2600度近視貼臉看手機)6

在電梯裡碰到小陶,她沒有認出我們,因為之前在她的印象中,我們是模糊的。自我介紹後,小陶說,“我現在能看清楚你了,哈哈”,再次面對面,這是她的開場白。她表示,20多年來,現在看東西不僅清晰,關鍵是不吃力,這種感覺非常神奇,坐在眼科示教室,她能夠清楚地看見對面2米處書架上書脊名。

可以感受到,小陶很開心。下午就要出院了,小陶說,“真的非常感謝沈教授,我就知道相信他沒錯”,回去她要先把駕照考出,然後補上之前沒有學過的功課,把電腦技術再提升一下,等整個人調整到一個極好的狀态後,重新開始找工作,幹回會計老本行。


視力增長快于常人 可能是眼鏡戴“錯”了

眼科醫生:眼鏡“看得清”才能抑制近視發展

一直以來,小陶耿耿于懷的是,視力發展快會不會跟眼鏡度數跟不上有關?因為媽媽總跟她說“眼鏡一定要配得淺才能抑制近視”,而事實上,她媽媽也确實這麼在做。

長期以來,坊間總傳聞“眼鏡要配得淺”,對此,浙大一院眼科醫生表示,事實上,眼鏡配得“看得清”才能抑制近視的發展,配得“淺”并不能有效矯正近視,因為不能清晰地把圖像聚焦到視網膜黃斑中央凹上。同時,醫生也提到,現在的幼兒園都有視力檢查,一旦發現有近視傾向,一定要及時就醫,家長最好每半年帶着孩子到大型醫院眼科進行一次檢查。現在,很多小孩都有假性近視,而注意用眼衛生、不戴眼鏡、增加戶外活動可以有效預防假性近視。對于已經佩戴眼鏡的人,醫生認為應該長期戴着眼鏡,那種“眼鏡不能經常戴否則要拿不下來”的說法其實也是一種“誤區”。

沈晔副院長表示,近年來,國内近視人群發展迅速,目前國内高度近視的發病率約為3%,患者人數大約3000萬~5000萬。一般而言,低于600度的近視,可以通過佩戴框架或隐形眼鏡,激光手術進行視力矯正,而高度近視可以根據醫生評估進行人工晶體植入術,這種術式,浙大一院亞洲最早開展。

浙大一院早在1996年就在亞洲率先開展通過植入人工晶體矯正高度近視的手術,至今已經開展上千例”,沈晔副院長說,一般來說,激光手術的安全區間是800度以内,超過800度的近視,根據角膜的厚度來選擇是否進行人工晶體植入。這次利用最新的人工晶體開展手術,是對浙大一院眼科傳統優勢技術的傳承和創新,是浙大一院以卓越的醫療品質促進人類健康的深刻實踐,展現了浙大一院不忘初心、敢為人先的魄力和實力。

本文為浙大一院原創

歡迎轉發、轉載請注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